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196℃)保存后发芽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的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闽粤规律性中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当无防冻剂预处理,15%MC+MF-QT组合中,种子发芽率最高,膜伤害最小。与种子相比,用离体胚作为超低温保存材料效果要好,其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基本上能够维持超低温保存前的水平,最佳组合为15%MC+MF-ST,若能够辅以防冻剂预处理,则超低温保存效果更佳,最佳组合为15%MC+QF-QT+15%二甲亚砜+10%蔗糖+10%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2.
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脱氢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运用超低温 (- 1 96℃ )保存手段 ,通过对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的方差分析和 Q检验法多重比较分析 ,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含水量是影响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 ,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 .无防冻剂预处理 ,2 0 %含水量 ,缓冻缓解方式条件下 ,离体胚脱氢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蝉花种子为试材,将种子自然含水量9.8%分别降至7.2%、5.0%、3.6%、1.9%,液氮保存超24 h后,采用自来水和室温两种方法化冻,测定种子电导率、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活力指标,探讨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超低温保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蝉花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是可行的,含水量和化冻方式是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可以适度脱水,选择含水量3.6%的种子保存后有较高的发芽率;超低温保存后采用自来水化冻,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POD酶活性优于室温化冻,并且细胞膜结构及透性受损伤小。  相似文献   

4.
LN_2保存处理后苦槠种子的膜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苦槠种子和离体胚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含水量、冷冻方式、解冻方式 ,以及离体胚冰冻保护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水量是超低温保存成功的关键 ,适度脱水可大幅度降低苦槠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质膜伤害 ;随着含水量的降低 ,其电导率的变化呈先降后升 ,15 %含水量的电解质外渗率最低 ;而在冰冻保护剂作用下 ,离体胚保存最佳含水量为 10 % ,其质膜所受的伤害比较轻 ,电解质外渗量较小 ,膜修复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以玉蝉花种子为试材,将种子自然含水量9.8%分别降至7.2%、5.0%、3.6%、1.9%,液氮保存超24 h后,采用自来水和室温两种方法化冻,测定种子电导率、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活力指标,探讨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超低温保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蝉花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是可行的,含水量和化冻方式是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可以适度脱水,选择含水量3.6%的种子保存后有较高的发芽率;超低温保存后采用自来水化冻,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POD酶活性优于室温化冻,并且细胞膜结构及透性受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苦槠种子和离体胚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含水量,冷冻方式,解冻方式,以及离体胚冰冻保护剂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是超低温保存成功的关键,适度脱水可大幅度降低苦槠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质膜伤害;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其电导率的变化呈先降后升,15%含水量的电解质外渗率最低,而在冰冻保护剂作用下,离体胚保存最佳含水量为10%,其质膜所受的伤害比较轻,电解质外渗量较小,膜修复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杉木种子超干燥和超低温贮藏研究Ⅰ.种子质量贮藏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9.
高山栲种子是一种典型的顽拗型种子,在常规保存手段下,其种子发芽率丧失很快。将高山栲种子脱水干燥至5.01%~25.35%5个含水量梯度,置于液氮中保存6个月,结合不同的回湿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4个指标,评价超低温条件保存高山栲种子的效果。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脱水至20.36%,置于液氮中保存,然后用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二醇(理10 h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适宜的含水量和回湿处理使种子在储藏过程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增高。PEG)回湿处  相似文献   

10.
将苦槠种子、离体胚及离体胚防冻剂处理后用液氮(LN2)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种胚内三苯基甲月s质量浓度,研究其超低温保存效果。结果表明:苦槠离体胚防冻剂处理的三苯基甲月s质量浓度最高,脱氢酶活性最大,其次是离体胚,最小的是种子。3种保存材料的保存效果均受含水量水平显著影响,而当离体胚含水量小于10%时,冷解冻方式对LN2保存效果不明显。对种子而言,12%-15%含水量是适宜的保存含水量,采用缓冻快解,三苯基甲月s质量浓度高,分别是24.93、27.43μg.mL-1;对离体胚而言,10%-15%的含水量是适宜的,但12%含水量水平保存效果最好。添加防冻剂处理后,15%-20%含水量离体胚的三苯基甲月s质量浓度最高,分别达36.98、31.58μg.mL-1;防冻剂在LN2保存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用10%二甲亚砜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低聚糖对烟草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浸种,记录种子萌发情况,30 d后观察早期幼苗形态特征,并分别测定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MDA、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和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两种低聚糖处理对烟草的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其生长期可以补充营养,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模拟低温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抑制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或减少损伤,提高植物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100μmol·L-1SNP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干旱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0、50、100g·L-1)和NaC1(0、75、150mmol·L-1)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研究单一胁迫及交互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特征和早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可溶性盐含量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低于3 g·kg-1 时,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不受盐胁迫的影响;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高于3 g·kg-1 时,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升高而逐渐降低,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高于10 g·kg-1时,黄瓜种子几乎不发芽。对幼苗而言,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低于3 g·kg-1 时,黄瓜幼苗的鲜重、株高、茎粗和根长等指标不受盐胁迫的影响,幼苗中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表征逆境胁迫的生理生化指标也没有显著变化;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高于3 g·kg-1 时,随可溶性盐含量的升高,黄瓜幼苗的鲜重、株高、茎粗和根长等指标逐渐降低。同时,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迅速升高。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为3 ~10 g·kg-1 时,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含量或电导率与黄瓜种子发芽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在次生盐渍化的农田中,通过测定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或电导率值可以预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稀土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黑丰一号"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实验培养幼苗,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①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适宜浓度的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同时苦荞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出对照(蒸馏水浸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下降;②与正常灌水相比较,当苦荞遭受干旱胁迫后,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指数以及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提高,而且胁迫越深,其变化幅度越大但是在同一水分梯度下,采用不同的浸种物质浸种,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稀土浸种能降低其变化幅度。③在干旱条件下,采用200 mg/L的稀土浸种与蒸馏水浸种能够极显著提高苦荞幼苗的SOD、POD活性、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分别可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8.9%和10.8%,脯氨酸含量提高7.5%和8.2%,根系活力提高13.8%和16.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4%和7.9%。[结论]200 mg/L的稀土为最佳的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Zn~(2+)复配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的SNP和Zn~(2+)复配浸种后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叶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和Zn~(2+)复配浸种能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以0.10 mmol/L SNP和20 mg/L Zn~(2+)复配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学学报》2019,18(7):1571-1578
Mechanical threshing used when preparing maize seeds for planting subjects seed to damage and reduces seed 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threshing on the quality of maize seed threshed at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MCs). Seeds of dent maize JK968 and flint maize DD2 were threshed at 12, 15, 18, 21, and 24% MC. The damage degree was determined by iodine staining, and seed vigor was assessed by standard germination(SG), cold test germination(CTG), accelerated aging germination(AAG),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and seedling root and shoot leng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mage percentage increased, and the seed vigor parameter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ed MC during threshing in both cultivars. For obtaining high seed quality, indicated by at least 90, 85, and 80% of SG, AAG, and CTG, respectively, JK 968 and DD2 should be threshed at MC lower than 15 and 18%,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damage mainly occurred in the apical part of seeds, irrespective of the threshing MC in both cultivars. When the embryo was damaged, seedling emerg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great influence on shoot length. Damage to the endosperm resulted in little effect on seedling performance. Flint maize DD2 was more tolerant to mechanical threshing than dent maize JK968. These results provide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high vigor maize seed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