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火棘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棘又名红果、火把粮、救军粮。多年生常绿灌木,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5月开花,其花白色。果实红色,味酸甜,为我国重要的野生可食植物资源和盆景的代表树种之一。我市资源十分丰富,七县区均有分布。合理开发和利用火棘资源将有利于加快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和创建园林式城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无刺火棘是火棘的一个变种,属于蔷薇科火棘属,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植物,其果实红色,味酸甜,为我国重要的野生可食果植物资源和盆景的代表树种之一。也适宜于加工成多种食品,如果汁、果汁汽水、浓缩果汁、果汁晶、果丹皮、果酒、果酱及果胶以及色素的提取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无刺火棘在园林中的开发利用,除了做绿篱,或置于花坛和草坪,利用枝条柔嫩自然下垂的特性,进行艺术造型或与其它花木搭配栽植外,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火棘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产于恩施州富硒地区和非富硒地区火棘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和部分酶活性 ,旨在为恩施州野生植物火棘的资源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82-1783
[目的]对黔东南地区几份火棘种质资源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蒽酮比色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酚酞指示剂法对火棘、全缘火棘、细圆齿火棘与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4种火棘属植物的果实进行可溶性糖、VC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研究表明,供试火棘果实可溶性糖、VC和有机酸含量分别为11.83%~13.02%、530.8~696.9 mg/kg和0.69%~0.84%。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3.02%,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细圆齿火棘果实的Vc含量为696.9 mg/kg,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细圆齿火棘有机酸含量最高,为0.84%,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结论]综合营养成分分析,认为供试材料中,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果实品质最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为蔷薇科苹果亚科火棘属的常绿野生灌木,分布于我国东南和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从火棘的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丽江所种植的9个不同果色的品种进行火棘种类的初步判定及生长性状分析。针对火棘植株营养丰富、含多种药用、保健成分及可在石漠化治理中应用等特点,根据目前巩固农村脱贫成效、乡村振兴的需要,建议加强火棘植物的食用、药用、保健品、景观绿化的开发利用,使火棘产生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火棘果实中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娟  王磊  陈庆富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1):109-112
为了筛选出淀粉含量较高的火棘资源,以不同产地的22份火棘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的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2份火棘资源的淀粉含量平均值为3.36%,变异幅度为1.86%~6.08%;不同种类火棘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地区火棘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贵阳市周边的火棘淀粉含量较高(4.89%),广西南丹县和黔西南的火棘...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4种刺篱植物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枳壳Poncims trifoliata,金樱子Rosala evigat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等4种刺篱植物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4种刺篱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刺篱植物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其中马甲子增长幅度最小,其次是枳壳、金樱子和火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马甲子和枳壳较金樱子和火棘能维持较高的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增加,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马甲子的可溶性糖增幅最大且脯氨酸质量分数峰值出现最晚。经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得知马甲子抗旱性最强,火棘较弱,枳壳、金樱子居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安康市野生火棘的特征特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野生火棘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野生火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火棘嫩枝营养袋扦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棘又名火把果、救军粮,多年生常绿灌木.蔷薇科火棘属植物,是我国主要的野生可食植物资源和盆景的代表树种之一。其侧枝短,顶端成刺状.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长1.5-6.0m.宽0.5~2cm,顶端圆或微凹.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钝锯齿,花成复伞房花序。白色,花期4~6月,果实红色.味酸甜,果期9~11月。果实可酿酒,根入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痛等。  相似文献   

10.
火棘不但可观果,还可观叶、观花、观形,四季均可欣赏,为优良的盆景植物材料。本文总结了盆栽火棘的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特色景观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在云南省的生长适应性评价,对9份不同性状的火棘植株通过外观性状描述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适应性、生长习性、种苗繁殖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步鉴定云南滇西北地区收集的火棘品种有5个,即火棘、窄叶火棘、全缘火棘、细圆齿火棘、澜沧火棘,占全国7个火棘品种的71.4%,占全球10个火棘品种的50%;种子播种繁殖的植株需要生长3 a以上才能开花结果,且初期的花量和果量都极少,需要生长到一定阶段才能全株开花,植株前3a均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条生长快,适合做火棘盆景,增加产品附加值;火棘扦插一般采用当年生粗壮枝条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茎秆粗度在0.6~1.0 cm为宜,插穗成活率高,达到90%以上,生根时间平均在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2.
火棘,又名火把果、救军粮、红籽,是多年生常绿灌木,为蔷薇种火棘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由于它枝干美观,耐修剪,易整形,特别是果实多,色泽鲜艳,持久不落,红果串串从秋至次年春皆呈鲜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制作盆景的极好材料.其制作和管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火棘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棘是长期以来被人们遗忘的一种植物,田边地脚无处不在,火棘果实颜色鲜艳,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比例协调,适宜于加工成多种食品。火棘是生态工程修复最好的物种选择,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植物。合理开发利用,对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走长期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火棘是现代城市园林中广泛应用为绿篱的常绿园林植物,具有食用、药用、饲料和观赏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火棘作为一种长绿的灌木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也有待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小丑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harlequin')于2002年12月从日本引进,是火棘的栽培变种,既具火棘的基本特征,又具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该品种为常绿灌木(在北方为半常绿),单叶,叶卵形,叶片有花纹,似小丑花脸,故名小丑火棘,冬季叶片粉红色。花白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红色的小梨果,挂果时间长达3个月。本文将简单介绍该植物的扦插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不同水土保持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通过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使学生对校园常见植物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主要研究火棘、女贞、夹竹桃、月季、石楠等植物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桂北地区自然恢复12年后的岩溶石漠化山地的入侵植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入侵植被由21种植物组成,隶属于7科13属,其中52%为草本植物,且92%是阳生植物,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具有易传播和快速生长的特征.圆叶乌桕生长较好,枝叶繁茂,林下入侵植被主要为一些耐阴植物;在朴树样地上,由于朴树长势良好,充分地利用了石漠化山地的水分和养分,并且朴树的冠幅较大、枝叶较多,其林下入侵植物相对较少,总盖度只有12%;石山榕、榔榆和盐肤木样地上,受其冠幅较小、枝叶较少的影响,林下入侵植物较多,且多为阳性植物,总盖度分别为50%、60%和40%;火棘属于灌木,枝叶细小,林下植物可以充分利用光能,长势迅速,总盖度达65%;对于入侵植被覆盖度大的地方,必须进行适当的抚育管理,从而达到更好的生长效果.不同林分中,入侵植物总盖度的变化大小是:朴树<圆叶乌桕<盐肤木<石山榕<榔榆<火棘;高度变化大小是:朴树<圆叶乌桕<石山榕<榔榆<盐肤木<火棘;密度变化大小是:朴树<圆叶乌桕<石山榕<盐肤木<火棘<榔榆;总生物量变化大小是:朴树<圆叶乌桕<石山榕<火棘<盐肤木<榔榆.通过植被的生态学分析,在石漠化山地生态重建过程中,不同坡度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混交模式,还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病虫害、森林火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火棘又名叫红子、救兵粮、磨子果、火把果,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由于它具有食用、药用、饲料、观赏和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对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走长期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合仪测定了贵州石漠化治理区岩生优势种青冈、火棘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比较它们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冈具有低光合速率、低蒸腾速率的特点,火棘具有高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的特点;青冈在石灰岩喀斯特石漠化区表现出的净光合速率曲线较为平缓,未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火棘光合"午休"现象则相对明显;青冈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性限制因素的影响,火棘净光合速率主要受非气孔性限制因素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在相关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的情况下,环境因子对青冈的各项光合生理特性影响的显著性不明显,而火棘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则受环境影响较大;植物自身的生理因子、环境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青冈、火棘的光合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石楠、桂花、南天竹、火棘、香樟、棕榈等6种常见的廊道绿化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其养护管理,以期为其栽培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