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经过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南岸,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相连,居北纬28°34′-30°20′,东经111°08′—113°05′之间,是湖南的稻谷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自1975年开始试种、推广杂交水稻以来,种植面积很不稳定,单产低。1977年杂交晚稻种植面积曾达到475万亩,但亩产仅410斤,比全省平均亩产低103斤,以后面积逐年下降,至1980年仅有1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区周围的丘岗地带,纯湖区只零星种植。因此,洞庭湖区一度被视为杂交稻种植的“禁区”。 为了解决杂交水稻在平湖区单产不高不稳的问题,1981年由湖南省粮油生产…  相似文献   

2.
1982年,我市杂交稻推广面积253.5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6.6%,水稻亩产933斤,比历史最高的1976年中稻亩产598斤增加335斤,增产56%。1977—1982年杂交稻累计推广面积达723万亩,平均亩产911斤,同时期累计种植常规中稻992万亩,平均亩产654斤,杂交稻比常规稻每亩多收257斤,增产39.3%。六年来杂交稻比常规稻共增产18.5亿斤,相当于1976年全市稻谷产量的总和。1986年,杂交稻进一步扩大到292.6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4.4%,水稻亩产已达1010斤,又比1982年提高8.25%。由于杂交稻的大力推广,全市出现了乐至、简阳、内江、安岳、资中、威远六个千斤县和1516斤…  相似文献   

3.
信息     
“七.五”后三年杂交水稻 在全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最近我们从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了解到.由于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增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农牧渔业部计划在“七·五”的后三年,每年递增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000万亩,到1.990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2.088亿亩,接近占全国总稻田面积的一半。 具体的发展规划是:杂交早稻1988年种植2650万亩,1989年3370万亩,1990年4280万亩。杂交中稻1988年种植8378万亩,1989年9020万亩,1990年9522万亩。杂交晚稻1988年种植6400万亩.1989年6850万亩,1990年7200万亩。 (柯闻供稿) 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 组考…  相似文献   

4.
据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5年12月常州会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稻5.2亿亩,约增产粮食600亿斤。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26235亿亩,比1984年减少460万亩,单产863斤,比1984年亩平854斤,每亩增产9斤,总产1091亿斤,比1984减少26亿斤。 由于1985年全国粮食减产,而杂交水稻基本稳产,各省对杂交水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安徽、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杂交水稻专业会议,并拔款加速杂交稻的发展,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总产的战略措施,因此“七五”期间我国杂交水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预计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  相似文献   

5.
凤凰县从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面积逐渐扩大,1984年发展到14.1万亩,占插秧面积的52.3%。全县累计种植55.9万亩,按每亩增产150斤计算,共增产粮食8,385万斤。 在杂交组合上,先后试种和推广了南优、威优、汕优、早优、矮优、军优、七优等八个杂交系统共15个杂交组合,以南优2号、南优6号、威优6号、汕优6号和威优64等五个杂交组合面积最大。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每亩单产由1976年的450斤上升为1984年的728斤。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研究完成功和大面积生产应用,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新的途径,把水稻生产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国粮食增产起了巨大作用。据我省1976年至1982年6年累计种植水稻1.48亿亩,其中杂交稻4020万亩,占27%,增产谷24.6亿斤,占同期水稻总增产数的56%。1983年我省农业生产多灾之年旱粮作物均受灾减产,只有水稻增产,其中杂交稻又获丰收,约增产3.56亿斤,起了以丰补歉,以水作补旱作的作用。这说明了杂交水  相似文献   

7.
苏玉鹤 《中国马铃薯》2007,21(3):181-182
<正>德化县地处东经117°55′~118°33′,北纬25°33′~25°36′,地势较高,多数耕地分布在海拔500~800 m之间,气候凉爽,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展春马铃薯与杂交中稻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的种植模式,对我县的粮食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八五九农场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口平原东北部,东径133°50′至134°33′,北纬47°18′至47°50′,属第三积温带,土质肥沃,适合水稻栽培.1987年开始引进寒地水稻栽培新技术,全部实行盘式旱育机械插秧,至今已种植水稻达3.8万亩,其中特种水稻种植1000亩。特种稻香米、玛米1993年开始在黑龙江东北部试种。在二十三队水稻专业户并宏波处试种2亩乌稻,1亩浙江季稻,获得试种成功,并进行推广,1995年种植乌稻及香稻1000亩.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且提前浸种(4月3日),提前育秧(4月13日)。2乌稻生育期长,各个时期措施都要与普通水稻…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盘锦滨海平原位于辽河下游的滨海地区,北纬40°43′—41°22′,东经105°35′~122°25′。全区南北长129公里,东西宽95公里,总面积为3748平方公里,为一广阔的退海冲积平原。海拔高程为2—5米,最高为8.2米,最低为0.3米,地势西北和东北高,中、南部低,是一槽状地形,由西北和东北向西南渤海逐渐倾斜。目前农业耕地面积为172.56万亩,粮食总产11.7亿斤,人口7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7.8万人,农业劳动力为0.7万人,每  相似文献   

10.
一、示范情况及产量表现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省双季稻产区之一。为了把杂交水稻生产推向新台阶,实现亩产吨粮,1986年我市从湖南岳阳建新农场农科所引进了杂交粳稻虎优11.5种子8万余斤,在朋兴、龙店、杨店等三个区作大面积高产示范,共12000亩,其他区也试种共1465亩。全市种植面积为13465亩,平均亩产935.5斤,比常规稻亩产757斤,增产23.58%。现将三个示范区的种植结果分述如下; 朋兴平原区种植6000亩,平均亩产898斤,其中用作中稻种植的1046亩,平均亩产1126斤,比常规中稻亩产850斤,增产32.5%;作双季晚稻种植的4954亩,平…  相似文献   

11.
随州市位于鄂中丘陵北部,地处北纬31°19’至32°25’,东经113°03’至114°46’,属低山丘陵区。种植制度以麦稻、麦棉两熟为主,是湖北省的主要粮棉产区。 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布局得到了调整。尤其是调双(调减双季稻)扩优(发展杂交中稻),麦稻两熟制得到发展,夏粮、中稻产量成倍增加,粮食夏播面积1985年为205.74万亩,比1978年减少40.31万亩,但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18542万斤上升到158858万斤,增长34%,全年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482斤提高到1985年的773斤,上升60.3%。播种面积减少,而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大力发展了杂交水稻。1983年全…  相似文献   

12.
湖南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的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6年湖南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以来,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410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18年累计推广4.3亿亩,增产稻谷300多亿kg,对推动湖南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文中还总结了18年来推广杂交水稻的经验,随着科技的进步,杂交水稻必将在农业生产中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白粉病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植胶位于北纬20°08′~24°48′,东经117°12′~117°47′,现有大田橡胶面积1.4万亩、割胶树12万株,年产干胶近120吨.1990年我县橡胶树白粉病属特重流行年份,流行强度与1979年、1987年相似.经过调查验收,对照区不喷药林段发病率达100%,最终病情指数是77.6,其中三级病株率是20%,四至五级病株率占66%,通过防治的林段发病率87.7%,最终病情指数是22.1,其中三级病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以来,为我省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从全省的情况看,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不够平衡,为了进一步发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加快我省粮食生产发展的速度,本文着重对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回顾与研讨。 (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回顾杂交水稻从1974年开始在我省试种,到1977年全省九个地、市种植面积达240.96万亩:1978年全省发展到800万亩,占稻谷播种面积2533.7万亩的31.51%:平均亩产262公斤,比年报稻谷亩产239.5公斤,高22.5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位于东经117°58′—113°57′,北纬26°38′—27°20′,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全县14个乡镇,均有产茶,且拥有一个国营茶场,二个万担乡镇,四个万亩乡镇。1985年茶园总面积为95094亩,开采面积61934亩,总产达64171担,开采茶园亩产干茶104斤,毛茶收购平均价为195元/担。随着中央84年75号文件和85年1号文件的下达,茶叶由二类转为三类物资,全县茶叶生产出现了空前热潮,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过千斤的县,1983年18个,1984年增加到43个,1985年达到50个,面积为1000万亩,平均单产达1039.8斤。连云港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200斤;镇江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100斤;宿迁县1985年种植麦茬杂交稻63.24万亩,每亩平均单产1128.2斤,比1984年每亩平均增产90.2斤;丹阳县种植38.89万亩,平均单产1242.5斤,比1984年每亩增产63.5斤。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超千斤的经验:一是加强领导,统一组织。他们认为,杂交水稻能否发展,产量能否提高,关键取决于领导对杂交稻生产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他们首先狠抓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  相似文献   

17.
<正> 沈阳市从1906年开始种植水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建国初期水稻面积只有8.3万亩,亩产仅344斤,1978年水田面积达到131.3万亩,亩产723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稻生产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同步增长,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增到148.4万亩,占粮食面积的24%,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国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视,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990年又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据1989年12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年会统计,南方13个省区及辽宁省、北京市的计划种植面积即达2.2688亿亩,其中四川为4000万亩,湖南3700万亩,江西2500万亩,广东2000万亩,湖北1950万亩,广西1800万亩,江苏1650万亩,安徽1487.6万亩,福建1424.9万亩,浙江920万亩,贵州60.0万亩,云南350万亩,海南200万亩,辽宁100万亩,北京10.5万亩。 又l$同一次会议核实绕计/拍拍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撤积二’983俄忆商,”其中回地为朋80万亩,占水稻播种…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资源优势与潜力盘锦市位于东经121°25′——122°31′,北纬40°39′——41°23′,西临渤海湾,地处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等河系下游,系沉积性退海平原。市辖两县两区,总面积3749平方公里,人口9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万人。现有耕地134.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3%;芦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全县两个制种基地乡(杰兴和林泉),合计制种面积3198亩,获得总产188.6733万斤,平均亩产589.97斤。入库185. 6733万斤,占总产量的98.4%,比大增产的1985年,面积扩大2.9%,总产增加41.93万斤,增产28.6%,单产增加117.8斤,增产24.9%。1986年制种,从大面积杂交水稻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有计划地调整了品种组合,扩大了我县生产上需要量较大的“汕优63”,新配制了“矮优63”以及其他试验性组合。各组合产量与1985年比较如表1。 1985和1986年两年的产量均按丈量标准面积折算单产:1985年为406斤(472.2÷1.163),1986年为507.3斤(590÷1.163)。两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