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意大利的儿童家具发展状况,着重从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竞争态势、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儿童家具的发展现状做了概述,并且从儿童家具的市场需求和分析入手,提出了儿童家具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建立面向大规模定制的系统组合家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剑虹 《木材工业》2001,15(6):3-5,8
本文介绍了在大规模定制下开发系统组合家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技术关键,指出国内家具企业的发展对策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家具企业技术力量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省家具企业的技术力量的调查、分析入手,分析了我省家具企业技术力量、企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我国家具工业的发展方向出发,提出了我省家具企业应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维梁 《木材工业》2003,17(5):22-24
中国加入WTO以后,家具企业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和国外企业的冲击,家具企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增强竞争力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改善企业管理、改善家具企业零散特性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家具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范嵩 《林产工业》2020,57(2):76-78
家具生产企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家具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木材价格波动对我国家具生产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基于国际木材价格波动现状,分析国外木材原料的价格波动特征对国内木材原料市场异常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以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促进国内家具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设计管理的定义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笔者指出科学的设计管理可以推动家具企业产品创新设计、提升家具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以湖南家具企业为例论述了我国家具企业设计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中小家具企业逐步引入现代设计管理理念,决策层建立起企业设计管理的战略性指向,整体化策略指引家具企业设计管理,建立模块化、平台化的设计管理模式,实施网络化的家具企业设计管理模式,将创新应用于企业设计管理的各个环节等家具设计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整体不断向前推进的国内家具产业链条中,板式家具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也在加速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甚至在国内已经拥有了为数众多的消费者群体,在出口贸易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但较之同一行业里的其他兄弟品种,如实木家具、特别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珍贵硬木家具、仿明清古典家具、以及颇具东方民族特色的竹藤家具,对板式家具的境况不免令人产生一些担心和忧虑。概括起来,该品种目前所处的地位特点可谓是“两大两少”,即底盘大,需求大;效益少,出口少。据中国家具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登记在册家具企业为81,000家,拥有65…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12~15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家具(出口)展览会举办之际,大连庄河市将被正式授予“中国实木家具产业基地”的称号。为了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中国实木家具产业,提高我国实木家具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煦 《木材工业》2006,20(6):49-49
作为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主办方之一,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磨砺,家具展示面积已从最初的3000m。发展到22万m^2。在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家具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为顺应电子商务的潮流,博华公司将于2006年12月开通“家具在线”网站www.furnitureinchina.com,以助推中国家具企业迎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曹煦 《木材工业》2006,20(6):49-49
作为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主办方之一,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磨砺,家具展示面积已从最初的3000m。发展到22万m^2。在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家具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为顺应电子商务的潮流,博华公司将于2006年12月开通“家具在线”网站www.furnitureinchina.com,以助推中国家具企业迎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家具企业的设计创新与营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焱 《木材工业》2006,20(4):35-37
简要分析了我国家具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家具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家具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设计创新与营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论述了创新的重要意义、内函及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27家家具企业,进行各类木工机械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并对事故率较高的木工铣床、锯机和刨床的事故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对不同类型家具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差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浙江家具行业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分析浙江家具行业较为典型和繁荣的产业集群现象及其特征,指出人才匮乏是影响未来浙江家具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本省的家具设计教育,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应联合行动,创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推动和促进浙江家具行业的高速度、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家具以木竹类家具为多,家具的组合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体现了古代工匠在家具设计中包容兼济与扬长避短的理念,形成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家具形制结构。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造型和功能的家具通过组合发展为新型家具的演化过程,以及由于起居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家具组合方式的变化。研究古代家具的组合方式将有助于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为研究中国古代家具摆放以及家具形制变化的演变过程提供更具综合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家具工业中家具机械发展的趋势、技术进步方向及选用家具机械时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扬长避短、把握机遇,从整体上了解和分析家具行业的发展动向、前景以及战略和政策取向,实现家具行业的全面、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扬  王逢瑚  李丽明  徐子茵 《森林工程》2011,27(3):43-44,50
研究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对于家具产业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论述家具设计的现状,分析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提高家具设计的创新意识,从传统的设计思想出发,重视人性化的发展要求,加强设计师的实践能力,重点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有效地解决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实现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家具加工机械的现状,指出我国家具加工机械已经进入数控化的初始阶段.对家具加工机械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数控木工机械的发展对家具工业的贡献,指出中国木工机械的数控化实际上并没有给家具工业带来更多的福音.我国低端数控镂铣机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在世界低档数控家具加工机械市场上,来自中国的低端数控镂铣机产品已经开始冲击国际市场.分析了阻碍中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化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厂家没有进行用户培训及缺少二次开发的人才,没有适应国产数控家具加工机床的专用系统,数控家具加工机械的研发方向难寻,国产低档数控设备价格偏低增加研制成本,产学研严重脱节等等.分析了中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化的应用前景,指出批量生产木制品生产线的前途最光明.重点是利用数控实现家具部件加工的自动化,使国际市场高端数控家具加工机械产品国产化,用于大批量家具零件加工的专用数控机械开发前景广阔,低档实用的简易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化开发势在必行.文中重点指出了我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技术的开发方向,分析了主要数控家具加工机械的开发方向.研究我国木工机械数控化的突破点,提出了具体数控设备的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19.
提到我国的传统家具,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硬木为主材的红木家具,因为我国传统家具主要是以明清家具为主,而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是以红木为主,所以在研究传统家具时容易忽略一些利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传统家具,竹类家具就是其中的一类。文中从传统竹家具的造型特点、传统竹家具结构中线的种类和传统竹家具中"线"的形态特征3个方面对其性质、特征、变化以及延伸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拟得出传统竹制家具在造型形态上"线"元素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以期为现代竹家具在线的设计应用上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Chinese wooden furniture industry has witnessed high-speed growth, making China a leading furniture exporter. Give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global competition, it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 present statu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wooden furnitur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China will face in competing with other principal trading nations. Based on Balassa'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Indic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from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into a high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 the period, and has maintained a strong position in this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However, it still falls behind traditionally strong competitors such as Italy and Germany in terms of quality and unit price. It is also experiencing a growing challenge from lower-income countries such as Poland and Vietnam. Moreover, China now faces up more unfavorable macroeconomic circumstances such as rising cost, shrinking international demand, technology gap and escalating trade barriers. Thus, the government, industrial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s need to quickly take innovative steps coordinately to promot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itioning from the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EM) to the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s (ODM), further to the 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s (OB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