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L808为试验菌株,研究了香菇不同生育阶段培养料中碳、氮吸收利用规律与5~15、10~20、15~25、10~30℃(自然常温)4个温度区间香菇产量及品质(蛋白质、可溶性糖、纤维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20℃温度区间香菇产量最高,5~15℃温度区间香菇品质最好.随着香菇生长阶段的推移和出菇潮次的增加,香菇培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经系统观测研究,得出了荫棚降温增湿,大棚双层膜增温保湿作用的定量数据及小气候环境对香菇、木耳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影响的定量指标。指出发菌室以单间对流较好的房间为宜,木耳出耳以荫棚环境最好,香菇出菇则以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双层膜垄畦栽培最佳。并总结出合肥地区香菇、木耳周年生产模式及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香菇在莒县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为了给黄色粘虫板在香菇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悬挂黄色粘虫板的有效性、悬挂高度和密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诱杀的害虫为菇蚊菇蝇类、悬挂高度在菌棒上方20 cm处防治效果最好,规格为15 cm×20 cm悬挂密度为7~8张/m2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道真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为菜县菇乡,目前已在玉溪镇、三桥镇等镇建棚开展香菇生产。种植户通过香菇栽培,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大棚栽培香菇程序复杂,具有较多的技术技巧,一旦栽培不当,就会影响栽培产量以及质量,不仅无法获取经济效益,还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影响种植户的生活。基于此,研究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解决大棚栽培香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香菇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5.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 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本文运用Landsat 1991年、2001年、2010年和2018年的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研究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的景观现状、特征及结构,分析1991—2018年各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可能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遗产地景观类型主要包括森林、耕地、居民地和水体4类,其中森林面积达到1 643.23km~2(86.61%),是优势景观类型。2)区内山高、林密、溪流和菌菇资源丰富,形成了"河流-村落-梯田-森林"的垂直景观结构,并拥有西洋殿、菇寮等独特的香菇文化景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3)1991—2018年,遗产地森林面积增加139.28km~2(7.34%),耕地面积减少154.53km~2(8.15%),居民地面积增加11.86km~2(0.63%),水体面积增加3.48km~2(0.18%)。4)景观变化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 20世纪后半期,遗产地森林砍伐严重,森林覆盖率由79.27%降低到77.97%; 21世纪以来,封山育林和生态林业建设使森林覆盖率从77.97%上升至86.61%,退耕还林和城镇化政策则分别促使了耕地面积减少和居民地面积的微弱扩张。总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景观结构独特,得益于当地居民林-菇共育的传统理念、香菇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当地森林保护等政策的施行,遗产地森林面积经历轻微的下降后又迅速增加,为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安排、制棒、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休养管理及注水操作等生产流程方面介绍了一种适宜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晚疫病较为常见,该病属寄生性真菌病害。一般来说,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温度比较低,湿度大的环境下容易引起该病害的发生。近年来,湖北省马铃薯的此类病害严重,需要引起广大种植户的重视,因此,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特征及防治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产业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 我国是利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黑木耳和香菇栽培分别于14代科学方法生产食用菌.据统计,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为6万吨(以干品为主),折合鲜品40万吨,2000年已经达到400万吨(按鲜重计)*,占全球总产65%左右,栽培种类也增加到30余种,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大众化蔬菜.目前,全国食用菌从业人员(包括相关行业间接从业人员,如菌业机械制造、经营销售2000年前和800年前起源于我国,银耳和草菇人工栽培也起源于我国.食用菌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但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此之前,主要在山区进行的香菇和黑木耳段木栽培,栽培方法多是人工辅助的自然接种,即在适宜季节将适宜种菇的树砍倒,让自然界的孢子自然飘落其上,自然接种,然后出菇(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全面推广人工接种,开始了用现  相似文献   

9.
对达州市反季节香菇的栽培技术进行全面阐述,并对栽培过程中的季节安排、栽培模式选择、品种选择、菌包制作、灭菌、接种、养菌、刺口、出菇管理、采收和后期管理等关键时期进行详细阐述,针对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说明,为反季节栽培香菇提供完整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京山县社队企业公司食用菌厂在室内用木屑培植香菇,摸索出了一个提高香菇产量的新办法--切边浸水处理法。该厂使用这种方法,香菇产量大幅度上升,每平方尺的产量由原来0. 8斤上升到1. 3斤,增长率达62. 5%。切边浸水处理的具体做法是:先将菌块切边用薄膜包好,于晴天中午12-15点,在  相似文献   

11.
花菇是菌中之星,是香菇子实体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优等菇。对花菇进行扩大培育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但是,在花菇培育过程中,花菇形成有一定困难,阻碍了花菇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分析影响花菇形成的因素,并介绍了其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环节,以促进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纹理分析的香菇品质分选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天白花菇、白花菇、茶花菇和光面菇这4种类型香菇的分选,研究了多种菌盖纹理模型以及各个模型参量的融合,并设计了整个香菇类型自动分选系统。首先从香菇菌盖中截取合适大小的纹理区域,利用灰度直方图统计,灰度共生矩阵(gre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高斯马尔科夫随机场(Gauss Makov Random Field)模型和分形维数模型从该区域中共提取23个纹理特征参数。然后使用顺序前向搜索法对各个模型特征数据进行融合,从中得出6个简约特征。最后构建K近邻分类器作为香菇类别分类器并对提取后的简约特征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香菇类型分选模型的分选正确率可达到93.57%,利用香菇菌盖纹理对香菇进行类型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菇渣和泥炭基质理化特性比较及其调节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了研究菇渣作为泥炭替代物的可行性,该试验比较了菇渣与泥炭的理化性状,并对菇渣生长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调节.结果表明:菇渣大粒径较多,透气透水性较好,持水孔隙比泥炭少,浇水需量少次数多,但失水速率比泥炭慢;菇渣毛管水上升速率快,加湿润剂对其作用不明显;菇渣水分特征曲线与泥炭相似;菇渣保肥性能较弱,需要增加施肥次数;菇渣EC值偏高,而泥炭较低,可通过与泥炭按一定比例混合或淋洗方式降低菇渣的EC值;菇渣pH值偏高,可以通过添加硫磺粉、稀硫酸以及与泥炭等低pH值材料混合的措施解决.菇渣经过适当调节及变换一些管理措施,在无土栽培中可以部分替代泥炭.  相似文献   

14.
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衬砌开裂、限界受侵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针对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的主要类型、产生的原因、整治方案、施工流程,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阔叶树木糠、麸皮、蔗糖及矿物盐为营养基质,香菇7917、LeB、7402三个菌株,分别培养于聚丙烯袋中,在室温下经63天培养后脱袋,将菌筒置于林荫下砂床中,分别采用埋砂、半埋砂及砂床表面进行催蕾出菇。结果,在埋砂的处理中,7917、LeB、7402三个菌株出菇筒数分别为试验菌筒的72/121,27/28,15/72。各菌株的鲜菇产量相应为:14686.4/72,5791.5/27,1382.2/15克,各自的生物学转化率为68.0%,71.5%,37.1%。而作为对照的半埋砂及砂床表面出菇的菌筒,各菌株的鲜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都明显低得多。作者认为,采用砂床埋砂出菇,较能保持菌筒水分的稳定,免除杂菌污染,管理方便,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宁南山区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置生土和表土为对照组,以生土+羊粪(比例3∶1)、生土+香菇菌糠(比例3∶1)为试验组栽培羊肚菌,对其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香菇菌糠处理组出菇密度最大且产量最高(2500 kg/hm2),同时在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和单菇重量上均有显著优势。香菇菌糠处理组子实体水分(18.56 g/100 g)和粗纤维含量(35.65 g/100 g)最高,粗多糖、粗脂肪含量较低,必需氨基酸含量(3.46%)和呈味氨基酸含量(2.76%)最高。[结论] 在栽培基质中添加香菇菌糠栽培羊肚菌有利于提高羊肚菌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贝母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当作药材,而湖北恩施、宣恩等地的贝母又叫湖北贝母,其具有止咳、化痰、清热等功能,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佳。系统掌握湖北贝母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可谓十分关键。基于此,以湖北贝母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和分析,希望对湖北贝母常见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鲜甘薯味甜美,是人们喜爱的主食之一。但体大皮薄水分多,易得病变味甚至发腐糜烂,因而安全贮藏是甘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据群众经验,在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甘薯是可以安全贮藏的。关键是适宜的窖温,而窖温又是由窖深决定的。 1.甘薯安全贮藏的温度下限10—12℃,过低会变味发硬蒸煮不软。上限温度是18℃,过高会发生热害和病害,常见的有黑斑病和发酵腐烂。因而窖温应控制在10—18℃的范围。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梨果采后生理和病理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分布于我国南方尤其是福建省的梨果采后生理和病理及保鲜技术的研究结果.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呼吸、乙烯释放、营养成分、细胞膜透性、膜脂过氧化和果皮色素变化及果实软化机理;梨果实贮藏期病害主要是果实失水、低温冷害、黑心病、果肉褐变等生理性病害和轮纹病、褐腐病、软腐病等侵染性病害;梨果保鲜技术如不同品种耐藏性、采收期、防腐保鲜剂、包装、贮藏环境条件、常温贮运、冷藏保鲜等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垫江县是重庆市食用菌原材料的主要产区之一,菌类资源丰富,主要生产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常见食用菌品种。从垫江县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垫江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是垫江县食用菌生产的必由之路;改进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是关键;成立食用菌协会是稳定食用菌价格、提升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