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教学是弥补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解决课后无人指导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职体育教学中太极拳课程的教学为例,通过对微课制作的原则、教学设计和设计开发流程的详细阐述,探索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信息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后,充分研读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信息化总体思想运用于化工实训类课程改革中,研发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充分恰当的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O2O复合教学"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计算机、通信相关专业开设的综合布线课程,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本文阐述了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综合实训环节的改革与实践措施,其中以综合布线课程中的一个学习任务为例,说明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高职学生对景观设计实训项目学习兴趣不高,设计类实训课的课堂效率不高的普遍问题,以角色扮演法结合项目式教学的园林设计类实训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模拟职业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寓教于乐的实训课高效教学。旨为构建高职设计类实训课的高效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已逐渐被接受、认可,并逐渐应用;在教育方面,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学习内容如何对接行业发展,教学模式如何符合职业教育特色。通过对建筑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匹配融合,对高职土建类课程特性进行内在分析,形成具有建筑特色的"互联网+BIM"技术为基础的高职土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解决目前困扰高职教学土建类课程多个难题,提升学生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进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技能为根本目标,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根据工作岗位能力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实训项目;实施小组分散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经过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利用校企合作和教研结合双轮驱动,在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的开发中,实行"训"(单项实训、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训、岗位方向性实训)"研"(教科研)"创"(创新、创作、创社)一体化,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适合以农业高职教育为特色的集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与课程实践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以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8.
赖毅  王琼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100-102,109
结合网络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和学习的要求,论述了《网络农业信息检索》课件的教学设计、多媒体功能设计、技术实现以度开发的经验和总结,为信息检索课件开发以及网上教学提供方法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高职食品类专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程"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测定"为例,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实施教学。实践证明,恰当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高职实训课程中引入了微课教学,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探索和进步的过程。高职实训课程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实践的课程,而微课教学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高职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通过对微课设计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实践策略,希望对高职实训课程的教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职盆景课程教学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课件穿插往届学生作品做范例;理论课学生归纳做基础,教师汇总出结论;实践课学生讲、师生评、教学相长出创新成果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采用"平时+理论+操作+创作"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职类学校在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最终教学目的开展教学,取得巨大的成功,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子,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一下高等职业院校的车工实训课程的信息化课堂如可开展。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向敏  赵俊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80-182
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基于这一任务,高职教育的方向就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目前,德国在"双元制"课程开发思想的基础上,已开发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并取得成功。为了适应环境监测专业课程综合性、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现代教育课程观引入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环境监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即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各个工作项目中去,对学习情景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切实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对课程理论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全新教学环境对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东北林业大学"鱼类分类学"课程组建设了"鱼类分类学"在线开放课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方法。文章以"鱼类分类学"在线开放课程为例,从教学课件、题库、网络资源库和讨论区的建设及应用,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应用打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师生的及时互动也为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渠道。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介绍了信息化环境下对测量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对策,主要包括设计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五化"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为经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新机遇,也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安徽省高校本科生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从教师课程组织管理、学生投入水平、师生协作水平和课程实训成果四个方面实证评价了经管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研究表明样本高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不足:人才培养方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实训实习投入度不高以及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有限.最后基于新文科背景整合开发经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互联网+"跨学科教学模式、加强"企业+高校"双导师建设以及提升经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42-344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实战营销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营销技能,是当前高职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该课程依托校内师生共同运营的乐实公司平台提供的真实商务环境,开发了"实战营销争霸赛"的实训项目,努力探索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督促其规范化运转,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控制,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实训教学有条不紊进行。本文就以实践教学经验为例,对PDCA过程控制领域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建进行了阐述,希望相关研究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基础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教学质量显得游刃有余,但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工作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就显得相对困难。本人通过高职教育实践,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收到了很好地效果。文章以高职食品类专业的《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为例,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入手,介绍信息技术再现岗位工作场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应用。对高职专业教学中节约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SQL网络数据库广泛适合于高职学生就业的中小企业的岗位市场,对于高职高专院校,SQL网络数据库是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最佳课程。文章指出教师应该改变以"理论"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把多模式教学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践,轻松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