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古壮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村寨与梯田种植区域在选址、布局、营造上的空间形态关系,总结了龙脊梯田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要点,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的摄影作品《壮寨春色》获2014年"维林"杯八桂森林湿地摄影比赛三等奖。作品美轮美奂地呈现了龙脊梯田云雾弥漫的大景。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的和平乡境内,距县城27公里,距市区80公里。景区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梯田海拔最高1180米,最低380米。分为金坑·大寨红瑶、平安壮族和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龙脊梯田有"梯田世界之冠"美誉,有无限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人类》2012,(2):42-49
层层梯田环绕的红瑶村寨(左图)和干栏式民居(下图)。瑶族原来是南蛮系的山地民族,有红瑶、青瑶、过山瑶、白裤瑶等诸多分支,不同分支之间在水稻文化的发达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红瑶在诸多瑶族支系中较早接受水稻文化,生产力水平较高,他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梯田种植传统的红米,在低海拔的梯田则种植产量较高的杂交  相似文献   

4.
东朋寨梯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的东朋寨梯田,集山川、梯田、森林、溪流、云海、苗族民居和文化习俗于一体。一般苗族村寨坐落在半山腰,村寨四周是梯田,梯田周围是森林,村寨、梯田下方是河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  相似文献   

5.
正在桂西生态环境脆弱的大石山区,有一个栖息在古老土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中的少数民族。它是广西众多壮族支系中生活形态保留得最古朴、最传统的一个支系。因身着黑色布衣、以黑色为美而得名"黑衣壮",有"壮族文化活化石"美誉。土木干栏是黑衣壮直观的民族表征,是黑衣壮同胞适应环境的产物。在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村落大多依山傍坡,建在谷地小山丘上,四周大多是高大石山。陈旧的民居淹没在苍茫的黑石山之中,屋舍颜色  相似文献   

6.
5月18日《中国绿色时报》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举办通讯员业务培训班,教授新闻写作与摄影,课后我们到闻名天下的龙脊梯田实习。来到龙脊梯田,我被龙胜壮族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所感慨。龙胜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要在这里生存,首先要解决的是粮食。龙脊梯田不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早在元代龙脊的壮族人民为了生存,就开始了艰苦卓越的开荒造田活动,到清朝末期历时600多年才形成现在的规模。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代、几代人努力就能完成的宏大工程,它需要一个民族用整整三十多代人的血汗和生命,一代传一代的何等顽强不屈的创造力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好龙脊梯田蓄水保土问题,通过采用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水稻"间歇灌溉"技术和常规灌溉在龙脊梯田中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试验中的水土流失情况。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灌溉方式下水稻土的平均厚度为"薄、浅、湿、晒"灌溉"间歇灌溉"常规灌溉,在各出水口处位置最易造成水土流失。此试验研究结果可为龙脊梯田蓄水保土、维护梯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仁 《广东园林》2007,29(6):18-20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自然村寨"曼春满"为案例,介绍了傣族传统的干栏式民居、丰富优美的热带植物、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宗教信仰等旅游景观特色.指出当前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存在着传统建筑被"异化"、自然景区商业化,以及现代基础设施与特色景观不相协调等问题.提出在景区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两者关系;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景观,只有在传承中得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森林与人类》2008,(6):68-71
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本处在热带雨林区,其传统民居大多为适应环境的干栏式。干栏式民居基本使用木料。  相似文献   

10.
龙脊梯田距广西桂林龙胜县城近40公里远。曾经多次到过龙胜的我就是没有机会去看梯田。据当地人说,不去看梯田等于没来过龙胜。今年5月,我有幸参加一个在龙胜举办的新闻业务通讯员培训班,又来了龙胜,下榻在县城的银杉宾馆,此处设备条件好,环境优雅清静。按照学习班课程安排,学完《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课程后,要外出采访实习。21日清晨,我们乘着车前往龙脊梯田。一路上欢声笑语,歌声飞扬,看见有许多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奔向龙脊。他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来到了龙胜,来到了龙脊,为的就是看梯田。车子在新修的柏油路…  相似文献   

11.
南岭山区广西龙脊壮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龙脊壮族为对象,研究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观.从壮族核心文化,即物质文化的代表"稻作文化",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文化,以及两者的制衡点"乡规民约"制度文化3方面阐述该地区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分析南岭山区壮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观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与人类》2008,(6):72-75
我国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两省(区),两地侗族人民大都使用干栏式的传统民居。侗族人民精于匠作,他们的干栏式民居颇负盛名,而又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龙脊梯田磅礴壮美 湿地文明蜚声中外 崇山峻岭、茫茫林海、江河弯弯、梯田壮美,这是人们对越城岭的经典印象。镶嵌在深山丛林中的梯田,是广西聚集梯田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越城岭最壮美的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现其民俗文化传统特征。对辽宁满族、蒙古族、朝鲜村和锡伯族村4个民族特色村寨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满族典型特色村寨赫图阿拉村的生态格局、街巷与院落空间、特色民居的功能、空间形态,其建筑材料为土与石材混合。蒙古族典型特色村寨以白音爱里村为例,其选址与布局形式、街巷空间和民居院落有景观特征,其建筑墙体采用"金包银"。朝鲜族典型特色村寨以通江村为例,其自然景观、街巷与院落空间景观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锡伯族典型特色村寨以兴隆台村为例,其自然布局、街巷和民居景观特征是五花山墙。为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篾笆楼面板是传统干栏民居广泛采用的楼面技术,存在刚度低、不防火、隔音差等缺点,严重影响干栏民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克服篾笆楼面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原竹承重楼板技术,利用原竹天然具有的优良物理力学特性,密排铺设在楼面格栅上,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在原竹表面铺设防潮层,用纤维增强黏土做找平层,方便多种现代楼面装饰做法。该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示范项目建设,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干栏民居的安全和舒适水平,还有助于减少木材、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消耗,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地的年轮     
告别了桂林,我择车去龙脊梯田,过了个大集镇后不久,小巴便行驶于一边垂崖断壁一边山涧深沟的盘山公路上了。  相似文献   

17.
整个亚洲地区,从东北亚到喜马拉雅山南部,都分布着梯田。从太平洋的小岛到海拔4000米的雪山,从温带到热带,只要有人类生存、有农业生产的山区就会出现梯田。在国内,山西大寨的梯田也很有名,广西龙脊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也都已经成为著名的景点。众多的梯田中,哈尼梯田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是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传统民居是干栏式竹楼。为改善贫困山区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启动了"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竹楼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竹建材的制备与处理过程,分析了竹建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5月19日,正值中国旅游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美丽中国(第一组)》邮票,发行志编号名称为普32。该组邮票是继2002年发行《保护人类共有家园》(普30)和《中国鸟》(普31)普通邮票后,间隔11年再次发行的普通邮票。其中,第五枚"龙胜梯田"邮票,齿孔13度,面值1.5元,公开发行量不详,由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印刷。主图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的龙脊梯田。  相似文献   

20.
陶云寿 《云南林业》2005,26(1):23-24
壮族历史文化五彩斑斓,具浓厚民族特色的有"那"(壮语水田或稻田)文化、"么"(吟诵经诗)文化以及"竜"(壮语森林或树木)文化,尤其以"竜"文化著称,对壮家人生活影响巨大。自古以来,壮家人大都有占水头为村寨的习俗,这与保护森林是息息相关的。大凡壮族寨子,都会有一二片较好的森林,位于寨子的东边或北边,整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