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饲用乳化油脂粉的特点 日前在饲料生产中,油脂的添加往往采用喷涂方法.喷涂的油脂附着在饲料表面,油脂添加量低,油脂易氧化变质,对动物生长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使饲料中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提高,影响饲料保质期.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油脂喷涂机的出现,颗粒油脂喷涂技术迅速用于饲料生产。一般来说,奶牛饲料颗粒直径较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低,喷涂油脂较困难。各种大小饲料颗粒在冷却后喷涂油脂的主要问题,是因颗粒表面的脂肪层过厚面引起仓内结拱。自油脂喷涂技术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喷  相似文献   

3.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的日趋加激,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生产已成为饲料企业控制饲料品质的重要手段,而其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湿条件,导致饲料中必备的热敏营养元素损失严重,影响饲料品质。近年来,饲料加工领域提出了油脂后喷涂新技术,即在膨化或制粒后,通过油脂添加,避免热敏营养元素的损失,从而保证饲料品质。文章将根据油脂后喷涂新技术的要求,研究设计一套油脂后喷涂系统,以满足饲料生产中油脂后喷涂需求。  相似文献   

4.
液体饲料补充料真空后喷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饲料中油脂添加量不断提高,而一般液体表面后喷涂技术无法满足生产某些更高能量饲料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开始采用液体真空后喷涂工艺。这种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液体(主要为油脂)喷涂比例,并能确保液体均匀喷涂,为生产高能量饲料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工艺手段。本文就液体真空后喷涂系统的原理及优越性、影响液体真空后喷涂质量的因素、液体真空后喷涂系统及其设备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饲料厂油脂添加工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平 《饲料工业》1990,11(11):16-17
近年来,我国饲料加工厂中应用油脂添加工艺逐渐增多,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试对油脂添加工艺进行分析。饲料中添加油脂工艺可分为压粒前和压粒后两种方法。压粒前添加油脂可在混合机、调质器、熟化器等处进行;压粒后添加油脂可在饲料成型后对颗粒表面喷涂油脂。一、压粒前添加油脂 1.混合机内油脂添加无论成品料是粉状还是粒状,在混合机内添加油脂的工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添加量不同。前者油脂的添加量可达6%~7%,后者一般不超过3%。  相似文献   

6.
硬颗粒饲料真空喷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在真空喷涂技术主要是用于饲料组成成分(如油脂或糖蜜)的添加,特别是膨化颗粒饲料的液体组成成分添加。当下对于此类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对于颗粒饲料表面热敏性添加剂真空喷涂技术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将维生素和酶制剂二者相结合做成乳化剂后再喷涂到硬颗粒饲料上的研究未见报道。文章对硬颗粒饲料真空喷涂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饲料行业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真空喷涂技术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主要是用于饲料组成成分(如油脂或糖蜜)的添加,特别是对于膨化颗粒饲料的液体组成成分添加。当下对于此类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真正对于颗粒饲料表面热敏性添加剂真空喷涂技术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将维生素和酶制剂二者相结合做成乳化剂后再喷涂到硬颗粒饲料上的研究未见报道。文章对硬颗粒饲料真空喷涂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饲料行业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真空喷涂技术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主要是用于饲料组成成分(如油脂或糖蜜)的添加,特别是对于膨化颗粒饲料的液体组成成分添加。当下对于此类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真正对于颗粒饲料表面热敏性添加剂真空喷涂技术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将维生素和酶制剂二者相结合做成乳化剂后再喷涂到硬颗粒饲料上的研究未见报道。文章对硬颗粒饲料真空喷涂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饲料行业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瑞士布勒公司最新的机电一体化饲料生产设备──油脂喷涂系统(FatCoatingSystem),最近在广州皇上皇饲料厂有限公司(花都)投入运行,这是布勒公司在中国安装的首套新款油脂喷涂系统设备。从所周知,在饲料厂,油脂添加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目前饲料厂普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均没能克服油脂对颗粒质量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按照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分,油脂添加一般有三种方法:1.制粒前的配混系统喷射。2.制粒过程中的制粒机中喷涂。3.制粒后的打包系统喷涂。简单比较一下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第一种具备结构简单,投资少,油脂的配…  相似文献   

10.
<正>在配合饲料,尤其高档鱼料和宠物料中添加油脂等液体营养成分,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提高其营养含量和品质,因此,在配合饲料厂中油脂等液体添加工艺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添加油脂可以在粉料阶段进行,但经过后续高温处理,会破坏油脂的性能,而在高温处理后进行油脂喷涂则可以避免油脂变质,因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饲喂或鸡舍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福利状况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鸡300只,随机分在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网上平养。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玉米一豆粕基础日粮;处理2为饲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200mg/kg;处理3为喷洒组,在鸡舍空气中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喷剂。41日龄时对各处理肉鸡的福利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饲喂组和喷洒组肉鸡试验期没有出现死亡,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各组间肉鸡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肉鸡羽毛清洁度与步态评分结果优劣次序为:喷洒组〉饲喂组〉对照组;饲喂或喷洒芽孢杆菌的肉鸡脚垫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从跗关节损伤度来看,各处理组评分结果优劣程度为:对照组优于喷洒组,喷洒组优于饲喂组。试验结果显示,在AA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或在鸡舍中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2.
添食和体喷三眠索诱导的蓖麻蚕三眠蚕,全龄经过缩短3~4天。三龄饷食开始添食三眠素诱导的三眠蚕率达95.73%~100%,四龄饷食开始添食三眠素三眠蚕率为零。三龄喷体三眼素诱导的三眠蚕率为8.83%~48.00%,且多数三眠蚕为雄蚕;雄蚕三眠蚕率可达88:10%,雌蚕最高只有6.58%。诱导的三眠蚕子代能恢复四眠。  相似文献   

13.
"天达-2116"叶面肥在桑树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天达-2116”叶面肥对桑树产叶量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喷施一定浓度的“天达-2116”能促进桑树叶片生长,提高桑树产叶量,增产幅度为10.1%-18.7%。养蚕叶质调查也表明喷施区茧质及产量相仿且对蚕无健康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种植第二年的‘东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o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一年收割三茬,利用自主研制的紫花苜蓿专用叶面肥(专利申请号:201810124670.2)分别在每茬紫花苜蓿刈割前第30天、第25天、第20天、第15天、第10天、第5天进行喷施,以不喷施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紫花苜蓿生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茬紫花苜蓿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为刈割前第15天,第二茬和第三茬紫花苜蓿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均为刈割前第20天。对三茬紫花苜蓿生长性状、产草量、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综合分析,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为刈割前第20天。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6.
蜂蜜是公认的滋补佳品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血脂的作用。但蜂蜜黏性大,易附着在器壁上,且低温容易结晶,这样都给蜂蜜的包装、运输、贮藏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利用芯壁比、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进料量四个因素来考察了喷雾干燥固体蜂蜜粉的加工工艺,以固体蜂蜜粉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固形物含量为35%,芯壁比0.8:1,进料速度40ml7min,进风温度为190℃时,出风温度为65℃时,固体蜂蜜粉得率最高为64.28%。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畜禽饲喂方式易产生畜禽营养不均、饲料浪费等问题,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节省饲料和人工成本、促进畜禽营养均衡、保障畜产品品质及安全等为显著优势的精准饲喂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研发应用.该文阐述了畜禽精准饲喂中饲养信息获取、饲料精准配方及智能饲喂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8.
抑氨菌液改善笼养蛋鸡舍环境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频率喷洒抑氨菌液对笼养蛋鸡舍环境的影响。3间鸡舍分别饲有900只54周龄新杨褐、白羽(新杨绿、海兰灰)和海兰褐蛋鸡。试验1、2、3期分别按照3 d1次、2 d1次、1 d1次的频率以0.5%比例喷洒抑氨菌液;每天4次记录温度、湿度、NH3浓度和CO2浓度,并记录每日风机开关时间,测定硼酸吸收液中氨氮浓度和生理盐水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结果表明:NH3浓度、CO2浓度、吸收氨氮浓度、细菌和真菌数量不同程度地受到鸡舍内温度、湿度、风机运行时长和测定位置的影响;各环境参数受测定时风机开关状态的影响;鸡舍内NH3浓度在1~3 d内明显随鸡粪堆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天喷洒一次抑氨菌液能明显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结果表明,笼养蛋鸡舍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天喷洒1次抑氨菌液能明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结果表明,每天喷洒一次抑氨菌液能明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uminal (solid feed, SF) and abomasal (liquid feed, LF) feeding on the plasma leptin concentration in sheep.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2 weeks to adapt the animals to SF, 4 weeks of feeding on SF, 2 weeks adaptation to LF, 8 weeks of feeding on LF, 2 weeks of adaptation to SF, and 4 weeks of feeding on SF. The LF directory flowed into the abomasums of sheep by bottle feeding. Plasma leptin concentration before morning feeding was almost constant in the SF periods, whereas it showed between‐day variations when measured during the LF periods. Mean plasma leptin levels were higher for LF (7.77 ± 0.76 ng/mL; mean ± SE) than for SF periods (3.95 ± 0.16 ng/mL; mean ± SE). Although plasma leptin concentration did not show any change after feeding in the SF and LF periods, plasma insulin and glucose levels increased within 15 min after liquid abomasal feeding, but not after solid ruminal feeding. The high plasma leptin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LF periods in weaned sheep could be due to change of digestible energy intake and changes in plasma insulin and glucose levels accompanying the changes in digestive processes and nutrient supply.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400、800、1200、1600保万灵杀虫剂释液喷于桑树,以清水桑为对照,桑叶饲蚕后查明了蚕的中毒症状及万灵杀虫剂不同浓度的残毒期。为确保养蚕安全,喷药2周后方可采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