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全国低产田的面积估计有1/3或更多。其特点是:酸、碱、粘、沙、冷、瘦、荒,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孬,单产低,经济效益差。下面针对低产田的劣性提出改进和治理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全国低产田的面积估计有1/3或更多。其特点是:酸、碱、粘、沙、冷、瘦、荒,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孬.单产低,经济效益差。下面针对低产田的劣性提出改进和治理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全国低产田的面积估计有1/3或更多。其特点是:酸、碱、黏、沙、冷、瘦、荒,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孬、单产低、经济效益差。下面针对低产田的劣性提出改进和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全国低产田的面积估计有1/3或更多.其特点是:酸、碱、黏、沙、冷、瘦、荒,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孬、单产低、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5.
呼兰县是平原农业县,地势平坦,无山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区的重点是低产田和少量坡耕地。低产田区属低洼易涝区,有轻度盐碱,pH值7.3—7.8,土壤肥力较低,结构不良,排水不畅,通透性差。  相似文献   

6.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酸、碱、粘、沙、冷、瘦等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产不好,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以下是低产田的改良方法:1、酸性土壤改良方法(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每次施40~50千克石灰,以后每次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  相似文献   

7.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酸、碱、黏、沙、冷、瘦等导致土壤可耕性差,作物生产不好,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以下是六种低产田的改良方法。一、酸性土壤改良方法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每次施40 ̄50千克石灰,以后每次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明确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为西洋参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西洋参产量的关系。[结果]西洋参高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产田,但低产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高产田;高产田土壤细菌数是低产田的7.5倍;高产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5.6%,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4.6%;高产田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均高于低产田。[结论]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类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都与西洋参的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江市耕地面积减少,后备资源不足。通过地力调查,寻求稳总产的新途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土壤的自然肥力性状退化,作物抗逆性减弱,严重缺钾;农田基础设施差,障碍层位高,土体结构差。由此提出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的对策,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稳定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康定县低产田的基本情况,分析该县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提出改造低产田的措施,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两当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对两当县中低产田的分布及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两当县中低产田面积占全耕地总面积的84.94%,其中中产田和低产田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9.57%、55.37%。根据影响中产田和低产田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因子,对照全国中低产耕地类型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将两当县中低产田划分为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2种类型,其中以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面积较大,为11 041.03 hm~2;而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面积较小,为5 507.21 hm~2。今后两当县农业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的技术应用,着力提升两当县中低产田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文摘     
论浙江省河谷区低产田的改良——俞震豫(浙江农业科学1964年第1期)本文从土壤基本特征和耕作利用过程的特点出发,探讨浙江省河谷低产田的成因及改良途迳。这个地区低产田及其低肥力的成因主要是:水利设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针对中低产田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水、肥、气、热协调不良的现状,提出:应采取调整种植业结构,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改良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晋南是山西主要棉麦产区,现有耕地中低产田占很大的比例(50%左右),所以提高低产田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就成为提高农业总产量和总效益的关键问题。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单纯依靠低产田自身的物质循环,很难达到农作物高产优质。故我们于1988~1990年连续三年在山西省永济县于乡,省劳改局农牧研究所低产田中播置了小麦肥料用量的试验,探讨提高低产田肥力以达到小麦高产优质和提高施肥效益的合理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中低产田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云南省中低产田尚无统一划分标准的现状,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采用层次累计法,选定利用等作为划分依据,提出了云南省中低产田范围划分的量性标准,即利用等6~16等为高产田;利用等4~5等为中产田;利用等1~3等为低产田。得到了云南省高、中、低产田的总体分布状况,能够为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宁县白浆土中低产田改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宁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78-278
东宁县中低产田主要为白浆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因白浆土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水、肥、气、热协调不良,应采取保持水土、排除积水,结合施有机肥深松,发展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以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及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情况,为天津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粮食增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区县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拟定了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分析了天津市6个主要农业区县(蓟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大港区)1980~2010年30年间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粮食平均产量由1980年的2 4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5 130 kg/hm2,增加了109.82%。天津市的中低产田面积由1980年的291 250.13hm2,下降至2010年的76 489.87 hm2,下降了74%。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大港、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中低产田分别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3.12%、18.59%、17.23%、14.01%、7.05%和0。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粮食增产限制因素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低、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改良盐碱地、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耐旱耐盐作物品种等工程与技术措施,持续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18.
陕北的北部区域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田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质地偏沙,土壤肥水保蓄性较差、农田综合肥力较低、多为低产田,“旱、薄、粗”一直困扰着农田单产的提高。为了满足粮食生产而不得不进行低产田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笔者根据北部吴起县域内的低产田现状和改良的必要性、可行性,对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归纳与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升农田肥力,为保地增粮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技术与政策层面阐述了小麦低产田增产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小麦低产田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湖农场部分条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土壤蓄水能力弱,棉花苗期出苗差,死苗率高,根系发育不良。为改造低产田,提高棉花单产,2006年特在这类棉田喷施欧甘叶面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