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乙酸乙酯对檀香紫檀及6种常见仿紫檀木材抽提物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用法对提取液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对抽提物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的对比,得出一种鉴别檀香紫檀的化学分类方法。结果表明:相同材种提取液所含化学成分种类相近,不同材种间差异较大;6种伪紫檀提取液化学成分均与紫檀有明显区别,且均有各自的特征性成分可作为鉴别该材种的标志性物质。鉴别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高效环保,可作为鉴别紫檀等红木类珍贵木材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木粉在120~320℃热解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产物。采用热重-红外联用仪(TGA-FTIR)分析紫檀在热解过程中的失重、热解速度及释放的产物的官能团,并通过热解-气质联用仪(PY-GC/MS)具体分析了紫檀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VOCs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160℃热解时总失重率为3.87%,200℃时为6.42%,240℃时为13.56%;紫檀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小分子气体主要是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热解过程中释放的VOCs主要由醇类、酸类、酮类、酚类、酯类、醛类、烷烃类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檀香紫檀是世界著名顶级红木树种之一,其心材主要应用于高档家具、乐器、细木工及雕刻制作,其心材、树皮和种子的提取物具抗糖尿病、抗癌、护肝等功效,药用价值极高。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即开始引种檀香紫檀,然而一直未得以规模种植,种苗短缺是当前制约我国檀香紫檀人工林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印度紫檀或大果紫檀大树作为砧木,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解决了檀香紫檀嫁接采种园营建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15个初选优树材料营建了嫁接采种园,为檀香紫檀采种园规模发展及优良种质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基础。文中简要介绍了檀香紫檀嫁接采种园的营建技术,并对15个无性系的生长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个檀香紫檀无性系的平均主枝长、主枝直径及最大主枝长、主枝直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其分枝数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而言,15和12号无性系的表现均最佳,其次为6、9和10号无性系;以印度紫檀为砧木的嫁接效果优于大果紫檀砧木,两者间平均主枝长和主枝直径的差异均显著,这与印度紫檀相对于大果紫檀而言对土壤的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低温预浸渍发酵、热浸渍发酵和带渣发酵3种不同的发酵方式所制备出的蓝莓酒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不同发酵工艺所制备出来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之间的差异,为蓝莓酒发酵工艺的选择及其香气品质的分析、调控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对蓝莓酒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分离,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进一步分析3种发酵工艺制备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结果】低温预浸渍发酵、热浸渍发酵和带渣发酵蓝莓酒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6、39和31种,其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酸类、酮类、苯环类、萜烯类和烷类化合物,发酵前的蓝莓果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有27、25和24种。与未发酵前的蓝莓果汁相比较,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结论】3种不同发酵工艺所制备出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成分及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热浸渍发酵工艺所制备出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种类为最多,而以低温预浸渍发酵所制备出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含量为最高,经过对比3种发酵方式所制得的蓝莓酒的香气物质种类、含量以及特征性香气物质,低温预浸渍发酵工艺所制得的蓝莓酒品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圆柏(Sabina chinensis)叶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日内含量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连续3天测定圆柏叶7:00、10:00、13:00、16:00和19:00时的VOCs成分及含量,分析其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7种VOCs成分;其中,萜类物质种类最多(46种),含量最高,占VOCs总含量的88%以上,主要成分为桧烯、β-罗勒烯和L-乙酸龙脑酯。5个时间点叶内VOCs总含量分别为6.901、13.033、11.081、8.960和5.570μg/g,呈“单峰”曲线变化。萜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与VOCs总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苯环类物质总含量呈倒“N”型曲线变化;酯类物质总含量呈“M”型曲线变化;醛类物质含量呈“W”型曲线变化。随温度和光照等条件发生改变,圆柏叶不同时段VOCs总含量不同;萜类是决定圆柏叶VOCs成分及含量变化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檀香木心材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檀香木心材的可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显示,檀香木心材精油与石油醚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基本一致,且挥发性成分相同,表明石油醚提取物能够表征檀香木心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特征;四个产地的檀香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以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等5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建立判别模型,可用于檀香产地识别。  相似文献   

7.
紫檀属树种实生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早期引种并已正常开花结实的印度紫檀、檀香紫檀、马拉巴紫檀和古巴紫檀的实生苗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去翅荚果袋装贮于室内可达 1年以上而不影响发芽率 ;用 6 0℃或 80℃温水浸泡荚果2 4h可明显提高马拉巴紫檀、古巴紫檀荚果的发芽率 ,分别由 1 1 .0 %和 6 .0 %提高到 31 .7%和 4 8.0 % ;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印度紫檀、檀香紫檀荚果的萌发 ,其发芽率反而下降 ;30~ 35℃气温有利于荚果发芽和苗木生长 ;高 30cm以上的健壮苗木可以短时间忍耐 0℃低温 ,4个树种苗期耐低温能力依次为檀香紫檀 >印度紫檀 >马拉巴紫檀 >古巴紫檀。研究结果为紫檀属树种在我国的扩大栽培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胡椒木叶片不同时期释放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a中不同季节胡椒木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37种,包括萜烯类、酯类、酸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2种,酯类化合物10种,为胡椒木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胡椒木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胡椒木挥发性有机成分种类在3月份最多,24种,主要为酯类、萜烯类和酸类物质;9月份最少,8种,主要为萜烯类。1 a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酯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烷类、酸类和醇类物质只在3月和6月出现,醛类仅在3月份出现。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呈现先减少后增多再减少的趋势,在14:00达到高峰,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胡椒木不同时期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酸甲酯、α-石竹烯、β-月桂烯和石竹烯等,这些有机物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效。因此,胡椒木是营造保健型园林景观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化学组成、抑菌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枝为原料,采用干馏法分3个温度段收集苹果枝木醋液.用GC-MS法分析各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有机成分,并对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化学组成不同,含量差别较大,低温度段(100~200 ℃,AP_1)中检出45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1.26%,其中酚类含量为51.33%,有机酸酸含量为18.50%,酮类含量为8.98%,呋喃类含量为7.23%;中间温度段(200~310 ℃,AP_2)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5.35%,其中酚类含量为24.69%,有机酸酸含量为40.05%,酮类含量为7.52%,呋喃类含量为12.81%;高温度段(310~500 ℃,AP_3)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3.00%,其上述物质含量依次为34.66%,28.37%,12.49%和6.93%.有机酸在中间温度段木醋液中含量最多,酚类在低温度段含量最多.3个温度段的苹果枝木醋液均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其抑菌活性顺序为AP_2>AP_3>AP_1,AP_2的抑菌活性最强,且与AP_1和AP_3的差异显著,其中对植物病原菌的EC_(50)为2.43~5.27 Mg·mL~(-1);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AP_1>AP_3>AP_2,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AP_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均高于抗坏血酸和BHT.初步分析AP_2较强的抑菌活性和AP_1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与其中高含量的有机酸和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花朵在花蕾期、半开放期、盛开期及凋落期4个开花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研究了鹿角杜鹃花香成分的种类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鹿角杜鹃花朵开放的4个时期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种类在开花过程中呈升高...  相似文献   

11.
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桃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及初步探讨果皮毛和果肉颜色性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情况,以此2对性状均存在差异的4份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其成熟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份桃种质中共鉴定出116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为酯、醛、醇和烷烃等类物质。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上看,白肉桃‘大久保’和‘华光’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分别有68和52种;而2份黄肉桃种质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均较少。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上看,2份普通桃与2份油桃中的差异挥发性成分总共仅有3种,其分别为反式-2,4-庚二烯醛、戊酸-2,2,4-三甲基-3-异丙酸-异丁酯和脱氧精胍菌素,远低于2份白肉桃与2份黄肉桃种质中差异挥发性成分的数量(13种)。此外,从挥发性成分的类群上看,2份白肉桃含有较多的"青香型"的C6类化合物,而2份黄肉桃含有较多的"果香型"的酯和内酯类化合物。文中综合分析认为,果皮毛的有无和果肉的颜色性状均可能影响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种类,但后者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比较香椿(Toonasisnensis Roem.)和红椿(Toonaciliata Roem.)叶片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比较两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成分类型,并比较两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比例。两种物质主要有萜烯类、芳香烃类、醇类、酯类、烷烃类五大类并比较各占的比例。香椿叶片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提取出16种主要成分,红椿叶片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提取出22种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檀香紫檀是珍贵的家具用材,属于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中所列的红木材种,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市场上部分不法商家利用一些材种在名称、俗称及外观上与檀香紫檀相似的特点制作仿冒檀香紫檀的家具及工艺品进行销售,因包括紫檀在内的红木材种名称或俗称混乱而造成的销售纠纷和消费者投诉层出不穷,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扰乱了市场环境。本文从木材名称入手,列举市场上常见的五种名称或俗称为"紫檀"并且外观特征与檀香紫檀相似的材种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区分鉴别,总结出鉴别这几种相似材种的方法并归纳成材种特征鉴别表,对广大消费者和相关木材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提出规范红木材种名称对于红木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为马尾松抗逆生理研究和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测定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GC-MS鉴定出13种挥发性物质,属于萜类、醛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确定为萜类,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是α-蒎烯、石竹烯和α-水芹烯。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单萜类相对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倍半萜类相对含量则先升高再逐渐降低,干旱胁迫明显诱导针叶单萜类含量增加;马尾松幼苗针叶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大呈明显增加趋势,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大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HS-SPME可作为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提取的有效手段,GC-MS适合于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的识别;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含有丰富的单萜和倍半萜,针叶通过调节单萜与倍半萜比例响应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通过内源激素相互协调来适应干旱逆境,其中ZT和ABA是其重要的干旱胁迫信号激素。  相似文献   

15.
南方大果紫檀等珍贵树种寒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持续大范围低温天气,对我国南方森林植物带来灾难性伤害,灾后不久,对大果紫檀等珍贵树种的抗寒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年或2年生紫檀属幼林对比黄檀和檀香属幼林,抗寒性较差,2.5℃的低温已明显受害,这一温度是其受害的阀值,也是本地区引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檀香受害温度的下限是-1℃,降香黄檀能耐短暂-3℃低温,白木香能耐短期霜冻.苗木品质和树龄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2023年3月13日,从浙江省长兴县东方梅园有限公司梅花基地采集绿萼梅花蕾,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水蒸气蒸馏、超临界二氧化碳3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绿萼梅Prunusmumef.viridicalyx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明确其花蕾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及不同萃取方式对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萃取方法获得的绿萼梅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醛、醇、酮、烯等9类57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苯甲醛、壬醛、金合欢醇、苯甲酸、α-香树脂醇、D-柠檬烯,其中苯甲醛含量最高。绿萼梅花顶空-固相微萃取物中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以醛、醇和酯类化合物为主;水蒸气蒸馏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酯、烯、酮等水难溶化合物为主;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长链烷、酯类化合物为主。三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蜡质含量较高,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更适合作为植物芳香类挥发物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个,这些成分应是构成茉莉花香气的基础。精油中重组分含量相对较低(4.84%),其香气较纯正;净油中,头香成分含量相对较低,重组分含量偏高(23.79%),导致香气不够纯正。茉莉花精油和净油加工生产时,为保证香气纯正,须防止乙酸苯甲酯和芳樟醇等成分流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急尖长苞冷杉球果、枝条及小果垂枝柏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急尖长苞冷杉球果中共检测到13种挥发性物质,其由10种单萜、1种酚、2种醇组成。并以ɑ-蒎烯、月桂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4种化合物为优势组分,其中又以β-水芹烯的含量最高,且该成分在急尖长苞冷杉枝条和小果垂枝柏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没有。急尖长苞冷杉枝条所含的挥发性物质由6种单萜、1种酚组成,且其酚的含量最高。小果垂枝柏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相对简单,由5种单萜组成,其优势成分为香桧烯和柠檬烯,而柠檬烯在急尖长苞冷杉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冷杉顶小卷蛾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的器官时,急尖长苞冷杉球果中所含的大量β-水芹烯挥发性物质对该虫起有引诱作用,而另两种器官所含的柠檬烯挥发性物质则对该虫起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紫檀殿“制度如文思”,文思殿在大明寝殿东,三问,前后轩,东西三十五尺,深七十二尺。这么大的宫殿,全部用紫檀木建造,那是何等辉煌!紫檀木是木材中的极品,极其坚硬沉重,彰显高贵华丽。紫檀木的树种称檀香紫檀,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深山大沟,且檀香紫檀为散生树种,多不成林,故寻找、采伐和运输都极其困难。民间尚有“十檀九空”之说,因此,往往多用紫檀木制作小器物,及制作家具,已属不易,如用以制作宫殿,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资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对香青兰叶和花组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香青兰叶和花中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炔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等7大类。叶和花中分别有64和65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成分46种。叶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8种,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3.96%;花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9种,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7.26%。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为紫苏醛、紫苏醇、桉树醇、松油烯和石竹烯等。香青兰叶和花中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药用及工业开发和利用价值。SPME-GC-MS能全面、快速获得香青兰挥发性成分信息,可用于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