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丽  李文彬  朱守林 《森林工程》2005,21(1):7-8,14
自然风在森林环境中因受地形、地势和地表植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变化丰富。本研究利用虚拟仪器,对近地表森林自然风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且利用处理后的自然风信号输出对外部的机械进行控制,实现了近地表自然风的模拟回归。实验结果表明:虚拟仪器对近地表自然风信号的分析模拟较传统仪器更为简便,且能保证精度高,模拟还原信号与原始采集信号的拟合度符合预期的效果。在后继的研究中可结合温度、湿度等因素以进一步完善此系统。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浙江临安山核桃立地环境研究…………………………………吕惠进(1-1)基于小波变换的林业图像处理研究………孙仁山李文彬徐凯宏(1-4)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森林近地表自然风模拟研究华丽李文彬朱守林(1-7)……………………………………………………………………  相似文献   

3.
·综述·绿色人造板调施胶技术发展趋向涡轮增压系统的现状和电控趋势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木工及人造板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温室发展现状及我国温室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林业温室夏季降温技术现状及展望木材缺陷检测理论及方法的发展我国未来家具行业市场展望生态植树机发展综述室内空调设备舒适性自然风模拟研究进展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机械化的探讨我国木工机械行业技术人员教育与培养概况及分析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道路与公路冰雪清除技术发展现状与探讨我国油液分析技术现…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自然风的情况下,对4年生赤皮青冈容器苗在无任何抗风措施、搭支架、半埋入地下、半埋入地下兼搭支架、半埋入地下兼连体绑扎等处理下的形态特征变化、风害情况以及抗风指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半埋入地下兼连体绑扎措施时4年生赤皮青冈容器苗受到的风害最小,抗风等级最高,其次分别为丰埋入地下兼搭支架、半埋入地下、搭支架和无任何抗风措施.因此建议沿海地区进行赤皮青冈容器苗生产时,可采取半埋入地下兼连体绑扎措施来防御台风.  相似文献   

5.
世上尚存为数不多,具有雅趣奇观的名木古树,亟待人们去保护,去发现它们的美,并以此建构风景园林,让更多的人去审美观照,使我们的自然风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奇树古木名贵雅致奇树古木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培育呵护留传至今的文物珍品。它们...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风电发电机冷却系统耗能,减小机舱内板式换热器占用机舱体积,并利用风场优越的自然风资源对发电机进行冷却,以某风电设备供应商2.5MW永磁直驱发电机现有冷却系统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增加辅助散热段的构思,通过在机舱外布置散热结构从而达到利用风场优越的自然风对发电机进行辅助冷却散热,由此减小板式换热器的体积,避免板式换热器体积或数量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大而出现换热器体积的线性增加,为风电发电机散热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多项目的研究是近年来项目管理方向的研究主流。本文将多项目资源分配问题考虑为多通道排队模型.使用通用过程模拟语言(GPSSWorld)的模块,产生了一个模拟模型,阐述了一个框架,并对进一步应用GPSSWorld研究多项目提供了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8.
微米木纤维图像的模拟再现理论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木材工业中打破传统加工方法的微米级木纤雏的制备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对此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研究。研究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B样条曲线法对木纤维的视频识别图像的模拟再现,来模拟微米木纤维的形成机理;利用计算机视频再现技术实现纤雏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最近,随着自然风、民俗风、复古风的盛行,一种表面光滑、清澈如水的玉戒、玉项链、玉手镯等玉器装饰品正在韩国悄然兴起。从前,作为能带来福寿、幸运的宝石只是妇女们夏季佩戴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0.
借助模拟火场及其测温系统,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模拟火场的蔓延,稳定燃烧时垂直方向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高度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林  金梧凤  李惠 《绿色科技》2014,(2):274-276
指出了在空调制热运行时,从开机到室内到达舒适的温度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稳定后垂直方向热力分层现象比较严重,人体极不舒适。针对以上这种现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送风温度分别为22℃、26℃、30℃、35℃、40℃下,空调房间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人体活动范围1.8m以下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热力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气候指标的定点观测,使用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地类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丛和片林下光照强度仅为裸地的10%以下,温度下降40℃,湿度提高7%以上,风速下降50%,在春、夏两季非常适合人们白日在户外活动对气象指标的要求。在四季分明地区的夏季,草坪和广场都给人非常不舒适的感觉。本文针对合肥市市政的几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小气候状况的测定和人体舒适度指标的计算,以期为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和规划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著;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月际变化明显,5月到11月雨季的"冷岛"效应较强,而12月到翌年4月旱季"冷岛"效应较弱;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日变化呈现昼弱夜强,其季节性也很强,秋冬季节夜间"冷岛"效应要明显的高于白天的效应,而春夏季节两者"冷岛"效应差别缓和。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气候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部被林冠遮挡或者吸收,舒适旅游期比广州市区长32d。此外还分析了公园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结果都在900个/cm3以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分析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具有旅游舒适期长,景观丰富,负离子含量高,气候资源的利用价值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需要出发,指出建立机房场地环境监控系统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一种远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特点,并简单阐述了一些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和实现情况。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多种检测电路和传感器,可有效地实现机房环境水泄漏、机房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机房专用空调机故障的检测,并可对机房内专用空调机的运行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沿海地区密集窄短型道路易形成风阻过大、涡流等滞风现象。立足于小尺度街区,以青岛台东单元装配式街区为例,结合建筑密度和街区空间特征,利用对比分析、Ecotect风环境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街区空间布局、衔接角度所造成的不同风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显示:街区交叉式线性排列方式的风速由初始的5.0 m/s降到了3.0 m/s,人体舒适度提高了1.7,人体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基本达到了冬季防风防寒,提高人体舒适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三亚地区蝴蝶兰空调温室花期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三亚地区气候特征,蝴蝶兰生长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该地区如何利用空调进行蝴蝶兰花期调控,各不同时期栽培技术关键措施及病虫害防治,以其为蝴蝶兰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 5:00 —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 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中,应设置供建筑使用者安设分体式空调机外挂机时,供其防侧雷击用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林火蔓延的椭圆模型,建立了森林失火后救援方案的数学模型,按求解结果合理派遣灭火人员,以降低损失和总体费用,为推动林火救援工作从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方向发展及实现计算机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