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Y两优7号     
该品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由于注入了水稻高产基因,品种的产量潜力很大,通过湖南省审定和超级稻认定。该品种由湖南广阔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产量高2006年中稻高产组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为602.1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2.1%;2007年转中稻迟熟组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72.1公斤,  相似文献   

2.
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优培九是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心与江苏农科院合作,用培矮64s与9311杂交而育成的两系超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奉化市引进种植后,表现为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性好,穗大、粒多,稳产、高产,米饭适口,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强势组合。但是,该品种在奉化市种植。生育后期发生青枯死苗现象,影响其在奉化市的大面积推广,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对水稻两优培九青枯死苗的症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又寸繁一为牛产生应用据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两优培九开发中心 ,是由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和两优培九技术专利权拥有者———江苏省农科院共同组建的旨在对两优培九进行产业化推广和开发的专门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合资成立了两优培九产业化经营单位———南京两优培九种业有限公司。两优培九 (原名 650 0 2 )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 64S为母本 ,931 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型新组合 ,自 1 996年育成以来 ,经 1 6个省 (市、区 )试验、示范、推广 ,充分显示了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  相似文献   

4.
"C两优396"是湖南农业大学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2011年福建松溪县以"两优培九"为对照,对"C两优3 96"进行了引种试验示范,总结了该品种在松溪县种植的表现及作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两系,杂交超级稻“两优培九”并获得成,2005年进行了超级稻“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栽培的“千亩”高产示范,通过选择适宜于高产的生态区域,选用两系超高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将各项技术措施进行综合组装,切实有效地将技术措施落实到农户到田块,实现了“千亩示范片”平均单产665.3公斤/亩,  相似文献   

6.
K两优369是由福建丰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3年光泽县引进该组合试种。经过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出超高产替力、抗病性好、稳定性好、适应性好、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K两优369在光泽县示范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初步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黄岩开始了杂交水稻的试验与推广工作;45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不育系有珍汕97A,协青早A,76-27A;恢复系有IR26,明恢63,密阳46,测64-7,T806等;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从籼三系的汕优6号到粳三系的七优2号、两系的两优培九、籼粳杂交水稻的甬优系列,这些品种的推广使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文章回顾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两优培九 (原名 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 863”课题组以培矮 64S为母本、 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两系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我国继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两优培九自 1996年育成以来,经 10余省 121个基点试种,充分显示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特点。《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广为报道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农民日报》将两优培九的培育成功列为 1998年农业十大新闻。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选配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稻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两优培九杂交水稻是江苏省农科院"863"课题组用培矮64S与9311杂交育成的两系法亚种间高产优质杂交中稻组合,即"超级稻",已获国家专利,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1999年引进试种2hm2,取得9.38t/hm2的高产,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高1.58t/hm2,最高田块产量达11.8t/hm2.该品种在我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两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培矮64S与恢复系9311配组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中籼型组合。由于父、母本对温、光反应有差异,特别是父本对肥、水特别敏感,理想花期难以掌握,母本对“920”反应钝感,异交结实率不高,导致该品种制种产量低,使其价格已接其它品种价格的两倍,制约了该组合的推广应用。2000年我县第一次引进两优培九进行迟夏制20hm^2,平均每667m^2产是100kg,高产田块达到220kg。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用自育的优良父本品系28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培矮64S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具有生产优势显著、穗粒协调、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高产潜力大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超级稻(即超高产杂交稻)研讨会上宣布: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已实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两系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我国继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两优培九自1996年育成以来,经10余省121个基点试种,充分显示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特点.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杂交稻技术工程中心等百余名专家、教授现场观摩研讨认为,"两优培九增产潜力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选育和大面积试种成功,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育种的诸多难题,例如产量和品质的矛盾、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等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9311培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于生育期较长,一般作中稻种植。我县于2001年引进两优培九在兴福镇神岗村连片示范种植76公顷,经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作物杂优站、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割实测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694.5kg,高产田块达737.68kg,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邹江石研究员主持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两系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我国继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两优培九自1996年育成以来,经10余省121个基点试种,充分显示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特点。《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广为报道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农民日报》将两优培九的培育成功列为1998年农业十大新闻。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杂交稻技术工程中心等百余名专家、教授现场观摩研讨认为,“两优培九增产潜力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选育和大面积试种成功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育种的诸多难题,例如产量和品质的矛盾、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等带来新的希望”。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已将两优培九列为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一季中稻的重点中试组合。199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两优培九”。两优培九目前在全国引种、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3.3万hm2,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陕西等15个省(市、区)都有种植,其中湖北、江西、安微、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的种植面积都已超过或接近3.3万hm2。……  相似文献   

19.
杂交晚稻中熟组合家优11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优11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以家60A为母本,与恢复系R11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16年开展超高产百亩示范,平均产量为8.26 t/hm~2。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常规品种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1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1年参加宜城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