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农户”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实践中较低的履约率已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巨大的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期货市场具有风险规避功能.借助期货市场对农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解决“公司+农户”的高违约率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博弈分析理论分析了“公司+农户”的违约原因和“公司+农户+期货”的履约机理。  相似文献   

2.
1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作用 1.1蔬菜标准化是推进蔬菜产业化的前提蔬菜产业化是我县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蔬菜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和社会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菜农生产是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按照“公司+农户”或“龙头企业+农户+标准(科技)+基地”或“公司+协会+农户+基地”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曹艳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80-4882,4908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率较高的农产品生产组织模式,但在实践中该模式违约率居高不下。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司+农户"模式的违约问题进行研究。从渠道权力理论的视角探讨该模式的违约机理和影响因素,从与对方交换关系中获得效用的大小、替代关系的多少和替代成本的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关系从签订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脆弱性。要克服"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的脆弱性,就要扩大契约市场均衡区间,减少市场上的替代关系,提高替代成本,以此提升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生产一直都是我国一些地区最主要的方面,其关系着国家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比较受欢迎的是"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是将负责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负责农产品销售的公司联系起来,而契约就作为双方联系的纽带,双方统一经营,该组织模式的实践应用开拓了传统农业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如今,农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产品流通渠道,让农业生产经营得到充分发展,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满意的成果,农业发展运营模式也应随之多样化。本文以"时代印象"为例,对"公司+农户"发展模式进行浅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在经营组织形式上有所欠缺的问题,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要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是对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保证现有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文章首先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例如,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接下来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对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创新的路径,例如,扩大生产规模、细化内部分工,供有关人员参考。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泰州农业产业化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利益联结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户缺乏利益代言人,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风险识别和预防机制缺乏,农户仍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分析,认为现阶段宜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公司,引入强契约和强关系治理农民与农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订单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而订单农业违约率过高是目前影响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根本和最迫切的问题。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会违约;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企业可能会违约。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几种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农户+公司+农发行"1模式、"农户+公司+期货公司"模式、"农户+公司+农发行+期货公司"模式),指出每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比较各种模式得出,农产品期货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为最佳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选择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解决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是我国的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型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经基础上结合我国2发展现状,提出“农户+农户合作中介组织+市场”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主体性选择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期货理论的订单农业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春生 《河南农业》2008,(15):56-57
一、引言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也被称为“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它是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户与农产品经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由此采确定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户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则按合同收购农户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的形式有多种,狭义的订单农业主要是指“农业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而广义的订单农业还包括农户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批发市场和科研单位等组织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蕾  马卫  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30-331
借助联盟博弈的沙普利值求解,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研究,从利益分配的有效性表明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