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蜂群的饲养管理中,经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特殊性。下面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分别叙述。蜂王的介绍,最早采用把蜂王装入诱入器在蜂群中放3天以上,使气味混合,放出蜂王工蜂接受,也安全,但浪费时间。我常用的介绍方法是:无论是产卵老蜂王还是刚开产处女王,把所介绍蜂王装王笼外包蜡片,外部内部都涂上蜂蜜,工蜂把蜡片咬破的过程中气味混合产卵王当日就会产卵,也未见围王,成功率高。但2013年7月我把1只刚开产的蜂王介绍到有5脾蜂的蜂群,头天午后介入,第二天早上发现巢门口有死蜂,我意识到蜂王被围,救出后用同样的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老方法囚王越冬,从当年秋繁结束起囚王,到翌年春繁时放王,蜂王被囚长达50多天。当春繁开始放王时,蜂王死亡率50%。原因有三:1)蜂王长时间被囚,体格缩小,“蜂王激素”减少,出现工蜂围王(有的围死在王笼内);2)工蜂不饲喂,特别是对老、残、弱质蜂王,导致蜂王饿死;3)蜂王冻死:“立冬”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冷空气一来,工蜂结团,囚王的王笼被置放到蜂团外,蜂王被冻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春繁,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和当年的经济效益。笔者自2004年试用“三擒三纵法”,组王越冬,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方法是:当蜂群秋繁为卵、虫、蛹1∶2…  相似文献   

3.
<正>本场人工分蜂所使用的王台最好是已封盖7天的成熟台,所组的交尾蜂群应有强烈的分蜂情绪,天气好就可在傍晚实行原场人工分蜂。蜂群主要靠工蜂传递蜂王信息素来维系蜂群,同时,子脾也有保留蜂王信息素的作用。傍晚分出的王台群,如有2张封盖子脾工蜂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后才能感觉失王,而分蜂团如果失王,因为无子脾只要15分钟就会发现王不见而自行散团。等工蜂确定失王准备寻找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相似文献   

4.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6):18-18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在蜂王未到之前,学习了《蜜蜂杂志》有关“诱王”的文章,最后总结出“两步诱入法”:将季福标的巢础包王笼——介绍新蜂王[1],刘华兴的“杀蜂保王法”介绍蜂王[2]联合使用。第一步,用铁纱王笼挂入蜂路中间一天,并杀死笼外工蜂;第二步,换上巢础包竹丝王笼挂入蜂路中间,第二天检查时,蜂王已开始产卵。使用此…  相似文献   

5.
在蜂场发生盗蜂或集体逃亡时,很容易发生围王的情况,处理不当就会给蜂场带来损失。根据我在养中蜂实践中的作法是: 将被围的蜂王带几只工蜂取出,暂时放  相似文献   

6.
孙明舜 《蜜蜂杂志》2005,25(10):24-24
1被盗群失王是否是自群蜂保护性围王?在《蜜蜂杂志》2005年第7期《盗蜂与“中蜂不攻王”原理》一文中,作者提出“由于中蜂被盗惶恐不安,于是工蜂立即保护性围王……终致围死蜂王”。这种说法笔者认为不一定正确。原因1:据笔者观察,造成中蜂惶恐不安的因素很多,例如活框饲养的中蜂经常被提脾检查、调整蜂巢、抖蜂割脾、取蜜等,几十年来我从未见1例蜜蜂保护性围王现象。但中蜂确有“怒杀”自群蜂王行为,但不是保护性围王所致。原因2:据笔者对盗蜂的观察:a.个别例:蜜源缺乏期,养蜂人开箱检查,提脾在手盗蜂即刻到,除拼命吸蜜外,若碰上蜂王,盗蜂…  相似文献   

7.
正我养中西蜂50多年,发现直接介绍蜂王失王时间不能超过10天。越冬时蜂群失王在10天以内可直接介绍蜂王。冬季因天气冷,飞出寻王的工蜂较少,蜂群急需蜂王,直接介绍容易成功。如果超过10天,工蜂恐惧情绪慢慢消退,此时直接介绍蜂王,群内工蜂感到多了蜂王,工蜂会一拥而上,不到10分钟,就会将蜂王围杀致死。若是第二次第三次直接介绍蜂王,恶性循环,一定会将介绍的蜂王再次围杀。  相似文献   

8.
1 .秋繁前或拟更替老蜂王的时候 ,若老蜂王尚健康 ,产卵情况较好 ,杀之可惜 ;再则蜂场仍需用王 ,加强繁殖 ,则可将拟去除的蜂王连同所在巢脾提至邻群置继箱一侧 ,再带 1张蜜粉脾放在外侧 ,外加保温板 ,因邻群蜂群气味相互弥散 ,移去蜂王 ,邻群工蜂并不在意 ,可保蜂王无虞。一两天后 ,再将老蜂王移至巢箱 ,组成双王群 ,参加繁殖 ,以增强群势。此法简单、安全。2 .如果蜂场发生盗蜂 ,采用通常方法制止不了 ,只有将被盗群移走。被盗群移走时 ,千万不要忘记在原址放 1只空蜂箱。放上空蜂箱后 ,盗蜂仍在空箱内外进出盘旋 ,但无蜜可盗。一两天后可…  相似文献   

9.
豆奶粉可作代用花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无王群介绍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是常事。但有时不管用什么方法 ,无王群就是不接受新蜂王 ,对新蜂王非围而杀后才痛快。因此 ,一群蜂垮掉也是常事。2 0 0 2年 ,我用王笼向一失王群介绍蜂王时又遇到蜂群不接受新王的情况 :十多天中 ,新王放了三四次都被围攻 ,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将蜂王重新关于王笼中才没被杀。最后一次 ,我把围王蜂团的工蜂全部杀死 ,把蜂王关入王笼重新吊入蜂群 ,后发现王笼上只有部分工蜂对蜂王怀有敌意 ,就把这些工蜂也捉住杀了 ,再把王笼吊回蜂群 ,反反复复三四次 ,当王笼上再没找到对蜂王怀有敌意的工蜂时 ,才把蜂王…  相似文献   

10.
1、解救蜂王和合并蜂群蜂王受围常有发生 ,原因不外乎蜂王与蜂群气味有别所致。若蜂王受围 ,可用稀糖水加适量酒精混合 ,喷于蜂群内 ,改变蜂群内气味。工蜂舔食糖液 ,无心围王。一般蜂群合并是把无王群并入有王群 ,为避免工蜂互相咬斗 ,采用喷稀释酒精溶液的方法 ,可缩短合并蜂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第6期第16页登载的《组织双王群新法》一文,实属想像型的“技术”,用来组织双王群我认为不可能成功。我养蜂多年,也曾企图这样做,既省事,又增加产卵王,何乐而不为。在1999年由椴树蜜场地下来后,我就把已成功20多天的小蜂王分别放在巢箱、继箱里,把老蜂王提前1天提到继箱里,结果既伤蜂又围王,无一成功。为了进一步证实,我又在椴树蜜结束后将两箱的老蜂王提上继箱,巢箱里第2天用小蜂王介入。结果王笼被工蜂围得水泄不通,蜂王根本放不出来,并且咬得死蜂遍地。后来我认为是否是铁纱王笼不行,于是又换1只螺旋的铝丝王笼也没有成功:无王时介…  相似文献   

12.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6,26(4):19-19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刺槐花结束后,笔者的蜂场因群势太强,经常有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夜晚箱外工蜂爬满。本想推迟到荆条花期育王分蜂,但当时只好将强群中的老子脾提出部分来进行分蜂。提好脾后,第一天让老蜂返巢,第二天安台,并于当晚补喂白糖水,谁知第三天早上仍有一半以上的交尾群发生盗蜂。看来,这次育王可能要失败。笔者急中生…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因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时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群,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群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的小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群起围攻这种劣而小的处女王,常被其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治螨或者其他敌害侵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解救法:1)投水解围将被围蜂…  相似文献   

14.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5.
介绍蜂王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论用什么方法介绍,总有失败的可能,尤其是从种蜂场选购来的种王,价格昂贵,1只种王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不小心,方法不当,就会失败。2008年5月,我选购了1只“松丹一号”种王,种王寄出的当天就通知了我。我知道后马上组织接收群:提出5脾正在出房的封盖老子脾,第三天,老蜂已飞回原群,恰好种王也到场,我随手将种王笼放在接收群的框梁上,盖好纱盖和覆布,等了2小时后,打开纱盖和覆布,工蜂不围王笼啃咬,有的工蜂双翅微微扇动表示欢迎新蜂王,我双手打开王笼,蜂王没有往下钻入王笼,而是张开双翅飞向天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6月 ,安徽李某来井陉采荆条蜜 ,本想换新王多采蜜 ,但事与愿违。由于他对流蜜期预测不准 ,花粉又少 ,造成换王成功率很低 ,结果垮了场。他的换王方法如下 :把全部 2 2个继箱群的老蜂王用王笼关起来 ,放在离蜂箱十几米远的地上 ,第二天各箱放王台。因天气干旱 ,气温很高 ,花粉少 ,荆条又没有流蜜 ,处女王出台后就被围死。他其中的 1个双王继箱群 ,竟用了 6个王台和介绍了 2个产卵新王都被围掉。最后又把王笼里的老蜂王拿回来 ,但由于老王几天无工蜂饲喂 ,放回箱后不能立即产卵 ,也被工蜂围掉。因换王不成 ,他把这个继箱群分蜂 ,7月 …  相似文献   

17.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18.
这群蜂为什么会有急造王台?(二)——答张致军蜂友从蜂群生物学方面分析,蜂王被限制在局部之内,工蜂所获得的“蜂王物质”大大减少,甚至部分工蜂已有失王的感觉,而把1~2日龄的工蜂幼虫改造了“急造王台”。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由于该群的蜂王生理机能——分泌“蜂...  相似文献   

19.
蜂王信息素     
马卫华 《中国蜂业》2004,55(2):40-40
1.蜂王信息素新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蜂王产生的信息素功能有:吸引工蜂围绕在蜂王周围形成侍卫圈,吸引雄蜂交配,抑制工蜂卵巢发育和控制分蜂热等.  相似文献   

20.
1 换王1 1 直接换王在大流蜜期 ,工蜂积极投入采集工作 ,不会有其他外来蜂前来行窃时 ,可在上午 10 :0 0至下午 5 :0 0把要换掉的老劣蜂王拿出 ,随时换入新蜂王。具体做法是 ,把储备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到要换入的蜂群里 ,如果带 2张脾 ,可把要换入的蜂王夹在两脾之间的蜂路里 ,以防直接接触他群工蜂 ,避免万一受到的围杀。大流蜜期 ,也可以把要换掉的蜂王直接捉出 ,把要换入的蜂王轻轻捏住翅膀 ,再轻慢地放在原王产卵区域内。千万不要使放入蜂王受惊 ,并使之没有觉察到换了环境。因产卵区原王的气味还没有消失 ,工蜂又忙于工作 ,警惕性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