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市南庄镇某一养鸡场,购进一批鸡苗后,雏鸡死亡逐日增多,第4天多达224只,误认为是中毒性疾病而喂饮葡萄糖水,但不见好转,遂来求诊。一、发病经过据户主反映,鸡棚冲洗干净后,晾干,铺上新购进的木糠作垫料(木糠未经太阳光翻晒),几天后进苗育雏。于2000年7月27日从某种鸡场进苗4 500只,第2天死亡15只,第3天死亡68只,第4天多达224只。进苗后用羟氨苄青霉素水溶性粉混水后给雏鸡饮水,鸡只的食欲和饮欲未见明显异常。后见死亡增多、数量大,误认为中毒,用葡萄糖饮水无效果。二、临诊症状病鸡精神委靡,缩头,呆立不动,翅下垂;…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邢台市大汪养殖场2002年6月15日引进肉雏鸡3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10日龄时,禽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鸡饮水,以预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鸡500单位饮水,连用7天,但用该药饮水时还不断有病死鸡出现,认为用药量小,又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鸡20000单位的庆大霉素给雏鸡饮水,第2天雏鸡死亡90多只,第3天死亡150多只。随后到我院来诊治,并请我们到现场诊断,剖检部分病死鸡,体内都有尿酸盐沉积物。经了解,诊断为长期过量应用庆大霉素造成的雏鸡中毒。二、临床症状患病雏鸡羽…  相似文献   

3.
1 育雏用糖在育雏头几天的饮水中选用加有维生素、抗生素的葡萄糖盐水,可防止雏鸡因饥饿和脱水引起的早期死亡。如第一天饮5~8%的蔗糖溶液,可延缓蛋黄吸收速度,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并可降低死亡率。尤其在雏鸡长途运输时。运输前最好给雏鸡饮水加有抗菌  相似文献   

4.
近日下乡搞技术服务,发现农村养鸡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雏鸡病鸡不饮水,饮水就拉稀。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刚捉回的鸡喝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饮水后开食:雏鸡出壳24小时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变化如何和温度高低,都应保持昼夜不断清洁的干净饮水。第一天的饮水中也可加入适量葡萄糖粉和多维素,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如喂河水或井水,要先经过煮沸或用消毒药消毒再给鸡饮用。消毒药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尤溪县西城镇—养鸡户于1998年9月2日购进尤溪本地土鸡苗1930羽进行脱温饲养,翌日就有雏鸡发病并死亡11羽,以后鸡死亡数逐日增多,至9月16日止共死亡714羽,死亡率高达37%。经笔者询问,该养鸡户曾先后用过痢特灵饮水、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并饮水,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但都无效。后来根据病原鉴定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后,改用中药三黄汤给鸡群自由饮用,每天1剂,连饮3天,第1天死亡数就由头天的87羽降为24羽,第2天降至12羽,第3天仅死亡3羽,随后该病得以控制。现将诊断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雏鸡…  相似文献   

6.
某鸡场购进雏鸡 43 0 0羽 ,表现正常。第 2天全群雏鸡精神不佳 ,有些雏鸡食欲废绝 ,停止饮水 ,有的突然死亡 ,达2 0 0多羽 ;第 3天又死亡 70 0多羽。截止于出壳后 96h ,共死亡 15 0 0羽 ,死亡率达 3 4 88%。现场调查 :育雏室为地面散养 ,垫料干燥 ,室温 3 2~3 4℃ ,室内无不良气味 ,饲料为雏鸡全价粉状料。饲料中按0 15 %拌入氯霉素原粉 ,饮水中按 2 %~ 5 %加入葡萄糖粉。雏鸡精神萎靡 ,大部分伏卧地面 ,闭目不动 ,不吃不喝 ,部分雏鸡靠近火笼或墙角挤堆压垛。雏鸡被毛膨松、杂乱无光 ,嗉囊中饲料很少或无饲料 ,粪便略软 ,未见排白粪及…  相似文献   

7.
1雏鸡初饮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左右,水温应该是18℃以上,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连饮3天。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可以缓解运输应激,防止雏鸡脱水,促进卵黄的吸收。第二天,在饮水中加入雏鸡开口药,连用3~5天,用于净化鸡白痢。在初饮后的2~3小时,就要给雏鸡开食。开食过晚会消耗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邢台市大汪养殖场2002年6月15日引进肉雏鸡3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10日龄,场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鸡饮水,以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鸡500IU饮水,连用7天,但用该药引水时还不断有病死鸡出现,认为用量小,又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鸡20000IU的庆大霉素给雏鸡饮水,第二天雏鸡死亡90多只,第三天死亡150多只。随后到我院来诊治,并请笔者到现场诊断,剖检部分病死鸡发现体内都有尿酸盐沉淀物。经了解,诊断为长期过量应用庆大霉素造成的雏鸡中毒。二、临床症状患病雏鸡羽毛松乱,精神…  相似文献   

9.
1发病经过陕西宝鸡某养鸡户2010年11月1日从多年来一直引种的种鸡场购回罗曼鸡苗1800羽。为了降低雏鸡的应激,预防雏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在当地兽医的建议下,从小鸡一回来就用电解多维和氧氟沙星及二氟沙星饮水,第2天下午鸡群的采食量有所下降,第3天出现50多只死亡,第4天死亡300多只,第5天上午死亡300多只,遂向笔者求助前去诊治,笔者14:00到达时当天已死亡近600只。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某个体养鸡户1997年接回海兰蛋鸡1700羽,接回当晚在雏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等药品,第2天有病鸡出现并发生死亡。根据临床诊断、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食盐中毒。 一、发病情况:石河子个体养殖户李某,4月14日接回1700羽海兰蛋鸡,接回当晚在饮水中加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13日,江苏一种禽场从美国进口祖代雏鸡1905只,运输途中死亡4只,进入隔离场后,群体检查发现绝大多数雏鸡脱水,部分精神倦怠,闭眼嗜睡,站立不稳,轻轻一碰就跌倒。上笼后先饮葡萄糖生理盐水,两小时后喂食,开食后一小时即出现糊肛雏,并逐渐增多。次日大部分雏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但经统计,糊肛雏达1201只,占总数66.54%。第三日白色、黄褐色的粪便已在雏鸡肛门处粘结,致排便困难。经用0.5%KMnO_4水软化肛部粪结,连同肛门周围羽毛一起剪掉,再用药水洗净,同时在饮水中添加0.02%的痢特灵以防止细菌感染,2—3天不再出现糊肛雏。  相似文献   

12.
2001年5月,笔者遇到一起肉雏鸡因使用粗劣的麦秸作垫料而引发足部溃疡、发黑坏死并造成死亡的病例,后经更换垫料而恢复正常。据养殖户反映,本批进雏2500只,次日即发现几只雏鸡卧地,不能行走,鸡爪红肿、溃烂,严重者发黑变干;第3天发现20余只病雏,部分雏鸡因不能及时饮水、进食而死亡。据笔者观察,鸡群分布均匀,精神状态良好;育雏室温度为33℃,饮水槽、食槽数量充足,分布均匀,雏鸡饮食正常,无脱水现象;只有部分雏鸡行走困难,俯卧,驱赶时以跗关节着地行走,雏鸡跗关节以下红肿、有水疱,有的水疱破裂、溃疡,…  相似文献   

13.
1 适时“开饮”,防止脱水 大批饲养的雏鸡,往往容易因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而引起脱水。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饮水器孔堵塞、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也可引起脱水。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陷,最后衰竭、瘫痪而死亡。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就是饮水,在24小时内并不感到口渴时即开始,促使其新陈代谢,避免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痪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人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铁岭市某养鸡户购进1日龄雏鸡2500只,当天下午发现雏鸡死亡10多只,饲养户怀疑是运输应激引起,在雏鸡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葡萄糖、维生素E,供其自由饮用。此后每天仍有10~20只雏鸡死亡,饲养户又在雏鸡饲料、饮水中加入氟哌酸、庆大霉素,雏鸡发病情况仍未有明显好转。求诊时已死亡200多只,且死亡的多是大肚脐者。  相似文献   

15.
一、疫情无锡市某蛋鸡育雏舍饲养的四批雏鸡先后爆发疫病,且发病日龄越小的死亡率越高,其中18日龄发病的一批雏鸡死亡高达14.02%。最先发病的鸡群是在36日龄时免疫接种应激引发的,病初期呼吸症状严重,拉稀由白色转为绿色稀水样粪便,体温升高,渴欲增强。第三天雏鸡开始死亡且死亡数逐日增加,最多一天死亡高达168只。病死鸡均呈干瘦状,羽毛脱落,皮肤发红。剖检见肾脏明显的“花斑”样肿大和充血,法氏囊有少量胶冻物。在发病期间,曾用恩诺沙星、痢特灵等拌料喂饲,用泰特、苏打饮水,均未起到明显的效果,前后四批鸡(…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正达农牧科技服务中心,于2002年8月从某祖代鸡场引进海兰褐父母代种雏鸡4500套。自开产以来,种鸡产蛋率94.0%,受精率95.1%,孵化率85.0%,均正常。雏鸡出壳后健雏率也很高,自2003年2月14至4月1日10批,先后共出雏7.8万只,雏鸡前7天内饲养情况正常。雏鸡1~5日龄应用恩诺沙星全天饮水,状况良好,没有发现病态及死亡情况。但第7天以后,鸡群出现萎靡,食欲减退,怕冷、聚堆。第10天出现死亡现象,第15天后死亡率达30%以上,存活雏鸡也呈大小不均,零星死亡。该中心为了维护养鸡户的利益和自身信誉,将10批雏鸡全部销毁,退回养鸡户购雏款及早期饲养费用,给该中心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1雏鸡1日龄初饮的重要意义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出雏后经长途运输的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消耗,因此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可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蛋黄,排出胎粪,增进食欲,减少应激和感染,补充水分,恢复体力。前3天鸡雏饮水不足,特别是前1天雏鸡饮水不足,极易在第3~5天内出现脱水死亡或者耽误采食,从而导致鸡群均匀度下降,影响生长和后期的产蛋性能。一些规模化专业育雏育成企业或者大型规模化商品代蛋鸡饲养企业,由于单批次育雏数量较大,在前7天使用小水壶人工加水过程中,每2个小时加一次水。由于  相似文献   

18.
刘婷 《中国家禽》1998,20(5):28-28
1 发病情况 某肉种鸡场孵化艾维茵雏鸡10000只。出壳后发现雏鸡精神萎顿,体温外高,并陆续出现死亡。当日发病率达到26%,死亡率4%。次日,病情加重,发病率达31%,日死亡1000多只。立即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同时选用庆大霉素饮水。第三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环丙沙星饮水,到6日龄时,鸡群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某养殖户饲养蛋鸡500羽.雏鸡、饲料及疫苗均有雏鸡供应方提供。该批鸡的免疫程序为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及IBD苗.1倍量饮水;2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1倍量饮水;42日龄时,养殖户使用兽医站提供的鸡新城疫I系苗.1倍剂量,腿部肌肉免疫注射。免疫后的第2天.鸡群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发生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一)1~3日龄1.饮水。由于长途运输和排泄加上育雏室温度高,很易造成雏鸡脱水。因此,雏鸡接回后,应先给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前7天采用21℃左右温开水,水中加入5%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等,要有足够的水槽及饮水位置,防止水溢出污染饲料。对饮水器周围污染的垫料要经常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