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秸秆还田与化学氮肥配施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供钾强度,提高氮素利用率,秸秆不同还田量并配施化学肥料比单施化肥或单施秸秆对小麦镁表现增产,尤以每亩200kg秸秆加碳铵作基肥的组合最优,比对照增产16.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小麦追肥中,每公顷施沸石300kg(碳铵:沸石=2:1),增产小麦660.0kg,增产率13.77%,秋播小麦镀肥碳铵中掺入沸石1500 ̄2250kg/hm^2,当季增产492.8 ̄1435.5kg/hm^2,增产率9.66% ̄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 ̄20%,第三年持续增产4% ̄20%,三年共增产小麦1734 ̄3679kg/hm^2,实验表明沸石具有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3.
长效碳铵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氨量条件下进行的长效碳铵,尿素、普通碳铵的肥效与氮素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两种作物上施用长效碳铵比普通碳铵分别增产13.90%和21.41%,比尿素分别增产8.52%和1.26%,长效碳铵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9.77%和44.67%,较普通碳铵分别提高10.67,13.96个百分点,较尿素分别提高4.69,2.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的观测研究,明确了稻田中氨挥发速率与田面水的氨分压和田面水以上的风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本试验主要研究降低田面水表面的氨向大气逸失,研究稻田水面分子膜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面分子膜能够大大降低氨挥发速率,减少氮素损失。稻田在施入尿素或碳铵肥料后加施水面分子膜比对照(不加膜)明显增加了水稻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增加了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施水面分子膜的增产效果越好;碳铵施膜效果好于尿素施膜效果。施膜一般增产在3%—6.8%,产投比8:1。用差值法进行小区植株含氮量测定,施水面分子膜比对照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5%—11.6%。  相似文献   

6.
在甘蔗早期叶面喷施蔗丰灵高效甘蔗液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hm2产原料蔗比对照多8415kg,增产18.42%,比施等价尿素的多2295kg,增产5.02%;蔗糖分含量为11.43%(绝对值),比对照提高0.15%,hm2产糖量比对照多1035kg,增幅为20.12%,比尿素处理的产糖量多240kg,增幅为4.66%,产量和产糖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几种长效氮肥对甘蔗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层尿素、长交碳铵、长效尿素等3个长效氮肥品种与普通尿素进行对比试验,施氮量相等,施肥次数按氮肥品种特点分2次或4次施用,涂层尿素、长效尿素比普通尿素蔗茎产量分别提高11.7%和5.3%。甘蔗对氮的利用率是:涂层尿素〉长效尿素〉普通尿素〉长效碳铵。  相似文献   

8.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续15a土壤肥力及土地生产力的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与不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质提高24~149g/kg,比相应化肥处理的速效N、P、K分别增加15~35mg/kg、8~15mg/kg和69~163mg/kg。N素化肥平均增产35.2%,生产力贡献率68.2%,与有机肥配施交互值30.1%,对生产力贡献92.4%,增产贡献81.9%;P素化肥平均增产64.5%,与有机肥交互为负效应;K素化肥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9.
氯化铵又称氯铵,含氮量为23%~25%,用作水稻的基肥和追肥,比施等氮量的其他氮肥效果好。据测定,可分别比施碳铵和硫酸铵每亩增产稻谷15.6公斤和23.9公斤。水稻施用氯化铵,除具有其他氮肥的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花生专用肥对花生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效可达10.2%~25.1%,其中以花生专用肥4号增产效果最高;添加剂能使花生专用肥4号肥效提高5.6%~9.6%;花生专用肥4号,以亩施40kg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3.6%~36.7%。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三组等量(施用化肥含N,P2O5量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产28.9~82.2kg,增产率为5.2%~15.6%,并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一组等价(购买化肥款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加纯收入27.26元,增收率为13.95。经上坝、金佛寺等乡镇试验示范,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香蕉、荔枝、龙眼施镁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研究香蕉、荔枝和龙眼3种果树镁素营养特性的基础上开展施镁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香蕉、荔枝和龙眼适量配施镁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施用氮磷钾肥料和配施钙、硫、锌、硼、铜肥等基础上,施镁处理比不施镁处理分别增产12.2%、21.8%、55.7%。试验结果显示,适量配施镁肥不仅可提高果实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后期补施氮和氮钾配合,可使冬小麦营养条件得到改善,抗逆性增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氮肥,氮钾配施平均增产34-8 % ,单施氮平均增产13 .3 % 。另外,增产效果与氮肥施用时期有关,在拔节期一次施氮效果最好,氮钾配施增产42 .2 % ,单施氮增产25 .9 %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对陇南地区玉米,水稻施锌的方法和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硫酸锌浸种的安全浓度为2.0g/kg,土壤与叶面施锌均可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喷施,拌种+叶面喷施,浸种+叶面喷施是玉米施锌的有效方法,这3种施锌方法较对照分别增产5.3%,7.7%和9.1%,水稻施锌以叶面喷施较经济合理,比对照增产6.4%。  相似文献   

15.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密度是首要因子,高肥旱平地货产量要达到12t,密度应为7万-7.5万/hm^2,应施碳铵600-750kg/hm^2,并配施磷肥0.9-1.2t/hm^2;一般旱地公倾要达到10.5t产量,应主攻特殊性理和粒重,公顷密度为4.5-5万,施碳铵1.2-1.5t,配施磷肥750kg。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郊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施肥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通过在京郊顺义,通县两个粮食高产县进行夏玉米不同品种,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的正理2与不施肥空白和目前当地生产上常规施肥数量,方法作对照。共计7个处理,进行大田示范对比3次重复。结果表明:长效碳铵一次底施增产效果最明显,比当前生产常规对照亩增产91.4kg,亩增纯收入109.4元。是一种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天然沸石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与化肥混施,可以起到保肥增产作用,在相同数量的化肥中添加沸石比不添加沸石玉米增产7.1%-11.8%;水稻增产8.6%-11.4%;大豆增产6.5%-12.8%。沸石适宜宜量750-1125kg/hm^2。最佳粒径20-60目。  相似文献   

18.
生物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及配施氮素化肥比常规施肥均能增产。其中早稻增产12.1%-20.5%,晚稻增产7.5%-17.9%;生物有机肥配施一定量氮素化肥均比单施生物有机肥的增产,其中早稻667m^2增3.9-32.7kg,增1.0%~8.4%。晚稻667m^2增20.1-42kg,增产4.6%~9.7%;生物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以667m^2施绿源生物有机肥70kg加尿素4.3kg为好。建议为达到增产增收,在施用时以667m^2施用60kg生物有机肥,配施5-8kg尿素及5kg氯化钾为好。  相似文献   

19.
浅谈钾肥对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迎茬引起的大豆减产是制约我区大豆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单元素多水平试验表明:施钾与产量呈线性增长,迎茬增产10.34% ̄35.24%,适宜施钾量70kg/hm^2,重茬增产12.63% ̄48.82%,适宜施钾量为140kg/hm^2。  相似文献   

20.
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酸盐菌剂对土壤钾的释放、大豆对钾的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田间小区试验硅酸盐菌剂22.5kg/hm^2用量大豆增产效果较好,比不施硅酸盐菌剂增产8.0%,硅酸盐菌剂配合肥料钾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