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指标体系法确立盖州市大清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并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建虎 《农业工程》2016,6(3):76-77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甘肃省积石山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银川河项目,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阜新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选取阜新区老二色流域进行多年实地生态监测,针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将样方调查法、环刀浸水法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对老二色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全方位评价,得到如下结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后,老二色小流域植物覆盖度从34.5%增加到39.75%,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现象、不合理利用土地现象得到改善;黑土地产量逐渐提高,居民人均收入相应提高,生态治理工作全部收益达到2936.1万元;整个老二色流域的水土流失现象被有效控制,整体态势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彰武县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情况,以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为方针,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围绕新农村建设、坡耕地整治、以水土流失为载体的面源污染防治等新任务,加强对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强化监督管理,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盖州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充分了解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提出盖州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和预防保护区,并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水土流失特点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省已有27条小流域达到和基本达到部颁的5条验收标准。湖南省1978年以来先后对33个水土流失严重的27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其中省水利水保部门重点抓了双丰县涓水上游、宁乡县黄材水库库区、  相似文献   

7.
在岩溶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与防治石漠化的有效途径.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和布局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亟须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新的规划方向.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发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一种有效的建设途径.甘肃省秦安县大山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农村"生态发展、村容整洁"为重点,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流域内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得村容洁净、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目前仍然呈加大发展态势,这成为目前头号水环境问题.河南省西部山区黄土广泛分布,海拔高度大都在500 m左右,大部分属于浅山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类别主要是面蚀、沟蚀和重力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浅山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农业,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更是造成该地区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浅山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及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浅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同类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十二五"水土保持规划为沈阳市未来5a的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沈阳市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制定规划目标,并对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监督管理、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监测制定具体的规划,项目总投资2.7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