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杂色鲍的冷水性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被列为八珍之首,其味鲜美,营养丰富。鲍壳又名石决明,具有药用价值,可镇肝清热,滋阴壮阳。鲍肉有降低血压功效,鲍肉中所含的鲍灵素Ⅰ和鲍灵素Ⅱ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鲍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自古以来就被列为“八珍”之首,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以干品分析,含蛋白质40%、肝糖33.7%、脂肪0.9%,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及其他微量元素。鲍肉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易收藏的干制品和各类罐头食品。鲍肉中所含的鲍灵素Ⅰ和鲍灵素Ⅱ,据说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此外,鲍肉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鲍壳又名石决明,具有五彩光颜的珍珠层,  相似文献   

3.
鲍(Abalone),俗称“鲍鱼”,是国际市场最畅销的海产品之一。鲍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从鲍肉中提取的鲍灵素Ⅰ、Ⅱ、Ⅲ和馏分物C可抑制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A,鲍灵素Ⅲ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4.
光照强度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正凛 《水产学报》2001,25(4):336-341
在自然光周期下,分别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的两个节季节,采用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进行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50d左右培育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附着基上摄食微藻的幼虫及幼鲍生长和存活等有重要的影响。对幼虫及幼鲍最适宜的光照强度,在高温长光照下为700-1200lx,在低温短光照下为1300-2000lx。选用适宜的光照强度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下先后进行了3次经量育苗试验,获得了与小型试验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高皱纹盘鲍稚鲍越冬成活率与加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冬与1985年春,对不同大小的稚鲍越冬成活率进行了研究。冬季死亡的威胁主要为个体小与低水温,稚鲍的个体越小,对冬季低水温的忍受力越弱,体长小于8~10mm的稚鲍死亡率极高。使用升温循环净化海水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是提高小规格稚鲍成活率与加速生长的有效措施。平均体长7.1(4.0~9.5)mm稚鲍,经163天饲养成活率66.0%,平均体长达23.1mm。饲养生物量达16.8kg/m~3。用自制的配合饲料投喂,稚鲍平均日增长114μm,其中最后的60天,日增长为137μm。通过对体长8.0~24.0mm稚鲍测量,得出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公式为W=0.13L~(3·015)。  相似文献   

6.
主要综述了环境因子、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对鲍生长发育的影响,详细叙述了鲍的最适生长盐度、温度,介绍了投喂鲍喜食的饵料和必要的营养元素对鲍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环境因子及饵料对鲍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海上养鲍设施,特别是养鲍网箱结构,开展了40 d的皱纹盘鲍杂交鲍幼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Haliotis discus discus♂)在0 Lx(暗光照)、0~500 Lx(弱光照)、0~6 500 Lx(强光照)3组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与活动试验。结果显示,壳长(4.86±0.17)cm、体重(15.08±1.07)g的幼鲍,壳长平均日增长和体重平均日增长分别为(0.014 1±0.003)cm/d和(0.054 9±0.011)g/d(暗光组)、(0.008 3±0.003)cm/d和(0.046±0.013)g/d(弱光组)、(0.007±0.001)cm/d和(0.028 4±0.016)g/d(强光组),二者均与光照强度呈反比,且光照对鲍壳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质量的影响。暗光照环境下,幼鲍活动时间提前30 min,活动时间增加0.5~1 h,且进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研究表明,强光照会对鲍形成光压抑的生活环境,影响鲍的正常行为与生长。海上养鲍应根据鲍对光照刺激的反应,选择适宜的水层,并优化网箱和匍匐基结构。  相似文献   

8.
鲍——海中八珍之冠,腹足纲。全世界已知有90余种,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热带。中国沿海有皱纹盘鲍、杂色鲍、耳鲍、羊鲍、盘大鲍等品种。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叫“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鲍的需求量巨大,目前,整个世界市场鲍的缺口量在1万t以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仲雷 《齐鲁渔业》2007,24(6):24-25
1工厂化养殖的优势1.1生长快,生长周期短我国山东、辽宁沿海每年有5个月水温较低,鲍基本不生长,所以海上养鲍,一年只有7个月的生长期。工厂化养鲍可以通过冬季升温使养鲍水温周年在生长温度线以上,可适当延长最适生长温度的时间,达到鲍全年生长并有较长的适温期,从而缩短养成周期。  相似文献   

10.
添加植物生长刺激素α-奈乙酸钠培养底栖硅藻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产底栖硅藻是皱纹盘鲍幼体进入匍匐期后的主要饵料。其培养的好坏和增殖的快慢,直接影响前期稚鲍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台湾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rpertexta)是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一个亚种,生长于台湾岛附近海域,于每年10月为繁殖盛期。80年代末从台湾引进到华南沿海地区,与本地的杂色鲍相比,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和品质优良的特点。开展台湾九孔鲍的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2.
皱纹盘鲍浅海底播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是中国北方产的重要鲍科贝类,其品质优于杂色鲍和耳鲍,鲍肉柔嫩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誉为八珍之首,是海珍保健之佳品。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投资少,成本低,生长快,效益高,易于管理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玛瑙鲍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变异个体--贝壳为红色的玛瑙鲍(Agate Abalone)作亲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培育。发现在性产物排放诱导率、孵化率、幼虫附着率和稚鲍生长等方面,玛瑙鲍与皱纹盘鲍大致相同。但稚鲍对不良环境(如赤潮)的抗性,玛瑙鲍明显强于皱纹盘鲍,32d存活率,前者为63.1%,后者为34.3%。LDH电泳图谱显示,玛瑙鲍内脏组织中LDH活性较高,而被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饵料对黑鲍幼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研究了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和人工配合饲料6种饵料对黑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Haliotis discus discus Ino)(♂)]幼鲍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将6种饵料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黑鲍20只.实验幼鲍的初始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2.29±0.03)mm、(0.223±0.002)g,实验为期35 d.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饵料对幼鲍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由大到小依次为海带组、人工配合饲料组、龙须菜组、蜈蚣藻组、江蓠组和石莼组.其中海带组、人工配合饲料组的存活率显著大于其他海藻组(P<0.05);(2)不同饵料对幼鲍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6种饵料组的幼鲍的特定生长率(SGR)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配合饲料组、海带组、江蓠组、石莼组、龙须菜组和蜈蚣藻组.其中人工配合饲料组、海带组的SGR显著大于其他饵料组(P<0.05).壳长增长率、湿重增重率、干重增重率亦呈现相似趋势.实验结束时,蜈蚣藻组的体质量呈现负增长;(3)幼鲍对不同饵料的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幼鲍对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效率是最大.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配合饲料和海带是黑鲍养殖生产上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100只经过480 d养殖的3♀×10♂绿卵全同胞家系子一代(F1)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为实验材料,进行雌雄、卵色分类后,测量所有样本总重、壳长、壳宽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卵色幼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的活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不同卵色幼鲍的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绿卵幼鲍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3种卵色;在免疫酶活性方面,4种卵色幼鲍在SOD和CAT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绿卵幼鲍的AKP、ACP和LZM 3种酶的活性与棕色和棕红色卵幼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与棕绿色卵幼鲍无显著差异,其酶活性从高到低按卵色排列依次为绿色、棕绿色、棕色和棕红色.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卵色选育皱纹盘鲍高产抗逆新品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ertexta)在北方自然繁殖季节育苗的条件、发育时间和生长速度。2004年8月1日,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的九孔鲍受精卵,经过60天培育,获6~12mm的幼鲍50万只。  相似文献   

17.
王义荣  冯月群 《齐鲁渔业》2002,19(10):11-11
皱纹盘鲍是中国北方产的唯一鲍科贝类,其品质优于杂色鲍和耳鲍,鲍肉柔嫩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誉为八珍之首,是海珍保健之佳品。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投资少,成本低,生长快,效益高,易于管理与推广。1 海区条件 根据皱纹盘鲍的生物学特性,底播海区以水清、流畅、透明度大、海水理化因子稳定的海湾、岬角为好,水深10~15 m,底质以岩礁、较大岩石、砾石为好,海区水温常年变化幅度4~28℃,盐度30~34,透明度不小于2m,无淡水流入。海区各种野生海藻,如孔石莼、浒苔、紫菜、石花菜、海萝、海索面、仙菜、裙带菜、海带、鼠尾藻等种多量大为好,按幼鲍每天摄食  相似文献   

18.
杂色鲍与九孔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2):64-67
杂色鲍和九孔鲍是我国南方鲍养殖业的主要对象,九孔鲍与杂色鲍的分类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文章综述了我国杂色鲍和九孔鲍在形态学、染色体核型、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种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得出二者间差异属于种群差异,台湾的九孔鲍和大陆的杂色鲍的种质差异达不到亚种水平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合理引种及保护原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刁延荣  颜红妮 《齐鲁渔业》2007,24(10):20-21
皱纹盘鲍(Haliotis dicus hannai)属于腹足类,俗称鲍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辽宁、山东沿海,属耐寒不耐高温品种。鲍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海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鲍还具有多种药用功能:鲍肉有利肠、滋阴、壮肾之疗效;壳有明目降血压之功能;从鲍中提取的鲍灵  相似文献   

20.
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勃 《水产学报》2003,27(2):119-123
对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长的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大小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杂色鲍还是九孔鲍,其纤维素酶随着鲍的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随着其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减弱;脂肪酶活性均很小;九孔鲍的纤维素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均大于相同体长的杂色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