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资源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评价.而新准则的出台,将会对企业利润和所有者权益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当前问题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也多次强调要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它是整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当前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由此引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世界竹藤通讯》2012,(2):49-50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是一个行业性联合会,其宗旨:坚持"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振兴竹经济";团结和组织广大从事竹藤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联合有关竹藤培育和经营竹藤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发展竹藤产品生产,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创  相似文献   

4.
欧洲实践证明, 有效制定和实施林业政策能够推动城市林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文中在收集关于中国和欧洲城市林业方面的文献以及对中国和欧洲进行城市林业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对中国和欧洲城市林业政策与规划、城市林业管理手段、发展城市林业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比较, 目的是吸收欧洲在城市林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 提高中国城市林业的政府决策者、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在城市林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改善中国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林业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福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赤霉素和吲哚丁酸处理对高山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吲哚丁酸处理均能显著地提高高山红景天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赤霉素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赤霉素以400mg/L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大,分别为62.41%和48.24%;IBA以100mg/L处理的最大,分别为55.48%和36.84%。赤霉素和IBA不同浓度处理间高山红景天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存在极显著性地差异。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及其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扼要介绍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性质、研究概况和主要用途,着重论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农业和林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林业中的潜在应用前景,指出安全无毒且对环境无公害的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和甲壳素在林木种子处理、森林土壤改良、森林病虫害防治、水果保鲜和木材工业中均有很光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Et,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订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10月15说,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推动结构调整工作至关重要。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所涉及的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特点,  相似文献   

8.
3 山区生境和河溪交错带 山区生态系统的生境方法是坚实地基于动态开放系统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流域生境和河溪交错带成为山区生态系统的空间基石.当水陆生境与周边陆生和水生生境的生态过程相联时,就形成了河溪交错带.只有从功能和地理空间上,与土壤层和季节性吸水和出水相联系,流域生态结构才能被识别和绘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温度梯度(0℃、5℃和10℃)及不同处理时间(10d、20d和30d)对缬草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30d条件下发芽率为39.7%,且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0℃10d和0℃20d条件下发芽率仅分别为13.3%和19.3%,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酶相对较低。在同等低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低温处理能有效的提高缬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处理会造成缬草种子发芽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行业新闻     
《国际木业》2011,(12):42-48
绿色和平组织批评PEFC和SFI认证绿色和平组织领导下的环境和社会非政府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批评PEFC和SFI认证"受行业驱使",在木材和纸产品买主对可信认证产品所期望的重要生态和社会参数上是失败的。报告基于20多个案例研究,指出该二认证方案多方面忽视智利、加拿大和芬兰等国的本地人民的权利;并指责其将美国、澳大利亚和...  相似文献   

11.
C、N、P元素的养分循环过程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因素。以广西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桉树幼龄林(1a)、中龄林(2a)、近熟林(3a)、成熟林(5a)、过熟林(8a)叶—凋落物—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探讨林龄对桉树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叶、土壤呈现高C低N、P的元素格局,凋落物呈现高C、P低N的元素格局;叶的C、N、P含量从幼龄林到近熟林呈先增后减趋势,反映桉树人工林早期对养分需求旺盛,随年龄增大需求减小。2)不同林龄叶C、N、P差异显著(P<0.05),凋落物与土壤的N、P、C∶N、C∶P、N∶P均差异显著(P<0.05),凋落物C∶P与叶N∶P、C∶P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N∶P与叶的C∶P、N∶P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凋落物养分源自叶,土壤与叶的C、N、P均不相关。3)与叶相比,凋落物中N、P含量偏低,C∶N、C∶P偏高;土壤C∶P、N∶P偏低,说明土壤P素分解较快,可适时施以磷肥来弥补土壤速效磷的不足;土壤C∶N偏高表明土壤有机质具有较慢的矿化作用。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叶N∶P<14,生长过程受N限制;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凋落物分解的主要限制性元素是N,而幼龄林凋落物分解的主要限制性元素是P。  相似文献   

12.
瓜州绿洲植被退化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洲县近年来人口数量增长和土地开发规模过大,成为水资源紧张、植被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影响很大,因此,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土地开发规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障生态供水,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是瓜洲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和统计表明 ,福建天然湿地面积 79 8万hm2 ,分为近海和海岸湿地类、河流湿地类、湖泊湿地类、沼泽和沼泽草甸湿地类等 4类 18种类型 ,主要有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厦门大屿岛、兴化湾、福清湾、闽江口、环三都澳、沙埕湾、屏南鸳鸯溪等 10处重要湿地。全省湿地野生动物有鸟类 178种 ,哺乳动物 2 5种 ,爬行类 110种 ,两栖类 4 6种 ,鱼类 815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 2 9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 2 8中。虾蟹类 91种 ,头足类 4 7种 ,贝类 345种。提出拟扩建和新建福建湿地自然保护区 38处 ,总面积 5 90 0 6 8hm2 。  相似文献   

14.
日本竹工艺文化历史久,种类多,有10类562种,具有产生早、应用广和实用性、普遍性、工艺性的特点,经历了产生、兴盛、低迷的过程,现在呈现出复苏苗头。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红松种子形态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松种子的9项形态特征指标研究发现,不同产地之间种子在外种皮厚、千粒重、种长、种宽、种厚、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种皮比例9方面差异显著,气候因子影响种子的千粒重、种长、种宽、种厚、长宽比、长厚比,而地理因子影响外种皮厚、千粒重、种长、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种皮比例。  相似文献   

16.
板栗瘿蜂寄生性天敌幼期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有庆  黄竞芳 《林业科学》1993,29(1):33-37,T001
本文用常规及电镜扫描等显微观察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板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双刺广肩小蜂、黄褐宽缘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果瘿刻腹小蜂等)的幼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卵、老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老熟幼虫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头壳和体表上刚毛着生位置、数量和长短;触角形态;上颚形态和大小;体表结构。卵的主要分类特征是颜色,有无印柄,卵及卵柄长短、卵体形态。利用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小蜂的类群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91%、24.38%、9.78%、18.85%、15.02%、38.60%和1.46%。径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均为藤皮>藤中>藤芯;而半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藤芯>藤中>藤皮。轴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最大值均在中部,而半纤维素及4种抽提物含量最大值均在梢部。酸不溶木质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小值在梢部,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最小值在基部,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基部以上2 m处,而热水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在中部。  相似文献   

18.
张远海 《世界竹藤通讯》2023,23(1):102-105+111
近年来,安徽省金寨县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在竹林道路修建、竹加工厂房建设、竹制品加工奖补、竹林采伐、招商引资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竹制品加工业发展快速;但同时竹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竹制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效益低、产业工人短缺等。文章分析了金寨县竹制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设竹产业工业园、培养竹产业工人、培育优质企业、建立竹材仓储机制等促进竹制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种树种刨花板制板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华福  周月 《木材工业》1992,6(1):12-16
试验测定了十种树种枝桠材的密度、木材水浸提液的pH值和碱缓冲能力,及刨花堆积密度。通过对树种、板材密度、施胶量、固化剂和石蜡用量与板材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十种树种刨花板的制板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经历了冷暖相间的几度波动变化,对竹林的生长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西北地区竹林的分布范围也随气候的波动发生了变迁。竹林分布总体上来看是逐渐南移,汉唐时期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元代以后其经济作物的地位已变得不十分重要。本文分仰韶温暖、先秦、秦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论述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