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药用菌多糖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药用菌多糖作为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 ,已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扼要地从结构等几方面简述了食药用菌活性多糖与结构的关系 ,旨为食药用菌多糖的结构分析、开发等提供一点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食药用菌多糖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王林荣 《食用菌》2001,23(2):3-5
食药用菌多糖作为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已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扼要地从结构等几方面简述了食药用菌活性多糖与结构的关系。旨在为食药用菌多糖的结构分析、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灵芝是名贵的食药用菌,含有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理作用。对灵芝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灵芝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9,(6)
食药用菌多糖有多种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是目前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从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提取条件优化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食药用菌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竹荪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Dictyophora spp)是名贵的食药用菌,含有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抗肿瘤、抗菌、抗血栓、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生物活性。笔者对竹荪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竹荪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灰树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灰树花多糖。综述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工艺、预处理方法、分离纯化手段、结构分析及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树花是一种常见的大型食用真菌,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从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灰树花深层发酵现状等几方面论述了灰树花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综合开发利用灰树花多糖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食药用菌多糖是食药用菌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现就食药用菌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产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目前食药用菌多糖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食药用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多糖的生物活性已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综述了食药用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概述药用菌的定义、品种数量和使用研究历史;从药用真菌学名的改变及来源,药用菌传统功能研究,药用菌化学组成和药理活性研究和药用菌栽培4个方面介绍药用菌研究现状;列举近年来我国食药用菌年产量、产值数据及各种菌物药产品说明产业发展迅速;指出在当前大健康产业时代,以中药学为本,西药学为用,研究药用真菌多糖的结构、活性及作用机理,并阐明活性机理,是实现药用菌的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赢得全世界同行及适用人群的认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巴西蘑菇多糖冲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巴西蘑菇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巴西蘑菇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巴西蘑菇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0:1.巴西蘑菇多糖冲剂配方为:巴西蘑菇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7.624%.  相似文献   

12.
食药用真菌多糖作为食药用菌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被称为免疫调节剂。通过对近年食药用真菌多糖在肝脏保护方面的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食药用真菌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肝脏的抗炎作用、肿瘤抑制作用、解毒作用4个方面总结其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发食药用菌多糖的肝脏保护相关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韦文添 《蔬菜》2006,(11):14-15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1)又名姬松茸(日本商品名),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秘鲁。在医学上,发现它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腹水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对多种疾病,如糖尿病、便秘等都有较好的疗效,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之功效。在日本人们称它为“神奇的姬松茸”。巴西蘑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不但菇体脆嫩滑爽,具有较浓的杏仁香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在巴西蘑菇栽培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影响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应根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杭州多孔菌科药用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菌科是一群含有较强生理活性的真菌,具滋补、健脑、强化、益胃等功效,如从云芝子实体中提取的云芝多糖(PSK)具有抗肿瘤和免疫作用,在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灵芝多糖能促进肝脏和骨髓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的合成。我国的多孔菌科约30余属300余种。我们于1985~1988年对杭州西湖山区药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多孔菌科药用菌有8属13种。  相似文献   

15.
ICP—MS法对闽南常见食(药)用菌的微量元素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nl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食、药用菌微量元素的方法,并对闽南地区常见的6种食、药用菌的6种微量元素锌(Zn),铜(Cu).铅(Pb),砷(As),汞(Hg)和镉(C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在所测得的6种食、药用菌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其中Zn含量以巴西蘑菇最高(72.35μg/g),银耳最低(26.40μg/g),Cu含量以巴西蘑菇最高(47.77μg/g),黑木耳最低(8.67μg/g),Pb、As含量则分别在0-6.43μg/g和0.13-0.85μg/g之间变动,而Hg的最高含量为4.69μg/g,Cd的最高含量为0.50μg/g,这些结果可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膳食及药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芦笛 《食用菌》2017,(4):69-71
晚清报刊中含有不少食药用菌专篇文章,对于研究中国近代食药用菌历史和文化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初步选录《日本地蕈》(1898)、《香菇种法》(1899)、《茯苓获利》(1900)、《宣化蘑菇产》(1900)、《老河口木耳》(1900)、《稻藁造蕈》(1901)、《中国产白木耳》(1902)、《造菌法》(1907)、《草菇》(1907)和《续种冬菇法》(1907)十篇文章,同时录入《中国各省产物调查录》(1905)中的食药用菌部分,供广大研究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绣球菌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多糖是绣球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尤其富含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的β-(1→3)-葡聚糖。绣球菌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促进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学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绣球菌工厂化栽培的实现,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将成为研究开发的重点与热点。  相似文献   

18.
晚清报刊中含有不少食药用菌专篇文章,对于研究中国近代食药用菌历史和文化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初步选录《日本地蕈》(1898)、《香菇种法》(1899)、《茯苓获利》(1900)、《宣化蘑菇产》(1900)、《老河口木耳》(1900)、《稻藁造蕈》(1901)、《中国产白木耳》(1902)、《造菌法》(1907)、《草菇》(1907)和《续种冬菇法》(1907)十篇文章,同时录入《中国各省产物调查录》(1905)中的食药用菌部分,供广大研究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灰树花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树花(Grifolafrondosa)又名粟蘑、莲花菌、贝叶多孔菌、千佛菌等,日本称“舞茸”,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灰树花不仅味道鲜美,有“食用菌王子”之美称,富含维生素,并含有锌、钙、磷、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日本民间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1709年,日本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中收载了灰树花。其药用作用最早记载于日本坂然的《菌谱》中,说它“性甘、平,无毒,可益寿延年”。这些功效来源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1灰树花研究的历史灰树花(Grifolafrondosa)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革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学名灰树花。生长在亚热带至温带的名贵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日本、俄罗斯、北美及中国长白山区、广西、四川、河北等地广泛分布,生长在阔叶树伐桩周围。灰树花作为食用菌由来已久,但是很久以来人们没有发现它的药用价值的真正成分。日本于1955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始研究该菌,其食用、药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84年日本学者Ohno等首次报道了灰树花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在1992年证实,灰树花的萃取物有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功效;日本的南波宏明博士也在实验中发现,30万个遭受HIV感染的淋巴T细胞,在经过灰树花萃取物处理之后,有97%竟然存活下来。此后对灰树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先后报告了灰树花多糖、糖蛋白复合体、核酸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抗病毒等功效。我国学者对灰树花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限于栽培技术研究,近几年来莱阳农学院宋爱荣、浙江工业大学孙培龙等开始进行灰树花多糖提取和液体深层培养方面的初步研究;一些学者开始对液体发酵培养物和子实体提取物药理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属珍稀食药用菌,具有显著的强身健体、抗肿瘤、防衰老功效。较系统介绍裂褶菌的活性成分、栽培历史、品种资源及分布、生物学特性、母种培养和栽培培养基筛选,以及栽培(出菇)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