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梨小食心虫(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梨 小) 1 2 4 3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果剖面 梨小食心虫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8~7毫米,翅展11~15毫米,体灰黑色,前翅前沿有8~10组短斜纹,前翅外缘有近10个黑斑点,翅中间有一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乳白至淡黄色。幼虫小时,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老熟幼虫,体粉红色,头褐色,前 胸背板与体色相近,蛹褐色,长7毫米,腹部背面3~7节各有 2排短刺。 1.2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京…  相似文献   

2.
<正>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5-8 mm,翅展1318 mm,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卵淡红色椭圆形。幼虫体长1316 mm,全体桃红色,初龄幼虫黄白色。蛹长6.58.6 mm,越冬茧扁圆形,夏茧纺锤形黄褐色或黄白色朋化前变为灰褐色。2危害症状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危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将粪便排布果内形成豆沙馅"。幼虫发育老熟后从果内爬出,果面上留一圆形脱果孔,孔径约为火柴棒  相似文献   

3.
1桃小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经过多年观察.桃小在长治地区1年发生l~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冬茧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旬达出土高峰。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石块下做夏茧化蛹,蛹期11~15d(天)。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桃小的发生与当年春季(5月份)降雨量有极大关系。如果当年春季降雨早、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1)成虫。全身淡灰褐色,雌虫体长7~8 mm,雄虫略小。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似三角形蓝黑色的大斑,后翅灰色。2)卵。淡红色,近孵化时呈暗红色,椭圆形,顶端环生"丫"形外长物。3)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3~16 mm,桃红色。越冬茧呈扁圆形,质地紧密,坚韧结实。夏茧呈纺锤形,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幼虫在其中化蛹。4)蛹。黄白色,体长6.5~8.6 mm,体壁光滑无刺。  相似文献   

5.
桃蛀螟,又名食心虫、蛀心虫、果斑螟蛾,是我国水果特别是桃、李等的主要蛀果害虫,我县一些果园桃蛀螟为害果率高达50%以上。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9~14毫米,黄色,胸、腹部及翅上都具有黑色斑点,前翅有23~28个黑斑,后翅有10~16个,翅展20~26毫米。1.2卵长0.6~0.7毫米,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线纹。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近孵化时呈红色。1.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7毫米,头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有暗红、灰褐、灰蓝等色。幼虫在桃、李的果实内蛀食,且有转果为害习性,被害果多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而不能食用,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极大。1…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梨、桃、杏等,以幼虫在果核周围蛀食果肉,排粪其中。被害果品质下降,严重者不能食用。近年来甘肃临夏桃小食心虫成为杏树上最主要害虫。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在杏树上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3 cm~6 cm以上土层中多。越冬幼虫出土后,一天即可做纺锤形夏茧,在杏树展叶时羽化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叶脉分杈或梗洼处。幼虫孵化后多自果实中、下部蛀入果内,不食果皮。入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不久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为害轻的直到杏子成熟,蛀孔愈合成一黑点略凹陷,幼虫在果…  相似文献   

7.
(接1991年第4期32页)8、葡萄粉蚧又名康氏粉蚧。我省葡萄产区局部有发生。形态特征:成虫雌雄易分。雌成虫无翅,体形扁平,椭圆形,体长3.5—4毫米,表面覆盖一层蜡质白粉,故称葡萄粉蚧。体周有17对蜡质毛,尾部一对特别长,约近体长的二分之一。雄成虫较小,体长1.1毫米,紫褐色,翅展2毫米,尾毛长,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1.1形态特征1.1.1成虫体长5~7mm,翅展11~14mm,体色为暗褐色或灰黑色,下唇须灰褐上翘,触角丝状。前翅灰黑,前缘有10组白色短斜纹,中央近外缘1/3处有一明显白斑,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后缘有些条纹,近外缘约有10个小黑斑。后翅浅茶褐色。  相似文献   

9.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及成虫发生期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的测报 ,多采用在树冠下扣置瓦片 ,调查幼虫连续 3天出土期以确认幼虫出土高峰期的方法 ;对成虫羽化盛期测报 ,则采用性诱剂诱捕 ,当发现成虫数量逐日上升或成倍增长时 ,确认成虫羽化高峰期的方法。这种测报方法在小范围内比较准确 ,但预测期间较短 ,不便于指导大面积生产防治。我们经多年观察 ,在基本上摸清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与降雨、地下 5cm温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数理统计预测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及成虫发生期的方法 ,为指导生产防治提供了一条较准确、便捷的方法。1 越冬幼虫出土、成虫羽化高峰期与降…  相似文献   

11.
正1形态识别1.1卵体长0.3~0.4 mm,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1.2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1.3蛹体长4~7 mm,纺锤形,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1.4茧体长7~10 mm,褐色,长椭圆形。1.5成虫雌蛾体长4~7 mm,翅展13~15 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密被白色绒毛。复眼朱红色。下唇须发达,呈牛角状弯向内方,向前突出。前翅狭长,翅基部有半月形和椭圆形白斑。前后翅有长缘毛,后翅披针形。后足较长,胫节和跗节被黑色毛  相似文献   

12.
1顶梢卷叶蛾(芽白小卷蛾、拟白卷叶蛾)1.1形态特征幼虫:体长8~10毫米,污白色,头、前胸背板和胸足为黑色。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3毫米,前翅暗灰色,并有暗色波状纹,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卵:椭圆形,扁平,乳白色(图1)。1.2为害范围在国内为害地域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四川均受害,为害的树种以苹果为主,其次还有桃、李、杏、海棠、杜梨、山楂、山荆子、枇杷、榛子等果树的苗木和成龄树。1.3为害状幼虫在新梢顶端吐丝连缀幼叶,将新梢生长点裹在其中,并在里面做茧,食害嫩叶,严重阻止新梢生长(图1)。1.4发生规律在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13.
日光峰为膜翅目蚜小蜂科 ,寄主为苹果绵蚜。1 形态特征成虫 :雌成虫体长 1. 1~ 1. 5mm,翅展 1. 6~2 . 4 mm。雄虫体稍小 ,长 0 .9~ 1.2 mm,翅展 1.2~2 .0 mm。体黑色 ,复眼紫黑色 ,单眼红色。触角黄色、膝状。翅透明 ,微带灰色 ,翅脉淡黄色。头部平滑有刻点。中胸盾片及小盾片表面粗糙 ,并具不规则毛及细刻点 ,胸腹节较长稍倾斜 ,光滑 ,有不规则的数横脊。腹部 6节 ,基部第 1节淡黄色 ,余为黑色。卵 :长椭圆形 ,0 .2 mm× 0 .0 7mm,白色。幼虫 :幼虫初为淡黄色 ,老熟后呈黑褐色 ,体长0 . 83mm,蛆状。蛹 :裸蛹 ,初为淡黄色 ,近羽化时变…  相似文献   

14.
程阿选 《果农之友》2003,(10):25-26
图1舟形毛虫1.成虫2.卵块3.幼虫1舟形毛虫又名苹果天社蛾、举尾毛虫、苹掌舟蛾、黑纹天社蛾等。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25毫米,翅展40~65毫米,前翅有不很明显的淡褐色波浪纹,近基部有一圆斑,翅外缘有6个椭圆形紫褐色斑,斑纹内侧有新月形斑纹,后翅黄白色。卵:圆形,直径约1毫米,黄白色,近孵化时灰褐色。幼虫:初孵化时黄褐色,后变为紫红色,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头黑褐色,胴部紫黑色,体侧有3条紫红色的条纹,体上生黄色长毛。静止时,头尾上翘似舟形。1.2危害范围与寄主分布范围极广,我国各省凡有落叶果树生长的地区都有此虫发生。寄主有:苹果、梨…  相似文献   

15.
1绣线菊蚜图1绣线菊蚜211.有翅胎生雌蚜2.无翅胎生雌蚜3.卵4.若虫1.1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4~1.8毫米,体色黄或黄绿,头、眼、口器、蜜管均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毫米,头、胸部黑色,复眼暗红色,腹部绿或淡绿色。若蚜鲜黄色,触角、足、蜜管均为黑色。卵椭圆形,漆黑色。1.2分布与寄主在国内分布很广,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此虫为害,受害的寄主也有20种之多,为害的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等。1.3发生规律越冬卵在苹果萌芽时孵化,幼蚜群集在嫩叶处为害,经10天左右,产生无翅胎生…  相似文献   

16.
板栗透翅蛾又叫化虫,是以幼虫蛀食板栗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10毫米左右,很象大黄蜂。雌成虫腹部为黄包,仅腰部为紫红色,称之为赤腰透翅蛾。幼虫体长15毫米左右,头部为黄褐色,体为紫色,有三对胸足,四对腹足。蛹黄褐色,老熟变为黑褐色,外有一层茧包围。卵圆形黑色。以  相似文献   

17.
<正>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梨产区均有危害,以干旱地区较为严重,新梢危害率往往在70%~80%,影响梨树正常生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内有锯状产卵器。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蛹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相似文献   

18.
1)秋冬压土灭茧。桃小食心虫越冬茧集中于枣树根颈部土壤中,树下有间套作物时比较分散。可在秋冬季结合施基肥犁翻枣园,将树盘内10cm以上的表土翻入施肥坑内,或给地面培土20cm,消灭越冬幼虫或刚羽化的成虫。  相似文献   

19.
李润临文  晋普图 《山西果树》1990,(3):64-64,F003,F004
七、淡褐小巢娥谈褐小巢娥主要发生在粗放管理的果园,寄主有苹果、山楂和樱桃。此虫既为害叶片、也为害芽和花。成虫体长4—5毫米,头部鳞毛白色、多而长呈冠毛状。触角丝状,褐白相间。前翅银白色,上有分布不匀的褐色鳞片,从前缘中部向后缘有一不整齐的褐色条纹,靠近顶角附近有一块白斑。卵椭圆扁平,长×宽为0.6×0.4毫米,淡绿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头尾细长,全体灰黄色,头壳淡褐色,亚背线红褐色~紫褐色。宽且色深的亚背线与虫体的分节共同构成了梯形斑纹覆予体背,是该幼虫的主要特征。胸足颜色黑白相间,茧长6—8毫米,白色丝质、呈粗纺锤形。蛹长5  相似文献   

20.
刘宏  臧书庆 《果农之友》2010,(12):34-34
<正>1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状梨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别名梨芽蛆。主要寄主是梨树。我国主要梨区均有发生。1.1形态特征(1)成虫:雄虫体长1.2~1.4毫米,翅展约3.5毫米,体暗红色。头小,复眼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