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上,我县以往一直是以稻纵卷叶螟的2龄幼虫高峰期作为防治适期.根据有关研究报道及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到稻纵卷叶螟的1龄幼虫高峰期.其主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32%稻纵清乳油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32%稻纵清乳油750、900 mL/hm2处理对稻纵卷叶螟药效期长,对2、3龄幼虫防效好,且2种药剂用量防效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可用32%稻纵清乳油750 mL/hm2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4.
进行2%依维菌素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依维菌素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浓度越高防效越好。水稻破口期、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剂量为375~1 125 mL/hm2,药后13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4.70%~87.43%,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当稻纵卷叶螟偏重以上发生时,施用剂量可增加至750~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5.
进行2%依维菌素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依维菌素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浓度越高防效越好。水稻破口期、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剂量为375~1 125 mL/hm2,药后13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4.70%~87.43%,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当稻纵卷叶螟偏重以上发生时,施用剂量可增加至750~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 l/hm^2在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7 d后防治效果95.2%,保叶效果83.6%;在3龄幼虫盛发期施药,7 d后防治效果达93.2%,保叶效果87.1%;在稻纵卷叶螟盛发期采用分期施药的方法,防治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以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最好。[结论]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期在1-2龄幼虫高峰期。在稻纵卷叶螟盛发期较长的情况下,以氯虫苯甲酰胺150m l/hm^2于2龄幼虫盛期施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10%氟苯虫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10%氟苯虫酰胺SC20~30mL,在稻纵卷叶螟1龄高峰期施药1次,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20%垄歌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20%垄歌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20%垄歌水分散粒剂150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均较好,且安全、持效期长,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31%三拂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不同虫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杀伤力强、持效期长、控制效果好的特点,防治1次基本能控制当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防治低龄幼虫,推荐剂量为900mL/hm2;防治中高龄幼虫,推荐剂量为1 050mL/hm2。  相似文献   

10.
几种新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种新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表明,在稻纵卷叶螟暴发情况下,以20%毒死蜱1.2 L/hm2+1.8%阿维菌素6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治虫效果最好,1、2龄幼虫期用药,保叶、治虫效果均在94%以上,且持效期可达15 d以上,是大发生年份防治稻纵卷叶螟理想的药剂配方。15%安打和3%氟铃脲对高龄纵卷叶螟幼虫效果较为理想,3龄期用药,药后保叶、治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且持效期达10 d以上,是理想的补救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的准确率,减少稻纵卷叶螟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1993~2006年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及第四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第三、四代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盛发期预测模型分别为y=30.76-5.185x和y=10.128+0.837x,发生程度模型分别为y=0.02x-0.169和y=0.000 175x1+0.004 393x2+1.494 365。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陆川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指出其暴发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量大、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数量下降等因素有关.提出了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措施,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至稻纵卷叶螟的一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常规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下降的替代农药,采用25%毒.唑磷乳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毒.唑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虽然速效性不够理想,但具有持效期长、对2~3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特点,在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时,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未发现25%毒.唑磷乳油对水稻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是防治稻纵卷叶螟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氟虫腈、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和3龄幼虫高峰期每667m2稻田施用氟虫腈60~80 mL,防治效果显著且优于毒死蜱,在水稻防治稻纵卷叶螟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33%阿维·抑食肼WP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3%阿维·抑食肼WP 60g,对稻纵卷叶螟有较显著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在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其用量应适当增加,防治适期为卵孵至1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药剂,于2016年进行了33%氰氟虫腙SC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3%氰氟虫腙SC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稻纵卷叶螟一般发生年份,适期用药,用33%氰氟虫腙SC450g/hm~2,药后14d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达95.0%、相对保叶防效为96.9%,且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作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药剂在宜兴市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四氯虫酰胺等多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于2014年8月在通州区平潮镇三港村开展了多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茚虫威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适期用药1次,其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可达90%以上,值得在稻纵卷叶螟大面积防治上推广应用。建议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茚虫威在水稻生产上每667m2适宜用量分别为10、30m L、8g,最佳用药适期为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个药剂的田间试验表明,20%哒嗪硫磷EC100m L、120m L/667m2对稻纵卷叶螟2、3龄高峰期幼虫的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续期长,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具有推广价值,建议每667m2推荐用量为100m L。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EC、5%锐劲特SC、15%阿维.毒EC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效均在88.93%以上,可用于取代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时期在3龄幼虫盛发期前施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