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为害烟草的一种主要害虫,而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阐述了三明市烟区的主要特点,对三明市烟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中存在温湿度不协调、技术掌握不全面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合理改造繁蜂大棚内部结构、强化繁蜂技术培训、合理选择寄主品种、严格水肥管理、改善棚内湿度、规范处理繁蜂烟株病虫害等措施,以提高烟蚜茧蜂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用烟蚜茧蜂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效果。[方法]研究烟蚜茧蜂防治、化学农药防治、不采用任何防治方法 3种处理对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大田环境下利用繁蜂大棚持续性放蜂可有效缓解烟田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人工释放烟蚜茧蜂进行烟蚜防治后,平均有蚜株率由放蜂前的14.4%减少至3.5%,有蚜烟株平均单株蚜量由104.0头/株降至18.7头/株,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虫口减退率为74.82%,防治效果达86.04%,蚜传病毒病(PVY+CMV)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病指减退率为73.07%,防治效果显著。[结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及蚜传病毒病效果显著,并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烟蚜茧蜂在大棚内的繁育数量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在育苗大棚内栽培烟株繁殖烟蚜茧蜂,研究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烟蚜茧蜂繁殖数量及释放到烟田的防治效果.[结果]蚜虫的繁殖速率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第30天蚜虫数量达到14 616.7头/株;接种烟蚜茧蜂后,烟蚜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接种烟蚜茧蜂15 d后达到峰值,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烟蚜数量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接种烟蚜茧蜂后,僵蚜逐渐增多,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最优,在25 d后僵蚜数量达到11 231.7头/株;各处理在放蜂12 d后防效最佳,但各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为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方春烟区应用烟芽茧蜂防治烟蚜主要技术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春烟区在烟叶种植制度、地理气候等方面存在许多特殊性,针对在烟蚜茧蜂繁育过程中存在的大棚内温湿度不协调等特殊情况,通过改造繁蜂大棚内部结构、改变寄主的培育方式、改善大棚内温湿度环境、调整接蚜时间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烟蚜和烟蚜茧蜂的繁殖效率,提高烟蚜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烟株不同叶位接蚜与接蚜量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魏家屯村烤烟育苗基地繁蚜繁蜂四连体大棚内进行试验,探讨在烟株下部、中部、上部分别接蚜20、40、60头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蚜30 d后,接蚜部位在上部叶且接蚜量为20头/株时烟蚜繁殖量最大,接蚜部位在中部叶且接蚜量为60头/株时烟蚜繁殖量次之。接蜂10 d后,接蚜部位在烟株下部叶的烟蚜茧蜂繁育量达到最大值;接蜂25 d后,接蚜部位在烟株中部和上部叶的烟蚜茧蜂繁育量达到最大值;接蜂30 d后,接蚜部位在上部叶且接蚜量为20头的烟蚜茧蜂繁育量最大。接蚜在烟株的下部叶对烟株生长的影响最小,接蚜量越少对烟株的生长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6.
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临沂烟区烟田烟蚜茧蜂和烟蚜发生情况,研究了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啶虫脒对烟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前期较慢,后期烟蚜得到了有效控制;啶虫脒控制烟蚜的效果较短,烟蚜后期易反弹;烟蚜茧蜂对啶虫脒较敏感;蚜茧蜂对黄板具有较强趋性,放蜂区应严禁悬挂黄板。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治烟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调查潍坊地区烟田烟蚜种群发生情况,开展人工温室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地区烟田烟蚜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接蜂时烟蚜量和接蜂量是影响烟蚜茧蜂繁殖的重要因素;大田放蜂生物防治效果达764%,防效显著;大田放蜂应在田间蚜量发生较少的5月中旬,同时随着放蜂次数和放蜂量的增多,防治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陕西烟田蚜茧蜂的优势种群,在烟叶生长期内,在安康、商洛、汉中、宝鸡、延安等5大烟区采取定点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采集成蜂和僵蚜后,将所得的蚜茧蜂制作成玻片标本进行筛选鉴定,以明确陕西烟田蚜茧蜂的种类及比例。根据种群的个体数量,统计研究样区各种寄生蜂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大于10%为优势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是陕西烟田蚜茧蜂的优势种群,烟蚜茧蜂成蜂数量在6月5~9号达到最大值,其优势种燕麦蚜茧蜂成蜂数量达最高峰的时间比烟蚜茧蜂提前10d左右,即在5月底即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减少喜德烟区烟蚜危害,降级农药施用量,进一步增强烟区烟叶绿色环保性和烟叶安全性,该文结合凉山州烟蚜茧蜂技术在烟区的示范推广,通过对烟区烟蚜种群的发生情况,烟蚜茧蜂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喜德烟区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烟蚜发生高峰期,在此期应加大对烟蚜的防治;烟蚜茧蜂放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越好,能有效降低烟蚜数量,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集凉山州、攀枝花市、泸州市、宜宾市、广元市、达州市、德阳市、云南省玉溪市烟叶产区烟田蚜虫和蚜茧蜂,室内进行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蚜虫优势种群为桃蚜(Myzuspersicae),蚜茧蜂优势种群为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对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进行生殖研究,结果显示:烟蚜产仔能力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强;烟蚜茧蜂成虫寿命以泸州市、宜宾市及达州市的较长;烟蚜茧蜂产卵量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大,其他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生长发育及生殖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繁殖的影响,提高繁蜂效果。[方法]采用4种密度(40、80、160、322株/盘)的烟苗繁殖烟蚜茧蜂,调查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繁殖量、烟蚜茧蜂寄生率和发病率、繁蜂生产成本。[结果]各处理的烟蚜、寄生蚜、僵蚜数量与烟苗密度的相关性表现一致,均随着烟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在蚜霉病发病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蚜霉病发病率与烟苗密度呈正相关;80株/盘密度的繁蜂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毕节市烟蚜茧蜂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烟区烟蚜茧蜂规模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南方烟区全年气温变化较小,能满足烟蚜茧蜂17~27℃,湿度50%~80%的繁殖条件,而山东、河南等北方烟区全年气温变化较大,难以满足其繁殖条件的要求。针对这一难题,该文对山东烟区烟蚜茧蜂繁殖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繁殖技术,以保证山东烟区烟蚜茧蜂的繁殖与释放。  相似文献   

13.
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能很好地抑制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常规施药烟田、不施药烟田作对照,在前期其对烟蚜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4%和52.8%,中期为64.0%~79.0%和68.6%~82.3%,后期为93.0%和93.5%.放蜂田烟蚜茧蜂成虫喜欢在烟株中下部叶片活动,13:00~14:00是其在烟株中下部活动的高峰期.烟蚜茧蜂对烟株下部叶片上烟蚜的较强选择性与烟蚜密度无关,下部叶片上的僵蚜数量均显著高于中、上和顶部.13:00~14:00利用生物农药对烟株上部叶片上的烟蚜进行防治,既是烟蚜茧蜂与生物农药集成组装的切合点,又是保护利用田间烟蚜茧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对丽江滇西高原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作出评价和适合当地提供基础,采用蜂蚜同接技术,在18个简易温室塑料小棚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并进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1)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d后与20d后,数量分别达到接蚜时的10倍与20倍,寄生率为7.83%与9.15%。在烟蚜繁殖的同时,寄生蚜数量也在增加,且寄生率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为单株饲养烟蚜茧蜂创造条件。(2)接蚜15d,烟蚜数量达到994头/株,是接蚜时的8倍,僵蚜数量61头/株;接蚜20d,烟蚜达到1344头/株,是接蚜时的11倍,僵蚜数量284头/株。烟蚜的快速繁殖为烟蚜茧蜂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同时,烟蚜茧蜂的繁殖能力也相当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求。(3)放蜂烟田比对照烟田少使用农药3次,生物防治效果显著,达82%,农药施用金额平均减少4.12元。  相似文献   

15.
贵州开阳烟区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阳烟区,对烟蚜茧蜂繁殖技术及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技术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繁蚜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时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 d后,数量可达到初始接蚜量的872倍;固定蜂蚜比条件下,单株蚜量对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有影响,单株蚜量较低时,初期烟蚜被寄生率较高;田间释放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且放蜂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烤烟生产上主要是采取化学农药、物理、生物方法进行防治。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是专门寄生蚜虫的一种内寄生蜂。本文主要介绍镇远县烟区,在繁育蚜茧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各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本地温室内2种优势寄生蜂烟蚜茧蜂和菜少脉蚜茧蜂对桃蚜的控害潜能,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研究了2种蚜茧蜂和桃蚜的繁殖、寿命和子代性比等生物学特性,并编制了寄主和寄生蜂的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蚜茧蜂的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烟蚜茧蜂雌蜂寿命长于菜少脉蚜茧蜂; 2种蚜茧蜂的逐日产卵量在羽化第2日达到高峰(烟蚜茧蜂:67.70粒;菜少脉蚜茧蜂:52.95粒),随后逐日下降;烟蚜茧蜂和菜少脉蚜茧蜂单雌平均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烟蚜茧蜂:332.2粒/雌;菜少脉蚜茧蜂:218.9粒/雌),产卵历期也存在显著差异(烟蚜茧蜂:8.0 d;菜少脉蚜茧蜂:6.4 d);母蜂日龄对子代雌性比有显著影响,且在相同日龄条件下,菜少脉蚜茧蜂的子代雌性比高于烟蚜茧蜂;通过比较2种蚜茧蜂与桃蚜的生命表参数发现,蚜茧蜂r_m和R_0值均明显大于害虫。综上表明, 2种蚜茧蜂对桃蚜的寄生能力强,繁殖速率高,种群增长速率均优于桃蚜,对桃蚜表现出较好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18.
烟田烟蚜茧蜂的活动规律及其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能很好地抑制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常规施药烟田、不施药烟田作对照,在前期其对烟蚜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4%和52.8%,中期为64.0% ̄79.0%和68.6% ̄82.3%,后期为93.0%和93.5%。放蜂田烟蚜茧蜂成虫喜欢在烟株中下部叶片活动,13:00 ̄14:00是其在烟株中下部活动的高峰期。烟蚜茧蜂对烟株下部叶片上烟蚜的较强选择性与烟蚜密度无关,下部叶片上的僵蚜数量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20.
为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更好地为吉林省优质烟叶生产服务,并逐步的向大农业进行推广,以玉溪市烟草公司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为基础,吉林省烟蚜茧蜂防治烟蚜项目组经过3a(2014-2016)的努力,总结出一整套适宜吉林省冬季寒冷地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涉及繁蜂设施、具体繁蜂操作(冬季蚜种、蜂种的保育,一级种蚜、种蜂的扩繁,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大量繁育)、放蜂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