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盲目引种农民朋友养鸡的目的是以平时卖蛋为主,他们在引种时,往往是只图价格便宜,没考虑鸡的品种,有的买的鸡种根本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鸡种,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给自己的饲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2圈舍简陋农户的鸡舍一般喜欢建在墙角、楼梯间等“闲置”角落,材料一般选用废弃的土坯块、碎砖等,这样的鸡舍,冬不防寒、夏不通风、长年不透光,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不仅影响鸡的生长,而且容易引发多种鸡病。同时,黄鼠狼、老鼠等也容易侵入盗吃雏鸡,造成鸡只伤亡。3饲养方法不科学第一种情况是让鸡…  相似文献   

2.
石歧鸡及其品系分布颇广,各地引种改良选育也有多年,做了不少工作。有的选育成高产鸡,有的育成优质鸡,有的育成既高产又优质等。因各地方人们生活习惯不同,对鸡的肉质、肉味要求也各异。何谓优质鸡?其饲养方法又如何?笔者在石歧鸡主产区工作多年,对产区的优质鸡饲养要点略知一二,有所体会,现介绍如F,供优质石歧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参考,亦可算是为克服目前上市鸡虽多、但肉质不佳的缺陷出谋献策。一、优质鸡饲养要点(一)种苗要求饲养优质鸡首先要采用优质鸡种,不是任何鸡苗都可饲养出优质鸡。笔者建议可采用原种石歧鸡,或改…  相似文献   

3.
1.盲目引种 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而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状况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有的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诱发疾病。 2.过早催产 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鸡体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形成早衰,导致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期持续时间短,有的甚至丧失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4.
(一)盲目引种 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极易引起病菌的交叉感染和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一、盲目引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有的甚至将肉鸡与蛋鸡同饲,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有时还会给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诱发代谢性疾病创造了条件。 二、过早催产。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鸡体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形成早衰,导致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期持续时间短,有时甚至没有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6.
肉鸡养殖主要分为"合同鸡"(和公司签合同约定引种,销售)和"社会鸡"(自主引种、经营、销售);蛋鸡多以农户自己饲养为主.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品种选择都会影响效益的高低.现将国内外几种饲养较多的鸡种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病是养鸡的大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禽业的发展,我国禽病发生的种类不断增加,诊断和防治难度不断加大,许多规模养鸡户常因防疫措施不力造成疫病的爆发与流行,给养鸡生产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鸡病的发生,笔者认为规模养鸡户养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慎重引种规模养鸡户养鸡的饲养管理环境条件较差,疫病综合防治能力不强,因此在引种时应慎重。首先选养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强的鸡种。其次要注意引种质量,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健雏率达100%,切不可贪图便宜,将一些不健康的鸡引进饲养。二、搞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1 盲目引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给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诱发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条件。2 过早催产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  相似文献   

9.
1 目前养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引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给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诱发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在品种选择上,盲目引种有的农户因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鸡苗的质量,如他们往往从非正规的种鸡场或农户引进一些次、残、弱的鸡苗;有的又单纯追求时髦,引进一些不适于本地自然条件生长的“洋”鸡种或新品种;有的同时引进肉鸡和蛋鸡品种鸡苗;还有的把“洋鸡”和土鸡混合饲养或同栏饲养;更有的不经过检疫,直接从疫区选购鸡苗,造成疾病交叉感染。为此,必须做到科学地引进种鸡苗。具体要求是:(1)要根据养鸡的经济目的来选择种鸡苗的品种。一般说来,从商品化的角度看,鸡可以分为蛋鸡、肉鸡和蛋肉兼用型的种鸡。例如,蛋鸡有白壳蛋鸡(如星杂-288、…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引进的众多现代配套鸡种,生产力在本土时都较高,但引进后往往难于达到应有水平。其原因莫过于两点:一是引进鸡种自身不能较快地适应我国的环境和饲养条件;二是鸡种引进后,引种者和用种者没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尽量满足国外引进鸡种在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充分合理地消化吸收引进鸡种,应做到这么两点:第一是要使引进鸡种在我国特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彻底地表达出其应有的遗传潜力、生产性能,并得到尽可能多的推广,这是充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殖专业户在饲养蛋鸡中存在种种误区,这在养鸡业形式不好、效益不佳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蛋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1盲目引种不少养鸡户不考虑品种是否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以及销售市场,表现在: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不考虑本地适销白壳蛋还是褐壳蛋,盲目引进新品种;不事先向质量、信誉好的种鸡场订购雏鸡,等到进鸡苗时才匆忙行事,见鸡就买,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还有的分期分批引种,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加快了疫病的蔓延。2添料过勤不少养鸡户误认为日喂次数越多,鸡采食量越足,产蛋就越多,其实不然,因为饲料沫中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殖专业户在饲养蛋鸡中存在种种误区,这在养鸡业形势不好,效益不佳的形势下,直接影响了蛋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1.盲目引种不少养鸡户不考虑品种是否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以及销售市场,表现在: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不考虑本地适销白壳蛋还是褐壳蛋,盲目引进新品种;不提前向质量、信誉较好的种鸡场订购雏鸡,等到进鸡苗时,才匆忙行事,见鸡就买,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还有的分期分批引种,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加快了疫病的蔓延。2.添料过勤不少养鸡户误认为日喂次数越多,鸡采食量越足,产蛋就越多。其实…  相似文献   

14.
1饲养密度许多养鸡户忽视后备鸡的饲养,饲养条件简陋,饲养密度过大,有的甚至超过每平方米饲养100只鸡。使鸡群体重发育迟缓,均匀度差,体质弱,抗病力低,导致产蛋期生产性能低下。种公鸡的饲养密度要小于母鸡,出雏后要剪趾,  相似文献   

15.
赵文 《饲料研究》1998,(10):34-34
1育目引种。养鸡户在饲养过程中,不考虑本地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情况,盲目购进数量过多的鸡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的质量,品种上只求一般不求名优产品。2过早催产。不按产蛋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盲目人为地进行过早催产,致使产蛋鸡体...  相似文献   

16.
1.选育良种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种的优劣使产量相差20%以上,因此在选购雏鸡之前要询问售鸡单位种蛋来源,并查看引种证,确保引入良种,这是养好鸡的基础。 2.育雏期高产潜力的培育 育雏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要合适,要有充足的饲养空间和合适的饲养设备,也要有合理的免疫程序。 3.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环境 一要保持蛋鸡舍的安静;二要提供充足饮水(冬季提供温水);三要保持鸡舍合适的温度(5~29℃);四是产蛋期的光照时间要逐渐增加,但不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与广大农村养鸡户进行交流和调查中发现,农村蛋鸡养殖专业户在饲养中存在种种误区,须及时改正,否则,在养鸡业形势不好,效益不大的今天,不仅会影响蛋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还会降低养鸡业的效益,甚至出现亏本。  一.盲目引种不少养鸡户不考虑品种是否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以及销售市场如何,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不考虑本地适销白壳蛋还是褐壳蛋,盲目引进新品种;不提前向质量、信誉较好的种鸡场订购雏鸡,等到该鸡场进鸡苗时,匆忙行事,见鸡就买,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还有的分期分批引种,给饲养管…  相似文献   

18.
1.2.1.2 正规的引种渠道。我国养鸡业发展十分迅速,各地均有大量的种鸡场,饲养的种鸡代次也不同。由于有些地方的繁育体系尚不健全,在供种上也存在混乱,在引种的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在引种时,应考虑从较正规的大型种鸡场引进,种鸡场应有生产许可证和规定的饲养种鸡代次。父母代鸡种只能由祖代鸡场提供,商品代鸡则由父母代鸡场生产,种鸡场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适度规模养鸡户饲养的鸡大都为国外引进的良种鸡,由于采用开放式鸡舍,有的甚至采用极为简陋的鸡舍,与国外“工厂化”养鸡相比,条件相差很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只要认真掌握鸡的生理特性,顺着鸡的“脾气”,创造适宜条件,仍然可发挥出良种鸡的良好遗传优势,达到理想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肉鸡生产,较多采用多系杂交制种方法,选用各具特点的几个品种(系)进行杂交。一般父系体型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母系体重较小、产蛋性能较佳,这样既保证父母代有较好的产蛋性能,又达到商品肉鸡快速生长和良好饲料报酬,从而使种鸡生产和商品肉鸡的饲养均能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故各代次鸡种不宜混同使用。然而在现实生产中,一些种鸡饲养单位为节约引种费用而一次引种多代使用。从引种费用上看,商品代苗鸡价格比父母代低,减少了引种投入,但最终因种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料蛋比的上升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我们对郊区某种鸡场1994年3月育雏并留作种用的红宝父母代(简称R_1)及自繁商品代(简称R_2)二群鸡的产蛋量、饲料消耗进行统计,并对各自的收盈情况加以计算比较如下:1.饲养情况二群鸡同饲于一幢鸡舍,由同一饲养员饲养,饲养条件基本一致。开产日龄均于180天左右,27周龄定群R_1母鸡1621羽,R_2母鸡950羽,并开始记录统计至69周龄鸡群淘汰结束,全期观察产蛋4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