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微生物防治的基本特征战后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害虫防治体制,使得近年来产生了两个不得不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一是抗药性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迄今已达到了300种之多;其二是由于抗药性的增加,人们被迫大量地、频繁地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又不得不转而寻找化学杀虫剂以外的防治手段。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微生物防治法,就是其中之一。人们把这种昆虫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叫做微生物杀虫剂(microbial insecticide)。  相似文献   

2.
京郊延庆县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我国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生产中多以药剂防治为主,但由此产生了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和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南方地区先后报道了小菜蛾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基脲类和微生物杀虫剂Bt产生了抗药性〔1,2〕,在局部地区对目前应用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小菜蛾的食源丰富,为害呈加重趋势。本试验对北京市延庆县的小菜蛾进行了抗药性监测,以期为深入研究北方地区小菜蛾的抗性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3.
(上接第2期)3微生物源农药 它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两大类。(1)农用抗生素是由抗生菌发酵所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它是有明确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是生物源农药的重要大类,如阿维菌素、链霉素和赤霉素等。(2)活体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它依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和绿僵菌;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又以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问题更为突出。据报导,抗性害虫(螨)已超过440种(Roush等,1990)。在蔬菜害虫中,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在世界许多地区、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在北美已对几类常用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在局部地区发展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在抗药性治理中,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  相似文献   

5.
苹果黄蚜是苹果上的重要害虫,在化学防治频率较高的条件下,极易产生抗药性。为开发新的防治技术,减少防治次数,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作者进行了大功臣(吡虫啉)灌根、涂茎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数苹果轮纹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表现敏感,建立了以敏感性苹果轮纹病菌菌株的EC50平均值(0.2582±0.1208)mg/L为准的敏感性基线;11.11%的菌株已产生2~4倍的低水平抗药性,抗药性菌株主要分布于山东西部区域。  相似文献   

7.
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制约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因素很多,而如何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正确选择与使用各种农药,则成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建议如下: 1 农药选择 1.1 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用抗生素)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天敌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如HD-1青虫菌6号、井岗霉素、春蕾霉素、农用链霉素、BT乳剂、农抗120等。 1.2 积极推广土农药。利用非药剂物质来控制病虫的发生量。如800-1000倍液的尿洗合剂(1份尿素、0.2份洗衣粉、100份水混合而成)、石灰烟草水(石灰少许浸泡烟草一昼……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0,23(2):57-58
<正>BT杀虫剂,即苏云金杆菌微生物杀虫剂,含有毒杀害虫的伴孢晶体和芽孢毒素,杀灭害虫效果良好,而且使用中较难产生抗药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没有掌握方法,使用效  相似文献   

9.
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检测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指导生产上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方法】从甘肃、山东、北京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集葡萄灰霉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09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单孢系菌株,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结果】结果表明,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菌株率分别达到了83.5%、14.7%和17.4%;抗药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RDicRNPCS、BenRDicRNPCR和BenSDicSNPCR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68.8%、13.8%、0.9%和16.5%。【结论】我国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普遍存在抗药性问题,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较为严重,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一些替代的新型杀菌剂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0.
浙西桔全爪螨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桔全爪螨 (柑桔红蜘蛛 )是浙西衢州地区桔园的最主要害虫。年发生 13~ 14代 ,世代重叠 ,繁殖能力强 ,用药次数多 ,抗性产生迅速 ,造成依赖化学防治的恶性循环 ,部分桔园为害猖獗 ,影响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为尽快摸清浙西桔区桔全爪螨抗药性发展动态 ,提出抗性治理对策 ,我们在浙江省药检所的指导下 ,于 1993年立题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抗药性测定供试桔全爪螨相对敏感种群 (S) :采集于龙游县溪口山区基本未使用过化学农药的零星栽植柑树上。抗性种群 :分别采集于龙游县西方坞 (R1)和衢县航埠镇 (R2 )用药频繁的多年生老桔园。…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朝天椒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进行化学防治使病虫抗药性增强,并杀死大量的害虫天敌,最终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类健康,对农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各种有益的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基本途径主要有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昆虫性信息素与不育性的利用、生物农药的应用、拮抗微生物和害虫致病微生物的利用等[2]。生物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肃省18个县、区的156个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差异明显,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布范围为0.543~23.225μg/mL,各县区平均EC_(50)值为0.651~11.977μg/mL,最低抗性水平为1.00,最高抗性水平达42.80;各地区平均抗性水平分布在1.20~22.07。156个菌株对甲基硫菌灵总抗性频率高达49.36%;不同县、区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甘谷县抗性频率高达100%,且有部分菌株处于高抗水平。表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14,(2):38-38
<正>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2013年巴西再次成为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贡献最大的国家。过去4年来,巴西一直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最大的国家。该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2013年增加了630万hm2,达到3 660万hm2,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21%。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hm2增至1.703亿hm2,增长了100倍,2013年较2012年增长6%。  相似文献   

14.
高芸 《北方园艺》2021,(2):131-136
植物微生物病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可能使真菌毒素残留在农作物中,严重威胁农作物生产。由于运用化学农药防治途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抗药性和残留污染等,广大学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微生物防治植物微生物病害的方法。该研究对拮抗菌的主要种类、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生防菌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当前广饶县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因其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藿。加之长期用药不当.抗药性极强。防治较困难。2006年。我们应用新型抗生素类农药1.8%的阿维菌素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抗药性是指被防治对象(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抵抗能力。面对果园内病菌、害虫、螨类等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其频繁再爆发流行,"农药人"(这里指与"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相关联的活动人群。包括果农,果业技术人员,农药的研制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江苏丘陵地区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群(GG)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流行动态及抗性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GG的抗药性流行动态和敏感性;田间人工接种GG后再检测回分离菌株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评价GG的抗药性流行演化;药剂作用标靶基因序列分析阐明抗性分子机制。【结果】2013年和2017年GG对多菌灵的EC50均值(ρ)分别为0.528 5 mg·L-1和7.787 8 mg·L~(-1)。GG对多菌灵的抗性菌株比率从2013年的2.34%上升至2017年的32.21%。2017年和2018年多菌灵接种抗性菌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0.64%和4.18%。回分离GG中抗性菌株/敏感菌株的比率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65.00%和68.18%,均高于接种比率50%。抗性菌株靶标基因(TUB2)第198位的谷氨酸突变成丙氨酸(E198A),或第200位的苯丙氨酸突变成络氨酸(F200Y)。【结论】江苏丘陵地区GG对多菌灵已形成抗药性流行。多菌灵持续施用是GG田间抗药性流行的驱动因子。GG抗性菌株标靶基因突变类型为E198A或F200Y。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与食品安全的今天,微生物农药以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本文现  相似文献   

19.
<正>1国际市场前景疟疾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的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道,目前全球人口1/2约28亿的人生活于疟疾高发区,每年全世界患疟患病人数高达3 ̄5亿人,死亡病例为300万人左右,其中一半为5岁以下儿童。随着疟原虫对传统药物的抗药性在各个疟疾流行区的迅速蔓延,已有的抗疟药如:氯喹、  相似文献   

20.
生产无公害果菜提倡使用对人体无害、对农业环境无污染的矿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主要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病虫对这两种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且持效期长;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苦楝素、川楝素、苦皮藤、烟碱、大蒜素、腐必清、苦参碱等,不污染环境,害虫和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鸟、蜂安全;微生物源农药有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