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观赏羽扇豆尖塔和奖品离体培养生根过程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3种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尖塔和奖品的POD活性均出现两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致,在培养后第5天;第2个高峰,奖品出现在第15天,比尖塔早5d。IAAO活性和PPO活性发展趋势相反。培养后,两个品种的IAAO活性呈现“升高〖FY(*2〗〖FY)〗降低”的趋势;PPO活性呈现“降低〖FY(*2〗〖FY)〗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研究还认为观赏羽扇豆离体培养生根过程可分为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表达期和不定根伸长期3个时期。根原基诱导期,POD和IAAO活性升高有利于根原基诱导。不定根表达期和伸长期,POD和IAAO活性下降,PPO活性和可溶蛋白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绣球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绣球丁香为材料,选用IBA、ABT、NAA 3种生长素分别于500、1 000、1 500、2 000 mg/L浓度下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IBA、ABT、NAA3种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 500、1 000、1 000 mg/L,其中以IBA 1 5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POD与P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处理组的POD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更大;扦插初期对照组与处理组的IAAO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缓慢升高而后者迅速下降,且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较高活性的POD与PPO利于不定根的诱导,较低活性的IAAO则利于不定根的发育与伸长.[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3.
刺槐无性系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生根关联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刺槐APP17-5和17-8硬枝的扦插生根成活率进行研究,从扦插生根过程中3个时期(愈伤组织形成期、根诱导期,根伸长期)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IAAO、PPO、POD)的动态活性分析生根率与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关系.试验表明,APP17-5比17-8有较高的生根率,扦插生根率与硬枝插穗中PPO活性呈正相关,与POD和IAAO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当年生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 Y. Ma et L.R.Wang)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法对插穗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定扦插枝条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研究750 mg/L NAA诱导红花玉兰不定根产生的过程。结果表明,红花玉兰扦插枝条在生根过程中清水处理组(CK)和生长调节剂处理组POD活力均呈增加趋势,直至35 d时含量达到最高;PPO活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和CK组在0~14 d时呈上升趋势,14 d后急剧下降;而IAAO活力则具有不同的趋势,具体表现为0~7 d CK组先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解剖结构显示,扦插前的红花玉兰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成,其中皮部产生的不定根起源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维管形成层,愈伤产生的不定根是由愈伤组织形成的木质部特化而成。红花玉兰属于难生根的类型;低活性PPO、POD、内生高活性IAAO有利于生根,需要额外补施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生根;推测红花玉兰可能为诱导生根型树种,不定根产生方式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  相似文献   

5.
秤锤树嫩枝扦插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秤锤树嫩枝扦插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嫩枝插穗内IAAO、POD、PPO活性在扦插初期逐渐上升,第7 d上升到高峰,之后下降再上升,第21 d达到新高峰,然后下降.这些酶活性上升分别在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诱导阶段,但是上升幅度不一样.ABT6处理能抑制插穗IAAO活性,提高POD、PPO活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种类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香榧种植规模大幅度增加,但香榧多嫁接繁殖,生产周期长,而扦插繁殖在生产上尚未广泛应用。为解决香榧生产上苗木供应短缺的问题,深化香榧繁殖方面的研究,从解剖学与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开展研究,并且比较了标典3721扦插专用生根液和双吉尔6号生根粉(GGR6)对香榧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一年生枝条内有厚壁组织但不连续,无潜伏根原基,根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在扦插后约一个月能较快形成根原基,但是其发育并形成不定根突破愈伤组织所需时间较长。标典处理的香榧插穗生根率和愈伤率高于GGR6处理和对照。香榧插穗基部皮层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与插穗生根密切相关。扦插初期,POD、SOD活性上升,IAAO活性则下降;PPO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着切口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原基的发生,POD、SOD活性逐渐下降,IAAO活性、PPO活性上升。扦插后期,POD和IAAO活性的上升促使不定根的伸长和生长,SOD活性又开始恢复,PPO活性趋于平缓。香榧扦插生根的诱导与生长过程中,这些酶活性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扦插初期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栓皮栎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用200 mg·L-1生根粉(ABT-1号)浸泡处理2 h。扦插60 d后,测定各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根直径、根长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年龄插穗茎段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①母树年龄越大,嫩枝扦插生根率越低。②栓皮栎不定根根原基在不定根形成后期被诱导;不同年龄插穗产生不定根时间存在差异,1年生为17 d,5年生为44 d,10年生未产生不定根。③1年生和5年生母树的插穗中IAAO、PPO和POD这3种酶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10年生母树的插穗P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PPO和IAAO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母树年龄影响插穗不定根的生成,栓皮栎嫩枝扦插生根率和平均不定根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年生、5年生、10年生,1年生平均生根率为92.69%,5年生的平均生根率为10.79%,10年...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属难生根树种,为了解其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用300,400和500 mg/L的吲哚丁酸(IBA)处理四倍体刺槐嫩枝插条,以清水浸泡为对照,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IBA处理和对照插穗IAAO和P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在四倍体刺槐生根过程中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而PPO酶则基本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间3种酶活性的平均值和各阶段酶活性差异均显著。说明在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与3种酶活性有密切联系,不同浓度IBA处理对各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以500 mg/L IBA处理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绣球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绣球丁香为材料,选用IBA、ABT、NAA 3种生长素分别于500、1 000、1 500、2 000 mg/L浓度下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IBA、ABT、NAA 3种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 500、1 000、1 000 mg/L,其中以IBA 1 5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POD与P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处理组的POD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更大;扦插初期对照组与处理组的IAAO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缓慢升高而后者迅速下降,且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较高活性的POD与PPO利于不定根的诱导,较低活性的IAAO则利于不定根的发育与伸长。[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呼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当年抽薹 ,测定了甜菜幼苗在抽薹过程中体内呼吸酶的变化 :抗坏血酶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低温春化后较高 ,以后随着抽薹、开花的进行活性逐渐降低 ;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反 ,在抽薹前 ,活性较低 ,抽薹后 ,活性逐渐增强。这些酶系统活性的交替变化表明与春化作用相关的甜菜抽薹进程中呼吸代谢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二氯苯醚菊酯对黄瓜叶片几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二氯苯醚菊酯(PER)对黄瓜几种氯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与PER的浓度有关。20-40mg.L^-1的PER分别使黄瓜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升高3.35%-32.71%和4.42%-34.51%,20-20mg.L^-1的PER使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9.70%-29.10%;50-250mg.L^-1的PER使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升高13.58%-32.10%;50-300mg.L^-1的PER使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下降,3.18%-20.69%,用200mg.L^-1的PER处理黄瓜幼苗1-6d后,体内过氧化物酶活升高10.375-43.17%。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60只二月龄的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雌性和5只雄性小白鼠,雌雄分开饲养,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钼,分别是空白对照组、低钼组(100 mg.L-1)、中钼组(200 mg.L-1)、高钼组(400mg.L-1),4周后雌雄合笼饲养。产仔后从每组仔鼠中随机雌性小白鼠30只和15只雄性小白鼠按原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钼,8周后,再从每组中随机选取雌性小白鼠10只和5只雄性小白鼠合笼饲养,待其产仔。如此往复,使小鼠繁殖四代。以第三代(F2代)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肝脏AOX和XO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2代小鼠AOX和XO的转录水平随钼添加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长期钼暴露可提高小鼠后代AOX和XO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苋莱为材料进行自体嫁接和异体嫁接。观察嫁接隔离层及其两侧细胞的组织化学变化,用细胞化学定位方法比较不同嫁接组合隔离层两侧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嫁接组合形成,隔离层是动态变化的;两种酶活性逐渐增加到一高峰级又逐渐降低,不亲和性接嫁组合细胞中酶活性明显高于亲和性嫁接组合,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晚2~3d。对隔离层组织化学变化和两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嫁接亲和性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云芝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与胞外多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芝在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与胞外多糖等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8℃,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云芝茵丝体生物量在第12 d达到最大值(6.436 g/L);发酵液的pH值在整个液体培养过程中变化不大;胞外蛋白质浓度于第11 d达到峰值;愈创木酚氧化酶在第12 d达产酶高峰,酶活性为713.2 u;多酚氧化酶分别在第12 d与第18 d出现产酶高峰,其酶活峰值分别是660.1 u和1 001. 0 u;胞外多糖含量的最大值(23.70 mg/L)也出现在第12 d.  相似文献   

16.
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些理化因素对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酶均较耐高温,但抗坏血酸氧化酶热稳定性好于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作用最适pH值为6,抗坏血酸氧化酶为5.Cu^2 能增强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弱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EDTA,NaHSO3,H3BO3,柠檬酸既是多酚氧化酶的良好抑制剂,又是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激活剂.  相似文献   

17.
氧化酶活性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BA1”、“康太”、“巨峰”、“玫瑰香”4个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在越冬前的抗寒锻炼期间,枝条、叶片内氧化酶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下降呈递减趋势,以抗寒性强的品种氧化酶活性高,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化得缓慢;抗寒性差的酶活性低,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化得激烈。氧化酶活性与电解质渗出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调控柑橘内源多胺提供参考依据,以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cv.Guoqing No.1)和沙田柚(C.grandis var.Shatinyu Hort.)的叶片为试材,研究其多胺合成酶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以及多胺分解酶二胺氧化酶(DAO)、多胺氧化酶(PA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茶树活体及红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