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局面,国家专题研究了黑河水资源问题.决定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的实施,使中游地区水的利用率得到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恢复和改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提高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建立节水型社会,初步形成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管理机制,建立起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形成抗旱与防洪、城市与乡村、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互相保障、互相协调、和谐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掖黑河湿地湖泊位于黑河中游,是河西走廊的关键生态节点。大沙河是唯一穿城而过的河流,枯水期时的河床裸露严重影响了临泽县城的城市景观建设,造成生物链的断裂,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也受到严重威胁。通过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从根本上改变湖泊的管理现状,提升其保护、管理、科研与可持续利用水平,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水资源现状条件下开发利用分析,揭示水资源紧缺程度、水质污染状况。针对现状水利基础设施和耗用水方式及日益突出的供用水矛盾、生态环境危机等问题,结合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经甘、青、蒙三省(区)。2000年,国家投入23.5亿元实施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水利部制定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对黑河实行水量统一调度管理,2003年实现了国务院批复的黑河干流分水目标,对黑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进行了遏制。本文通过分析黑河调水对处于中游地区的临泽县的影响,探讨了建立黑河调水生态的补偿机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黑河流域纵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显示:黑河流域土壤密度、pH值、电导率在黑河流域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且3个指标在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具有显著差异性;沙粒含量不论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是占主要组成成分的。其中,沙粒的含量在黑河下游表现最高,为84.93 g·kg~(-1),且显著大于上游和中游的含量。粉粒的含量在中游表现最高,为29.30 g·kg~(-1),且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的粉粒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黑河流域土壤全碳量和全氮量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差异显著。由此可知,黑河上、中、下游土壤理化性质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6.
黑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由来已久,为缓解黑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家实施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和流域近期治理,初步遏制了黑河下游生态系统恶化趋势。本文通过对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梳理水量调度现状,结合中游种植结构分析,提出了黑河水量调度时段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流域纵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显示:(1)黑河流域土壤密度、pH值、电导率在黑河流域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且3个指标在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具有显著差异性;(2)沙粒含量不论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是占主要组成成分的。其中,沙粒的含量在黑河下游表现最高,为84.93 g·kg-1,且显著大于上游和中游的含量。粉粒的含量在中游表现最高,为29.30 g·kg-1,且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的粉粒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3)黑河流域土壤全碳量和全氮量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差异显著。由此可知,黑河上、中、下游土壤理化性质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9.
张爱萍 《甘肃农业》2014,(10):97-98
高台县地处我国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境内可开发的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包括黑河、摆浪河、西大河、石灰关河、水关河、红沙河等在内的6条主要河流,如果能够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那么一定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在高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本文主要根据高台县近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介绍了高台县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黑河流域水文监测能力薄弱的实际情况,规划构想改造干(支)流关键水文站、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等;建设基于RS全流域生态信息监测系统以及补充建设流域遥感监测中心;加强中游灌区等重点用水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引用信息监测站等;加强干流中下游地区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网等。为黑河流域治理保护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的管理工具,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益严峻恶化的局面,2000年开始对黑河下游进行了调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尾闾,调水以前均干涸多年。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干涸多年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调水后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来,东居延海分别于2002~2006年连续5年10次进水,总计入湖水量达到1.797 7亿m3,最大水面面积达35.7 km2;西居延海也在2003年进水,入湖水量达到0.272 3亿m3,东、西居延海总计入湖水量达到2.07亿m3。(2)调水前东居延海及四周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类少,普遍生长不良,调水期末湖内及四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大,植物种类增加,生长较好,植被呈现向良性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3)遥感调查表明,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调水后草地面积增加了15.35 km2,高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增加了5.9 km2,而中、低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减少了8.59 km2,戈壁滩、沙化面积减少了19.98 km2,生态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以上结果表明,调水5年多来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正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07-6810,6827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水质恶化的现状,分析了南川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包括河道水量不足,下游河段水质较差,河道泥沙淤积。从废污水截污纳管,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裸露河滩生态修复,制度保障几方面,提出了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河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年对黑河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论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界河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坡地水土保持林及废旧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南渡江下游段河塘沉积物的肥力水平与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河塘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典型河段塘柳塘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布设断面与样品采集,测定底泥有机质、重金属含量,对河塘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以及底泥的肥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塘柳塘河塘底泥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9.80 g/kg,尤以中段(村庄段)河塘底泥有机质含量最高.全河段Cr、As、Cd、Pb和Hg含量分别为9.792~77.067、0.891~5.044、0.128~0.556、17.304~55.106和0.067~0.457mg/kg;Cr、As未超标,而Cd、Pb和Hg超标,Cd和Hg超标幅度分别为85.48%和82.95%.南渡江下游河塘底泥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但河塘中段Cd和Hg的单项污染生态风险均处于中等水平,在污染风险控制范围之外.[结论]南渡江下游河塘底泥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适合构建农田耕作层;但需在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基础上,开展相应实验研究,确保底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农业土壤不受污染与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胡蕾 《北京农业》2012,(9):179-180
水坝的防渗加固问题多年以来就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因此为了有效保障当地人们和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利益。对该地水坝的防渗加固问题要尤为重视,对水坝防渗加固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内部生境面积的破碎化指数表示规划水电站对生境的破坏程度,并以黑河干流黄藏寺-莺落峡河段水电梯级开发规划为例,定量分析了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古代汉水中下游流域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及方志舆图的梳理,分析了4个历史时期该流域城镇从农业文明发展、工商业文化交流、城镇格局的稳定与发展到城镇网络功能完善的演变历程,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古代汉水中下游地区城镇营建特色。旨在为当今流域地区滨水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向黑河干流取水量过大导致的黑河下游地区地表水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等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考虑地表径流随机性特征,构建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的灌溉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法进行多目标问题求解。结果表明:将优化后的配水方案应用于黑河中游地区,其灌溉用水比实际节约3.358×10~8 m~3,水分生产力提升0.380 kg/m~3,用水费用节省3.89×10~7元,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