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双版纳景洪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梅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33-9335
介绍了景洪市的地理区位、气候及城区概况。在分析景洪市植被系统组成、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规划了7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内容,包括: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建设森林公园,开展科学普及工程建设;设立野生生物禁猎(采)区和连接廊道;加强野象谷公园的建设,并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动物园;加强城市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防止入侵种危害。提出了"确定模拟自然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形成城市植物生态系统;确定城市园林植物的物种基数,达到保护与发展物种多样性的目标;应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规划,形成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引种驯化新的园林植物和培育新的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4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对策,以及"城市周边乡村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发展;保护物种和综合治理栖息地;充分利用迁地保护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绿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诸多的研究都停留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上.通过对城市特殊的自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从景观多样性入手,自上而下.进而,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指出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城市绿地控制性规划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兰州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多样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分析兰州城市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原则,提出丰富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发展对策:适地适树,加大乡土树种的示范推广应用;充分挖掘野生植物资源,加强引种驯化研究;加大园林植物新品种引种、驯化、推广工作;加强植物群落的科学配置;加强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加强保护和发展城市公园及绿地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工作;加强苗圃植物和园林植物设计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王莉 《福建农业》2004,(2):10-10
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城市景观多样化的关键,也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就保护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探讨。 一、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城市生态绿色网络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准则,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意大地园林绿化建设,将城区内外  相似文献   

5.
浙江长兴回龙山公园生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长兴回龙山公园规划基于生态保护是城市近郊森林公园规划的关键点,制定保护、改善、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公园生物多样性,提升长兴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规划目标,进而确立结合生态敏感区进行项目设置与总体布局,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植物群落学为依据的植物规划、水系水岸的规划和生态道路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发,对六安市4大类绿地树种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市域植物、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六安市境内有种子植物145科7、21属、1828种,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和六安市的市域特色,确定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目标和指标,从4个层次提出了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在遗传多样性层次,划定优先保护的区域,确定优先保护的植物物种,建立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次之间的物种流动通道,同时创造多样化的生境,为植物基因繁育提供条件;在物种多样性层次,通过建立植物园、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采取就地或迁地保护、优势物种驯化等措施,保护和挽救物种,并对植物多样性变化长期进行监测;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控制待恢复的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演替过程;景观多样性层次,从景观斑块多样性、景观格局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3个方面确保景观多样性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凌静  吴迪  辜彬  王思麒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83-6685
城镇密集区域由于城市化的蔓延而面临生态的退化,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提高。从利用城市绿地进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营建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营建的意义和理论思路。以成都市青龙场生态绿地设计为例,分析了动物多样性现状;提出规划廊道、建立生物通道、提供多孔隙生境等空间格局营建要点;列举了植物选择范围与配置模式;最后举例说明如何设置人工招引设施。通过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营建措施在成都青龙场生态绿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为倡导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绿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规划的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保育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的城市规划既要满足自然生态功能需要,还要满足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的范围、指导思想和原则等问题论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规划的规范,并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育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规划提供借鉴.参7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需应遵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被性植物群落保护、乡土树种保护和自然环境修复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对苗木的种类、形态、功能以及引种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指出苗木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地现状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本市现有栽培的园林绿化植物57科109属230种(含部分变种、品种),其中常见的有110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优先推广应用树种.旨在为呼市地区绿地建设中树种选择应用、引种驯化研究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保护等规划与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翠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70-22472
对柳州市东堤游园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Simpson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堤游园滨水绿地植物群落中乔灌木种类丰富,但地被植物种类较少,尤其是水生植物景观较单一。滨水绿地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主,其中观赏价值高的乔灌木的应用频率及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不同植物群落问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主城区屋顶绿化乡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而园林植物则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依赖于多样化的城市植物, 乡土植物恰恰是城市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城市植物景观特色构建的必要条件。为了丰富重庆主城区屋顶植物多样性,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重庆主城区31处不同屋顶绿化作为样方, 进行实地调查并从植物类型、配置方式、观赏特性3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 从而判断导致重庆地区屋顶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频度低的薄弱环节。调查显示样方中应用的植物共有110种, 隶属47科76属, 但乡土植物仅占13.64%, 隶属14科15属。从以上3个层面进行数据统计, 均存在乡土植物种类少、应用频度低的现象。因此加强园林工作者对乡土植物的重视, 开发利用这些乡土植物是当务之急。结合以上研究及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针对在重庆野外均生长良好、对城市环境适应力相对较强、可供近期开发的乡土植物进行了统计, 并初步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 且适合应用于重庆地区屋顶绿化的乡土植物, 其中着重增加了草本及观果、观花乡土植物, 在准确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点、生态习性及适生范围等方面的前提下, 可以逐步应用于屋顶绿化, 从而为重庆地区屋顶绿化及乡土植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周晓芳  张俊艳  成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36-9938,9941
研究城市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及其优化,对城市绿色廊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该研究实地调查了保定市绿色廊道170个路段(绿带或河流)共260个植物群落,共记录人工种植植物86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为1.00∶0.68∶0.47;分属44科68属;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约为2∶1;乔木单层结构的群落占有优势地位,占全部群落的44.61%;绿带廊道植被覆盖率最高,绿色道路廊道植被覆盖率最低。建议在今后的绿色廊道的建设中,适量增加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并大幅提高乔灌草结构群落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规划的有关要求,对茂名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和初步统计,剖析了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样性保护原则及发展方向。明确了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选择原则,各类绿地树种的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眉山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省眉山市城市绿地植物系统,揭示出人工种植的植物群落客观存在的物种结构多样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以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中有代表性的绿地为研究对象,共选取6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置9个样方,对每个样方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分层记录相关数据。根据调查记录的原始数据,分别计算不同绿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54个样方中共有36科53属66种植物,其中四川境内本地种约占总数的1/3,国内外引进种较多。3类园林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结论]乡土植物种类和数量偏少,植物多样性水平偏低,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对太原市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园林绿化植物物种主要集中在蔷薇科(Rosaceae)、菊科(Compositae)、木犀科(Oleaceae)、豆科(Leguminosae)、杨柳科(Sal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等,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39.8%;乔灌木种类数量最多,其中以落叶树种为主,占乔灌木总数的85.1%;物种来源方面,引进物种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数的56.9%,乡土植物的应用范围较小,占43.1%;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以乔灌、乔草结构应用范围最广,占全部类型应用面积的75%;在不同园林绿地类型方面,公园绿地、高档居住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种类、数量和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类型最多,其次为城市新建干道绿地,而老的居住区绿地、旧街道绿地最少。同时,分析得出,在太原市城区绿地建设中不仅应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加强城区地表植被覆盖率及垂直面绿化规模、增加彩叶树种种植比例、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引进优良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9,他引:30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是体现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创建城市园林绿化特色不仅要有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丰富的植物种类等量的标准,而且在质的方面要能较好地体现生态学、自然学、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化绿量,开展园林植物科学研究,强化绿化特色设计意识,精心施工与栽培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是体现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创建城市园林绿化特色不仅要有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丰富的植物种类等量的标准,而且在质的方面要能较好地体现生态学、自然美、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提高城市绿化绿量, 开展园林植物科学研究, 强化绿化特色设计意识, 精心施工与栽培养护管理。表4 参11  相似文献   

19.
刘宇  曹佳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685-1689
[目的]分析宿迁市主城区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宿迁市及其周边苏北城市的绿地群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宿迁主城区新建绿地园林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对比分析各类型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结果]宿迁市主城区新建绿地树种分属68科91属118种,物种组成以乡土植物为主;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大于灌木,乔木层中附属绿地物种Margalef指数最大(4.1715),道路绿地物种Margalef指数最小(1.449);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Simpson指数总体上大于灌木,其大小依次为附属绿地(0.7876)>居住区绿地(0.7754)>道路绿地(0.7441)>市政广场绿地(0.6535)>公园绿地(0.6460);道路绿地乔木层Pielou指数最大,优势种较少,但分布均匀,附属绿地和居住地绿地灌木种类多且分布均匀.[结论]宿迁市新建绿地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但灌木种类偏少,物种多样性较低,通过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品种,增加种植形式可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