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显华 《作物学报》1988,14(4):303-309
以 NCD-Ⅱ设计固定模型研究了3个东北大豆品种、5个美国品种(系)的 F_2代种子蛋白质、脂肪及其组份的配合力和遗传力。1.3个东北品种在产量、单株粒重、蛋白质、脂肪、蛋氨酸、亚麻酸含量、蛋白质总量、脂肪总量等11个性状上 gca 差异显著;5个美国品种(系)在蛋白质、油酸、亚麻酸含量等5个性状上有显著的 gca变异。各性状的加  相似文献   

2.
海岛棉棉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对300份海岛棉(G.barbadenseL.)棉仁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蛋脂总量平均分别为32.72%、40.99%和73.71%,鉴定出相应含量超过37%、45%及77%的高品质材料22份。蛋脂含量与棉子大小、叶形、株型等植物学性状有关。趋势是:具有籽指小、正常叶、零式果枝等性状的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籽指大、鸡脚叶、长果枝等性状的其脂肪含量较高。9系统相比,Φ系统蛋白质含量居首,为33.52%,Pima系统脂肪含量最高为41.97%。不同选育技术和年代的品种间比较,系选品种、80年代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杂交品种、50年代前的过时品种脂肪含量较高。蛋脂总量在品种间表现稳定,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并简析了种子的蛋白质、脂肪、纤维长度、成熟度、衣分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23个夏大豆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分析对比,筛选出适合沧州地区救灾补种的品种2个,为当地紧急情况下选择好救灾补种品种,降低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谷子品种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79谷分子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1468份进行了谷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蛋白质含量多集中在11.75% ̄14.74%,脂肪含量在3.04% ̄4.54%,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抗谷瘟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推广的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趋势是: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收获指数、粒茎比、生育后期和脂肪含量增加,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分枝数、生育前期和全生育期减少。蛋白质含量没有改进。产量的年遗传改进为2.6%。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每荚粒重、百粒重、收获指数、粒茎比与产量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遗传改进研究是确定育种目标和后代选择方向的重要依据。提高单株荚数和粒数,仍是今后淮北夏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品质方面,宜在保持现有脂肪含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蛋白质含量。大豆全生育期不必再缩短,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相似文献   

6.
南春204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科技合作于1997年春以湘春豆10号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大豆脂肪氧化酶全缺、大豆贮藏蛋白亚基A5A4B3缺失品种Suzuyutaka-123为父本,育成的无豆腥味大豆新品种。在湖南省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6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9%,该品种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4.5%,脂肪含量为19.8%,脂肪氧化酶缺失(无豆腥味),是理想的大豆加工原料。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商豆1099是由商丘市农科所最新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在河南省、国家黄淮海区试中,产量连续夺取6个第1位。2003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08。蛋白质含量42.34%,脂肪含量20.8%-23.8%,合计63.14%-66.14%,超过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白质+脂肪总计63.0%)。高产、优质品种在示范推广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确定探明不同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栽的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分7 个播期进行栽培,研究了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在各播期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39.14%~45.26%,最大变化幅度为15.64%;脂肪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18.82%~20.30%,最大变化幅度为7.86%;产量变化范围为2064.2~3068.1 kg/hm2,蛋白质产量均值变化范围为807.2~1377.9 kg/hm2,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播期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A2 播期达到最大值,播期显著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因此,适期播种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适合当地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是5月4日左右。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05,(3):15-15
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7.4kg/hm^2,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产量达4179.0kg/hm^2。  相似文献   

10.
马兵 《中国种业》2020,(8):65-68
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是鉴选大豆新品种的重要试验环节。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参加2019年度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区域(中组)试验的12个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品系的生育期都符合黄淮海夏大豆区的要求;考种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百粒重>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株高>有效分枝>底荚高度>单株粒数。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产量评价结果有较大出入,实践中应该做好相关记载并统计有效株数。邯豆5号和齐黄34两个对照的产量表现相当,可以用齐黄34替代邯豆5号做区试的对照品种,以适应大豆生产的需要。建议祥丰3号、邯13-99、濮豆561、洛1304、中黄311、山宁30、石936和晋豆50号继续参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