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宽阔平整,一片片草坪碧绿诱人,一排排绿树新嫩芽青翠欲滴……漫步在云台农场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华泰小区内,人们深感舒适与惬意。"这里才是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呢!"住在华泰·丰泽园一期的退休干部陈老先生说。如今,这里已兴起了一座新城,道路成网、别墅成群、楼房成栋,融入连云港市中心十分钟生活圈。这里常年有绿、依山拥水,"云水湾"生态湿地公园近在咫尺,一幅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是云台人在江苏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农场公  相似文献   

2.
<正>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靖宇县赤松镇青松村,一栋栋装饰一新的民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巷子,一架架橘红色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竖立,家家房前屋后蔬菜翠绿,户户屋内老幼笑声阵阵。夜幕下,整个新村在太阳能路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美丽……这一切不禁让记者疑惑:谁说青松村穷?青松村,过去的确穷。因为穷,乡亲们出门办事儿为省下8块钱的车费,几十里盘山道全靠步行,被人们戏称"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所在地区"竹乡美丽庭院"实践案例,发现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缺乏持续资金保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规划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的观念落后、参与性不高;从事乡村振兴的专业性人才缺乏等,进而深入剖析其原因,并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蜿蜒前伸,一栋栋农家别墅鳞次栉比;胡桥水库碧波荡漾,两岸垂柳随风摇弋;干亩花卉姹紫嫣红,绿树红花交相辉映。三三两两的老人带着孩子在健身广场边嬉戏边锻炼着身体,尽情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这是记者在河南省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看到的美丽乡村画卷。美丽乡村建设是搞好农业生态文明,改善民生,加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依托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分阶段稳步实施;这是一幅勾画中的美丽图景,围绕"生态宜居环境美、特色鲜明内涵美、富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目标,致力建设具有豫西特点、田园风光、宜居宜业、民富村美的和谐幸福家园;这是一位村支书的肺腑之言:"环境改善了,心情自然就舒畅了,思想转变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干劲也更足,好日子还在后头呢!"7月中旬,正值盛夏,记者冒着酷热,先后踏访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北营、杨家沟、河口、李家、南昌、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是我国农村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农村环保更是环保工作短板中的短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已经成为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现如今在安徽省,除了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著名景区外,乡村旅游也是异常火爆,一幅幅美丽田园风光照不断在朋友圈刷屏,一个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成了安徽省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  相似文献   

8.
<正>朋友,当您走进天津市武清区,这里天蓝、水碧、草绿,丛林与鲜花交相辉映,一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卫星城便展现在您的面前。国际马拉松、女排、乒乓球等重大赛事曾在这里举办,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这里落户创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劳动大军涌入这里定居生活。在这一个美丽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异军突起的天津雍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雍阳园林)的百余名园林职工,谱写了一曲京津之间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卫星城的园林建设者之歌。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0日,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培训班到农安县众一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行实训。农安县众一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现代化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也是我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范单位。安县众一联合社下设:蔬菜种植合作社(日光标准化温室101栋,占地18公顷);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型农业机械48台  相似文献   

10.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沈阳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应注重"五生",实现"五美";辽宁省沈阳市在2014年已经开始进行生态宜居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图话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绘就了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扮靓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2.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佳句,将夏日荷塘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今,每到夏日,江苏农垦云台农场的云水湾湿地公园也会出现这动人的景象。加之远处黛青的云台山和近处的农场新居倒映在万顷荷塘中,不得不让人感叹,云台农场这方钟灵毓秀的诗意山水,被一抹浓郁的绿色装扮,汇聚着无尽的灵韵和朝气,宛若一幅大师级水墨长卷,描画出云台人建设生态宜居农场和幸福小康生活的梦想。走进美丽的云台农场,你会不时被这个老农场涌现出的新场景打动。华泰山南福第花园小区人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完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污水排放量大以及乡村绿化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从意识培养、资金投入、措施改进三个方面探索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加快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兴则中国兴,农业稳则天下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在乡村发展新动能和主方向上,积极探索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色彩的美丽之路。通过对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市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等内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9,(12)
<正>横溪村,坐落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西南、美丽的佛岭水库边。漫步横溪,山水相间、移步换景,让人流连忘返。巍巍青山,享受一份山的宁静;悠悠清泉,感受一方水的灵动。这里倒映着千年古窑的漫天火光,孕育着生态宜居的自然温床。走进横溪村文化礼堂,犹如步入一条村史的时光隧道。在这里可以了解横溪的前世今生,触摸乡土记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对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州市炭步镇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的认知.结果表明,由于政策宣传不足、农民小农意识浓厚,乡村社会治理惰性等因素,导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因此,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处理政府、农民和市场三者的关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树立农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民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暮春时节,行走在"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华林山镇(垦殖场),但见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溪流清澈、风光秀美,胡氏古村、艮山古村、八百洞天等景点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江西省高安市华林山镇争创国家4A级景区,成功打造了"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生态与文化珠联璧合"的生态文明美丽样本,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国百个最具乡愁村庄等一批"国字号"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马龙县以"建设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为目标,科学谋划、因村施策、制定有效措施,从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村寨环境整治等10个方面,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28个,扎实推进全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保制度,成立28个包保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乡村生态治理的力度,推动吉林乡村量体裁衣、精耕细作,实现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丽生活的跃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