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letospirosis)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对犬钩端螺旋体病多采取抗生素疗法。本文报道犬感染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出现急性肾炎症状。给予患病犬输液和抗生素治疗,治疗5 d后,肌酐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改善,食欲恢复,预后良好。该病例报告可为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某犬场饲养的犬发生一例犬钩端螺旋体感染病例,临床表现高热、血尿、赫氏反应等典型临床症状,尿液细菌学检查结果确诊为钩端螺旋体感染,血清学追溯检查表明感染病原为大型犬群钩端螺旋体。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犬类与多种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引发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是具备致病性的问号钩端螺旋体。犬类被感染后,由于感染的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型的不同,主要体现为两类不同的症状:一类是急性、致死性黄疸,体温上升、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肌肉发痛、黄疸、口唇出现血性疱疹,牙龈与口腔黏膜出血,严重时病犬还会发生死亡;另一类是亚急性或慢性肾病,临床多体现为肾病症状,其他的内脏器官也易受到侵犯。人体在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后会出现螺旋体性黄疸,被叫作Weil氏病。当犬只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时,应立即进行诊断,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范控制该病的扩散,保障犬只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我国不少地区,尤其南方感染率很高,但多数呈亚临床感染症状而不被觉察,只有感染黄疸出血型和犬型等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急性、亚急性临床发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起犬钩端螺旋体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我国不少地区,尤其南方感染率很高,但多数呈亚临床感染症状而不被觉察,只有感染黄疸出血型和犬型等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急性、亚急性临床发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起犬钩端螺旋体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犬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所有年龄的犬都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该病在本地区频频出现,笔者曾诊治7例出血性黄疸型犬钩端螺旋体病,治愈3例,4例因就诊时病情严重,未能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感染了钩端螺旋体属众多致病血清型中的任何一个后引发,本病遍及世界各地。钧端螺旋体病几乎会影响所有哺乳动物,且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症状,从轻度、亚临床感染到多器官衰竭和死亡。1病因钩端螺旋体是一种极难培养且生长缓慢的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螺旋体原虫,能够引发特征性的螺旋样死亡。钩端螺旋体的分类很复杂,且可能会造成混淆。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可共患,其中,犬钩端螺旋体病较为常见,该病主要由犬型钩端螺旋体和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易感于各类犬,不仅可引发病犬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疼痛、呕吐、精神沉郁、疸、口唇部出现血性疱疹,口腔黏膜及齿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易导致其死亡。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对犬钩端螺旋体病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才能保障犬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9.
猪钩端螺旋体病由钩端螺旋体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根据疾病发生的缓急程度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血尿症状,母猪感染后可出现流产;预防本病需加强猪场的管理,科学消毒,做好传染源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本病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粘膜与皮肤发生坏死为主要临床症状。钩端螺旋体的宿主非常广泛。本病有季节性,每年以8月左右为高峰期。各种年龄的家畜均易感,但以幼畜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1.
一、钩端螺旋体病犬临床症状观察 到门诊就诊的犬,基本都是临床表现为生病的犬,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或食欲废绝,精神差.也有犬主怀疑犬接触了死老鼠或钩端螺旋体病犬,所以带犬进行体检的.由于生病时间长短不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异,但大部分犬主都是发现犬有明显的临床生病症状,就立即送诊的.所以我们统计的临床症状,就是钩端螺旋体病犬最初出现的临床症状(见表1).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巩膜黄染、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呕吐和发烧是钩端螺旋体病犬主要的5 个临床症状.巩膜颜色是检查病犬有无黄疸最容易的观察点.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钩端螺旋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该病感染率较高。感染猪表现全身症状,尿液出现血红蛋白尿,后期还出现黄疸。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解剖症状、防治措施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预防本病必须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3种措施,采用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钩端螺旋体,亦称细螺旋体。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以南方地区较为严重。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等家畜和人,也可感染鸭、鸡、鹅等禽类。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为特征。1现场诊断钩端螺旋体几乎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其中啮齿类的鼠类是重要宿主,是该病的自然疫源。畜禽中以  相似文献   

14.
钧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哺乳动物和冷血动物传染病。其病原为钩端螺旋体属中各成员。肾、生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是病原最后定居的组织器官。易感动物的粘膜或结膜直接接触病畜尿液,或皮肤接触和饮用了已被钩体污染地水后造成感染。加拿大钩端螺旋体病,牛以流产死胎,新生犊死亡和非典型性乳房炎为其特征。刚断乳牛则以致死性血尿为其特征。马以眼炎为主。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多种家畜和人的共患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以及人共患的传染病。多呈隐性感染,也可表现出临床症状。仔猪可表现为发热、脑炎、黄疸、皮肤与黏膜坏死、水肿和死亡,母猪发生流产和死胎。本文对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诊断要点,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猪钩端螺旋体病俗称"黄膘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猪均可感染。气候温和、雨量较多的季节多发,每年7-10月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江河两岸、湖泊、池塘、水田地区尤为严重。一般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吸血昆虫感染。鼠类、猫、狗是主要的带菌动物。鼠、猫、犬及其它动物和人的钩端螺旋体病往往可以相互感染。1症状流行初期多为急发病,常见于大、中猪,散发多,也有呈暴发性的。体温升高到40℃以  相似文献   

18.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通常在长江以南的地区较为多见,尤以雨水较多的夏季和鼠类繁殖多的地区发病为最.钩端螺旋体病对人畜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徐德军 《兽医导刊》2012,(Z1):80-81
一、病原特点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主要为犬钩端螺旋体和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表明,还有其他多种钩端螺旋体能引起犬钩端螺旋体病。这些钩端螺旋体均有相似的外膜抗原决定簇。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螺旋紧密缠绕,一端或两端有特征性的小钩。在旋转时两端柔软而中间僵硬。钩端螺旋  相似文献   

20.
<正>1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在羊可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黄疸,发热等贫血性疾病,甚至败血性疾病,另外,在乳山羊还可形成钩端螺旋体性乳房炎,这种乳房炎不像通常所见乳房硬、肿,乳有凝块。病羊乳房不神,质地较软,就是挤出的奶如初乳状,常有血凝块,病羊很少死亡。疾病早期可采血液,疾病中、后期用脊髓液和尿液,直接检查菌体。钩端螺旋体很纤细,中央有一根轴丝,螺旋丝从一端盘绕到另一端,整齐而细密。在暗视野下如细小的链珠状,革兰氏阴性,以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