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模拟室温和冷藏环境,研究了杏鲍菇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贮藏时,杏鲍菇在低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失水严重,而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80%~90%)发生霉烂变质,货架期仅为1~2 d;冷藏(4℃)条件可明显降低杏鲍菇的失水率,延缓其腐烂变质,从而延长保鲜期。杏鲍菇适宜的销售环境条件为:4℃、相对湿度70%~80%,此时其货架期可达5~7 d。研究结果为杏鲍菇的贮藏和销售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可有效降低杏鲍菇的失水和霉烂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臭氧对皖翠猕猴桃冷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10.7、42.8、171.2 mg/m3)定期处理皖翠猕猴桃果实,研究在冷藏(2±1℃)条件下其品质和后熟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臭氧(10.7 mg/m3)处理能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延缓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皖翠猕猴桃冷藏140 d时的好果率可达95%。较高浓度的臭氧(171.2 mg/m3)处理则加速猕猴桃果实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贮藏中后期果实腐烂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快速上升,SOD和POD活性下降,从而加快果实的衰老进程。臭氧处理浓度越高对猕猴桃的贮藏品质和后熟生理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3.
臭氧处理对磨盘柿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臭氧对磨盘柿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0±0.5)℃冷藏,(0±0.5)℃冷藏配合每3 d用0.85 μL/L臭氧处理9 min、(0±0.5)℃冷藏配合每3 d用1.88 μL/L臭氧处理3 min 3种处理.结果表明,与(0±0.5)℃冷藏相比,采用冷藏加臭氧处理,显著抑制了磨盘柿的呼吸强度、PPO和POD活性,并明显降低了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单宁含量的下降幅度,2种臭氧处理相比,低浓度长时间处理比高浓度短时间处理对抑制磨盘柿采后成熟衰老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种不同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新鲜东魁杨梅,研究对其0℃下贮藏15 d期间果实生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臭氧化空气处理后的新鲜杨梅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有效保持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VC)等营养成分,降低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的后熟与衰老,延长了保鲜期。其中以10.70 mg/m3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臭氧处理对草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臭氧气体、臭氧水对草菇进行处理,并在15℃条件下贮藏.测定了草菇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PPO与POD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失重率变化,同时进行感观品质检查.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草菇能保持原有的白色与风味,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可抑制POD活性与霉茵腐烂,但对PPO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贮藏寿命比对照延长2天.可以认为臭氧水处理草菇有护色、抑制褐变与延长保鲜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常温(20±1)℃和冷藏(0±0.5)℃条件下澳洲青苹苹果不同采收期对果实采后品质、生理和虎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采果实的品质和风味相对较好。常温贮藏条件下,晚采果实的乙烯跃变出现时间较早,但采收期对乙烯峰值的大小影响不大,直至果实严重腐烂也未发生虎皮病;冷藏条件下,延迟采收期能明显抑制和延缓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的发生,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后期早采果实的腐烂率急剧升高是由极其严重的虎皮病造成的。但果实采收越晚,耐贮性越差,腐烂率高而且腐烂出现的时间早,不宜长期贮藏。因此,综合上述因素,建议辽西地区澳洲青苹苹果贮藏果实应于生长发育后期(163~170 d)的10月中下旬采收,常温20℃条件下贮藏30~40 d,冷藏0℃条件下贮藏180 d内,虎皮病发病率低,可保持良好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1,(6)
以美蔷薇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组分配比对花粉萌发及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H_3BO_3、CaCl_2、MgSO_4·7 H_2O、KNO_3等5因子均对美蔷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有显著影响;美蔷薇花粉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0.1 g·L~(-1) H_3BO_3+0.3 g·L~(-1) MgSO_4·7 H_2O+0.2 g·L~(-1) KNO_3,萌发率可达40.26%,花粉管平均长度为166.77μm。贮藏过程中,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不能显著延缓花粉活力的降低。不同温度贮藏的花粉寿命不同,贮藏360 d时,4℃冷藏花粉萌发率为0,-20℃冷冻花粉萌发率为19.88%,-20℃更利于花粉长期保存。将不添加干燥剂于-20℃贮藏330 d的美蔷薇花粉用于月季杂交育种,结实率超过50%,验证了该条件下贮藏一年左右的美蔷薇花粉具有活力,可应用于月季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磨盘柿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条件下真空包装冷藏能明显地延长磨盘柿保鲜期,在贮藏3个月后硬度仍能维持在1.97 kg,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单宁变化与保鲜膜处理无明显差异,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却远远低于对照与常温条件下保鲜膜处理,此外,常温条件下縻盘柿果实贮藏不宜采用真空包装,保鲜膜包装并不能延长保鲜期,但能有效地抑制蒸腾失水,对于维持磨盘柿果实光洁、饱满的外观形态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对橙汁理化性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后橙汁中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间基本无变化,说明2种杀菌方式均能有效杀灭橙汁中的微生物,并在试验贮藏期内保持良好的微生物指标。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能较好地保留橙汁中的维C,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在4℃条件贮藏4周时,超高压处理的维C保存率为85.94%,而巴氏杀菌处理的橙汁中维C仅保留49.50%;在25℃条件下贮藏4周后,超高压处理的维C含量保存率为50.31%,而巴氏杀菌的仅保存2.80%;2种杀菌方式对在4,25℃条件下贮藏后橙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几乎没有影响,故2种杀菌处理方式对橙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影响都不大;经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后的橙汁,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指数(OJ)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超高压处理后的橙汁在4,2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分别下降0.06和0.11,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巴氏杀菌处理的0.11和0.23。通过贮藏试验发现,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橙汁均不适宜在25℃条件下贮藏,在4℃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因此,超高压技术结合冷藏能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软包装笋热杀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料液比(m笋∶V臭氧水)、臭氧水浓度、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臭氧水质量分数为4 mg/kg,处理时间为5 min时,减菌化效果最佳;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杀菌温度、升温时间、恒温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杀菌温度为110℃,升温时间为4 min,恒温时间为15 min时,常压热水喷淋杀菌效果最佳。通过比较该工艺与传统工艺在杀菌后产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和风味,表明采用该工艺灭菌的软包装笋在品质方面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臭氧化水在不同低温下冻结成冰的速率,探讨了不同温度及包装容器对臭氧化冰中臭氧浓度的影响和不同质量的臭氧化冰在泡沫箱中的臭氧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温度越低,臭氧化水的冻结速率越高,臭氧的损失越小;用液氮(-196℃)制备的臭氧化冰浓度最高;用小冰盘作容器制备的臭氧化冰较其他两种容器制备的臭氧浓度高;臭氧化冰保存在(-18±2)℃条件下臭氧损失相对较小;臭氧含量相同的臭氧化冰质量越高,常温下释放的臭氧浓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3.
冷藏对菜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温度、不同僵化天数以及冷藏时间对菜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找出菜蚜茧蜂最适冷藏条件。实验在不同温度(2、3、4、5、6℃)下冷藏不同僵化程度(僵化1、2、3、4、5天)的菜蚜茧蜂僵蚜5、15、25天。结果显示: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菜蚜茧蜂的羽化率有所降低;僵化4、5天的僵蚜更耐冷藏,4~5℃较适合菜蚜茧蜂低温冷藏。6℃时有部分虫体在冷藏过程中羽化。冷藏期为5、15天时,可存活2~3天。冷藏期为25天时,寿命为1~2天。因此,菜蚜茧蜂最适宜在僵化4~5天时,于4~5℃冷藏。  相似文献   

14.
采用4种植物精油(丁香精油、肉桂精油、牛至精油、香薷精油)及其复配后的7种混合植物精油挥发物对新鲜鸡蛋进行处理,将其在温度30℃、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存放20 d后,分析与评定鸡蛋的主要新鲜度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该几种植物精油挥发物均对鸡蛋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其中以牛至精油挥发物的保鲜效果最好,鸡蛋无霉变,浓蛋白稠、多,不流散,蛋黄近圆球型,系带完整、粗白,蛋黄指数和哈夫单位值最高,但植物精油处理会对鸡蛋的食用口感和风味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发口感好、风味独特的新型烤蛋制品,对烤蛋采用冷冻、卤制、烘烤、上色4种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16℃冷冻24 h后的鸡蛋不会出现破裂的现象,冷冻温度为-16℃时蛋黄的弹性最大;最佳的卤制温度和时间组合为70℃,4 h;最佳的烘烤温度和时间组合为190℃,17 min;麦芽糖质量分数5%,其浸泡时间45 min时,成品颜色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陇核3号核桃在(0±1)℃、(5±1)℃和室温(20-30℃)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生理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核桃的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室温贮藏,而且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总脂肪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室温条件下贮藏的核桃。低温能较好地保持核桃的品级,其中0℃贮藏质量最好,但与5℃低温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草莓为试材,研究了臭氧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在(2.0±1.0)℃下贮藏,每隔3 d采用质量浓度300 mg/m3的O3处理0.5 h,能有效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腐烂率,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适宜的臭氧处理对草莓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小菜蛾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发生为害的种群动态规律提供参考。研究了5种恒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存活,繁殖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0、25、30、35℃的范围内,小菜蛾的产卵前期和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5℃高温下,37.5%的小菜蛾雌虫不孕,且正常雌虫的产卵量显著减少,仅为75.7粒/雌,说明持续高温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是不利的。小菜蛾的繁殖动态也随着温度不同而不同,小菜蛾雌虫的卵峰日都在开始产卵的3日内,累积产卵量达总卵量80%的雌虫日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小菜蛾雌虫的寿命也随着温度升高而明显缩短,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981,P<0.05)。  相似文献   

19.
储藏水分、温度和真菌生长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储藏水分、温度和真菌生长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选择13.2%、13.6%、14.0%、14.5%、15.1%、15.5%和16.9%七个水分样品,分别在10℃、20℃、25℃、30℃、35℃下模拟储存,储藏时间180d,检测各样品真菌生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小麦在10℃、20℃储存时,对发芽率的影响主要是真菌生长,水分和温度影响较小。在25℃、30℃、35℃储存时,温度和真菌生长共同影响发芽率。高温时,温度影响要大于真菌生长因素。通过对真菌生长与发芽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也基本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贮藏方式对4种药食两用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4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贮藏条件,4种药食两用植物包括野甘草(Scoparia dulc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种子进行30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暖层积、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测定其萌发率和萌发速度。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扩散时活性极高(>96%),土人参和鳢肠种子扩散时的萌发率分别为94%和98%,野甘草和车前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不足30%。野甘草种子经过室温干燥贮藏(25℃:70.67%;25/15℃:26%)和15℃暖层积(25℃:82%;25/15℃:31.33%)其萌发率显著高于贮藏前(24-26%)、4℃低温层积(0.67-12%)和0℃冰冻贮藏(0-8%)的种子。经过4℃层积的车前种子萌发率(34%)显著大于贮藏前(29%)、室温干燥贮藏(16.7-18.7%)、15℃暖层积(11.3-13.3%)和0℃冰冻贮藏(0-0.6%)的种子。野甘草和车前种子在成熟时有较低萌发率,具有一定程度休眠;土人参和鳢肠为非休眠种子;室温干燥储藏和15℃暖温层积有效破除野甘草部分种子休眠、4℃低温层积可破除车前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