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火龙果园草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园生草即在火龙果行间或全园种植对火龙果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它是火龙果园保持水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改善火龙果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为了加快我国果园耕作制度的变革 ,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 998年正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 ,在全国推广。火龙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在美国、南美以及台湾已经被广泛采用。现将火龙果园草生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火龙果园草生栽培的效用1 1 改良土壤结构 ,持续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及肥力。由于种草的火龙果园地上与地下生物…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是近年来双桥镇摸索出的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收入的一种栽培模式,在满足了农户耕作习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火龙果园的生长空间,还可培肥地力、提早马铃薯上市时间、增加土地产值。文章就火龙果间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是近年来双桥镇摸索出的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收入的一种栽培模式, 在满足了农户耕作习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火龙果园的生长空间,还可培肥地力、提早马铃薯上市时间、增 加土地产值。文章就火龙果间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天津市静海区蔬菜水果采摘园不断兴起,火龙果作为南方水果在北方地区很少种植,采摘园把火龙果作为特色品种,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光顾。本文详细介绍了火龙果在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种植中的主要栽培技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本地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芥菜心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优质蔬菜。我县种植芥菜历史悠久,尤以生产优质芥菜心闻名,常年种植面积772公顷,以每年秋冬季种植为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菜心4500千克左右,产值1800元。现将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14):109-110
通过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和红皮白肉型火龙果的田间种植观察,分析红肉火龙果品种特性、栽培适应性与技术要求等表现,总结红肉火龙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园、搭架、扦插育苗、肥水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此为本地红肉型火龙果的生产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菜心特征特性及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情况,提出建议措施,实现我国菜心提质增产。【方法】以菜心大棚种植为案例,阐述菜心特征及特性、栽培类型及季节、大棚种植管理措施。【结果】选择目前相对适当的地区来建设温室大棚及必要的防虫网棚和防雨棚等,另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温室大棚的管理,尽可能保障大棚内部土地肥沃,不受虫害影响,尽可能降低菜心上的病菌以及害虫数量,从而有效提高菜心的产量以及质量,为实现菜心增产增收做好保障。【结论】菜心营养价值丰富,口感好,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大棚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实用性强。研究菜心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特征以及特性,以及大棚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促进我国菜心实现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准确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以大疆Matrice 600 Pro六旋翼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关岭县上官镇乐安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的高光谱影像,通过影像处理,借助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波谱角分类方法实现火龙果植株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研究区火龙果植株数的提取精度为92.94%,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地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可为火龙果园精准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论红肉火龙果的越冬防护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火龙果由于其营养的丰富性,一经面世就受到人们的大肆追捧,其售价持续走高,为推广红肉火龙果的种植,将火龙果的种植引向更加广阔的范围,研究红肉火龙果在桂西南地区的过冬防护及其相关的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研究桂西南地区的冬季气候特点以及红肉火龙果的自身生长特性入手,总结出适合在桂西南地区冬季越冬防护的红肉火龙果的栽培技术,进而扩大红肉火龙果的种植区域以及种植品质。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内蒙古赤峰市引进火龙果在温室内种植,填补了当地高档水果的种植空白,本文针对火龙果在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施栽培技术和种植管理技术的改进,从土壤选择、扦插育苗、栽培方式、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温室火龙果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对火龙果的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甸秋冬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丰富秋冬果菜花色品种,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8年在罗甸县进行了秋冬黄瓜栽培试验、示范及推广。通过对种植地区、品种、播期、定植期、高效种植模式等的研究,总结出了秋冬黄瓜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型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设施栽培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红肉火龙果设施栽培生产实践制定了红肉火龙果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建园、栽培设施、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调控与越冬、采收等技术要点,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绿色食品红肉火龙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介绍强冬性耐抽薹春白菜新品种——福春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其作晚秋和春季栽.培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因为吉林省无霜期不长,年有效积温只有不到2 700℃,多数地区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土地单位产量不高,经济收入不理想。而近些年经过栽培实验,采取在豌豆完成收获后再于原地种植秋白菜的方式,实现一年两季作物种植。种植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为理想,很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在忻州忻府区与定襄县进行甜糯玉米“甜糯182号”复播微型大白菜种植模式试验并采用“科技+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种植农民收益约9.7万元/hm2,平均增收6.3万元/hm2(与单茬种植甜糯玉米比较),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对宁夏引黄灌区现有主要种植模式的选择及组装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春小麦/玉米(套作)为对照,以降低农田氮磷流失量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选择和新组装的12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利于灌区农田氮磷残留量相对较低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间,相对增加田面的覆盖时间,对降低土壤及退水氮磷残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兼顾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出冬小麦-水稻(同年复种)、冬小麦-青贮、冬小麦-油葵、冬小麦-大白菜4种较为理想的低污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盐碱地上成功试种火龙果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测土配方、滴灌等技术施用不同肥料,探讨对火龙果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后,新植树在种植后18~40 d其枝梢长度增幅达1.12~1.32倍,并促进二年生火龙果的果实提早成熟,提高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1.50个百分点,为今后综合利用盐碱地和高产优质栽培火龙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台湾鲜用加工型蔬菜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试种台湾大白菜 ,花椰菜、萝卜、甜辣椒各种类品种 ,筛选出适合当地秋冬和春季栽培的鲜用加工型新品种 ,为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丰富的良种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冬闲田,2006-2007年,引进飞桥红莴笋,在水田示范基地进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飞桥红莴笋最高产量达3097.5kg/667m^2,最低产量为2147.1kg/667m^2,平均产量为2720.2kg/667m^2;在同等条件下种植红莴笋比种植白菜增收771.2元,比种植萝卜增收1181.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