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模式是环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发展思路,并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蓓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71-173
环巢湖地区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探讨。该研究分析了环巢湖旅游环境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植被产物、水文状况、污染程度,以及旅游环境污染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鼓励和支持休闲设施供给建设,加之国民收入持续提高,节假时间增加,休闲旅游发展迎来新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结合巢湖创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良好契机,充分依托环巢湖滨湖地区优越的自然及人文资源,通过渐进有序、文旅融合的空间总体规划,将环巢湖滨湖岸线打造成集自然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公共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滨湖带状休闲空间,使其成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核心引力区域,为城市特大湖泊岸线相关保护和开发建设探索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环巢湖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环巢湖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环巢湖农家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和研究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为深入开展环巢湖地区的旅游休闲产品开发研究,对全域旅游、休闲旅游产品及环巢湖旅游开发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述评,提出加强体验型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结合环巢湖地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分析,系统阐述了在环巢湖地区进行旅游休闲体验产品开发的思路、步骤方法和产品体系设计,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区产品开发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研究环巢湖流域生态农业对于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桐城市南口生态基地为例,按照田间、流域、县域3个层次,针对性地规划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3种模式,设计了每个模式的内涵和建设内容,提出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安徽省环巢湖流域及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巢湖蓝藻污染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巢湖蓝藻污染久治未果,水质问题日益恶化。要想打破传统的末端治理环保模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蓝藻污染物充分利用成为新的资源,发展起全新的绿色产业群,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巢湖俗称焦糊,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是内陆浅水吞吐型湖泊,对长江洪水具有不可或缺的调蓄功能。因此,在环巢湖区实施生态建设,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合理利用其湿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对于安徽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者和保护者,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保护与利用资源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1~2013年环巢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在此期间巢湖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环巢湖地区人口、GDP与巢湖水体COD、TP、TN、叶绿素和富营养化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01~2013环巢湖地区的人口和GDP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巢湖水体水质总体趋于好转。相关分析表明除了与环巢湖地区GDP与巢湖水体富营养化呈现正相关(不显著)以外,环巢湖地区GDP、人口与巢湖水质其他指标呈现负相关。这表明近十几年来巢湖水体环境质量总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处置和污染现状调查,简述了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几种常用方式,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可行性。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对于实现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保护巢湖生态环境,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南农田高效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片面追求高产高效.农业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恶化,并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加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且已成为21世纪全球的大趋势.提出了农田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南地区发展农田高效循环需重点关注的能量、物质循环和信息、价值流传递途径与转化效率;提出了中南地区主要农田循环模式中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就中南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家口坝上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张家口坝上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是河北省及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坝上地区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可带动其经济实现飞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社会发展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 ,运用西方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 ,分析指出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本质是实现湿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并从理论上探讨了产生鄱阳湖湿地问题的制度根源———市场和政府配置湿地资源手段失灵 ,提出了解决鄱阳湖湿地问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的切入点 ,即构建绿色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巢湖十五里河入湖区夏季底泥磷的释放通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估算巢湖十五里河入湖区夏季底泥磷的释放通量。[方法]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巢湖十五里河入湖区底泥磷的释放规律,从而估算出该区夏季底泥磷的释放通量。[结果]扰动对巢湖十五里河入湖区夏季底泥磷释放的影响较大,当上覆水磷浓度为0 mg/L时,扰动时磷的释放量是静止时的2.3倍;上覆水磷浓度为0.05 mg/L时,扰动时磷的释放量是静止时的1.3倍,符合动态条件下磷释放量大于静态条件下释放量的规律。夏季十五里河入湖区底泥磷的释放通量相当大,为0.2 t/km2。因此,在外源性磷污染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才是关键。[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底泥疏浚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化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88-16789,16839
通过对(长)江(巢)湖水质相关关系的分析,定量判定巢湖、长江分月水质差别,确定了以改善巢湖水动力条件为主的生态引水改善巢湖水环境的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下的生态调水水利工程控制运用办法。该结论将作为生态调水方案的一部分,为改善巢湖东半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生态调水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巢湖富营养化的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起峰  李超  王守峰  赵西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4+19354-19324,19354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巢湖2000~2007年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从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巢湖富营养化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2000~2007年巢湖富营养化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总体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流域治理中,应注意总磷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东江湖、水府庙水库和大通湖是湖南典型水库,以上述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果、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研究区水质变化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大通湖流域以耕地为主,水府庙水库流域内耕地和林地比例差异较为相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东江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素、林地及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建设及耕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大通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变化。湖泊受污染情况是大通湖水府庙水库东江湖。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对巢湖流域周边养殖场的分布、规模、经营现状等调研的基础上,找出造成畜牧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参照发达国家养殖环境管理政策和经验,结合巢湖流域实际污染现状,运用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等基本环境管理工具,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该流域畜牧养殖污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13-9517,9556
太湖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对长三角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太湖是其核心.对太湖湖区面积、湖区人口、湖区水环境和湖区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历史还原和整理,得到其各自的发展轨迹,并进行了互比及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历史时期中,人口数量及人为作用方式的变化对太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力随着时间推移有不断变大趋势.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太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人为驱动的过程和模式,可为今后治理太湖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