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释放草蛉防治害虫,一般都将草蛉卵(艹泊)悬挂在发生害虫的作物上,待草蛉孵化后捕食害虫。这一方法比较费工。作者在利用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防治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时研究了草蛉卵悬浮在水中,然后用喷雾器喷洒在柑桔树上的方法,初步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金霸螨等5种杀螨剂对桔全爪螨防效表明:贵州独山柑桔产区桔全爪螨对金霸螨(2500倍)和金霸螨加氧化乐果(3000倍 1000倍)较为敏感,药后l~14d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三氯杀螨醇可作为桔全爪螨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3.
释放巴氏钝绥螨控制柑橘全爪螨试验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在江西8个县进行了应用人工繁殖的巴氏钝绥螨控制柑橘全爪螨的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夏季(5月)和秋季(9月),每株挂放1袋巴氏钝绥螨(约600头),释放后15~20d,柑橘全爪螨数量明显下降,3~6个月内不需使用农药防治,其种群数量一直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可减少使用农药4~6次,667m2节约防治成本50~100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以不同益害比释放江原钝绥螨的情况下,益害比及花粉存在对江原钝绥螨捕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柑橘全爪螨平均每片叶低于5头时,按益害比1:10和1:20的比例释放江原钝绥螨,当平均每片叶柑橘全爪螨多于5头时,按益害比1:5释放江原钝绥螨,可将柑橘全爪螨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花粉的存在能减缓猎物密度下降对江原钝绥...  相似文献   

5.
1986~1987年在河北省定州市进行了小麦田接种释放中华草蛉的试验。麦收时调查,33%的茧结在麦株顶部,67%的茧结在植株下部枯黄叶上和土缝中。在4月28日、5月10日和5月17日释放草蛉1龄幼虫,6月12日麦收时结茧率分別为27%、53.5%和36.3%,以5月10日释放的成活率最高。茧的羽化率则随释放期的延迟而减少,分别为100%、67%和23%。麦收时尚未羽化的茧,在麦秸处理和耕种措施中将遭到破坏。麦田草蛉羽化后转移到棉花、玉米等夏作上,因此在麦田中能安全羽化的草蛉数(成虫获得率),将影响夏作上草蛉的基数。综合考虑结茧率和羽化率,认为适期(约麦收前一个月)在麦田接种释放,结茧率(53.5%)和成虫获得率(35.8%)均较高,对小麦和夏作上草蛉的成活和增殖最为有利。在430亩小麦上接种释放草蛉,6月上旬放蛉区内玉米上的草蛉成虫密度较不放蛉区玉米上明显增加。在马铃薯、苜蓿和菜豆地释放草蛉,成活率均较小麦上为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排除法,分析桔园中两种主要天敌对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试验表明,在一定益害数量比例条件下,尼氏钝绥螨或深点食螨瓢虫,均可在短期内发挥控制作用,将桔全爪螨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密度。当尼氏钝绥螨:桔全爪螨为1:20时,1个月后猎物密度从26头/叶降至1头/叶以下,而对照中则保持在20头/叶。当深点食螨瓢虫:桔全爪螨为1:25时,1个月后猎物数量从29头/叶下降至9.5头/叶。两种天敌共同作用时,猎物  相似文献   

7.
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及其综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调查了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的田间消长动态,测定了它们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5种主要天敌中,尼氏钝绥螨发生量最多,与柑桔全爪螨数量相关极为显著:中华草蛉的日捕食量最大,对柑桔全爪螨处置时间最短;深点食螨瓢虫食性较专一,对柑桔全爪螨瞬时攻击率最高。根据每种天敌的发生量、发生期、捕食能力及抗药性等4个因素,应用模糊分级方法综合评定对柑桔全爪螨控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这些天敌的综合作用可以控制正常年份柑桔全爪螨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腹管食螨瓢虫控制柑桔全爪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分布于中国东南部的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siphonulus Kapur大面积控制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首获成功;试验示范面积2000多亩,证明保护食螨瓢虫,一般株有瓢虫20—40只者,可无需用药。在春季移殖散放食螨瓢虫,除能控制春季桔全爪螨外,尚可继续控制桔全爪螨的秋季种群,全年无需喷药防治。倘若单独在秋梢期散放食螨瓢虫,秋梢害螨亦可得到显著的控制。移殖散放食螨瓢虫的指标为叶平均有桔全爪螨(包含卵在内各虫态)10只以上,方能建立起瓢虫群落。一般30—40亩果园,只需集中在10株桔树上散放食螨瓢虫200只左右(每株20只),短期内即可繁殖扩散至全园。在大面积桔园,适时进行瓢虫转株再移殖,可以迅速扩大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叶色草蛉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1989年,在河南省新乡棉区研究了叶色草蛉自然种群动态及其对棉铃虫的捕食效应。叶色草蛉在新乡棉区一年可发生4—5个世代,与棉铃虫卵至一龄幼虫期跟随效应较好,是当地捕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叶色草蛉整个幼虫期平均可捕食棉铃虫一龄幼虫488.1头,日捕食量随龄期增大而上升。温度对其捕食效应有影响,30℃时捕食量最大,15℃以下、35℃以上捕食量显著下降。叶色草蛉对棉铃虫一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属 Holling Ⅱ型反应,6日龄草蛉幼虫对其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用 Watt 模型拟合,其捕食作用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呈幂函数下降,可以 Hassell 模型模拟。食性选择性试验表明:叶色草蛉最喜食棉铃虫一龄幼虫,其次为棉蚜,再次为棉铃虫卵,对棉叶螨的选择性最差。在棉铃虫一龄幼虫与棉蚜间存在转换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桔全爪螨,矢尖蚧两种重要害虫的危害,综合防治措施中,其中之一是选择施用好农药,减少抗性产生。为此,我们开展了如下试验。一、用四种杀螨剂对桔全爪螨进行田间定株、定叶片喷药试验。其结果表明:15%扫螨净乳油3000倍防效最好,药后2天、5天、7天...  相似文献   

11.
中华草蛉成虫越冬前取食对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冬代中华草蛉成虫,在越冬前取食一定的时间后,均能改变体色,开始越冬。越冬期间的死亡率与冬前取食时间的长短及取食量有密切的关系。冬前获得充足营养的成虫贮存在不生火的屋内,越冬期间死亡率很低,至8月20日成活率仍有80%;而没有充分取食的成虫则大量死亡。作者认为北京地区每年春季草蛉数量很少与越冬前田间成虫食料不足,因而越冬期间大量死亡有关。对保护草蛉越冬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远县大面积应用巴氏钝绥螨防治柑橘全爪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5月,安远县在155个柑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应用面积243.5hm2,143个柑橘园的柑橘全爪螨得到了有效控制,占释放柑橘园总量的92%;在柑橘全爪螨密度为百叶100-200头时,每株释放1袋(600头以上)巴氏钝绥螨,释放后30d左右柑橘全爪螨得到控制,持续控制期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菜园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控制棉花害虫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在山西省夏县五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菜园每亩释放10000—15000头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卵的寄生率可达73.91—80.76%;整个生长季节,其它蔬菜害虫卵的寄生率也比不放蜂菜园的显著为高。 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6—8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和小造桥虫(Anomis flava)卵的赤眼蜂寄生率,分别为66.0—80.76%和60.69—80.71%;不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寄生率都很低。 利用菜园早期接种释放赤眼蜂,可以大量增加农田生态系统中赤眼蜂的种群。一亩菜地能繁蜂70万头,对多种菜虫和棉虫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1983—1984年夏县每年菜园放蜂面积达4000亩,受益的毗邻棉田为21000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生防菌剂对当归生长量的影响及对麻口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剂在当归移栽时拌细干土穴施对当归生长量(出苗、株高、叶片数、冠幅)有一定的影响;但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其中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1.25kg/hm2处理组防效最高,为63.43%,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对当归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25.78%~63.01%,其中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5.00kg/hm2处理增产率最高,为63.01%,其次为厚垣轮枝菌微粒剂33.75kg/hm2处理,增产率为61.67%;菌剂各处理相比对照可明显提高特等归比例。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1.25、45.00kg/hm2和厚垣轮枝菌微粒剂33.75kg/hm2穴施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提高当归产量,可用于生产上防治当归麻口病。  相似文献   

15.
柑桔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柑桔黑刺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有效积温,天敌种类和药剂防治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该虫在广东一般1年发生5代,第1代成虫出现份,11月下旬以后若虫和蛹开始越冬,发育起点温度为11.01℃,完成了1个世代所需有效积温为791.27日度。  相似文献   

16.
唐涛  赵明平  黄生空  王培  符伟 《植物保护》2021,47(4):282-287
柑橘全爪螨 Panonychus citri 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螨, 已对多种常用杀螨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有效控制该害螨的危害, 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30%乙唑螨腈SC?240 g/L螺螨酯SC?1.8%阿维菌素EC及43%联苯肼酯SC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柑橘树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下, 叶面喷施1次上述药剂均对柑橘树安全?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及30%乙唑螨腈SC能有效控制柑橘全爪螨危害, 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达30 d, 药后1~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55%~100%和81.21%~98.30%?240 g/L螺螨酯SC和43%联苯肼酯SC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较好, 速效性一般而持效期可达30 d, 药后1~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15%~91.55%和64.63%~88.46%?1.8%阿维菌素EC难以控制柑橘全爪螨危害, 速效性较差, 持效期约15 d; 药后1~30 d对该害螨的防治效果为57.08%~83.39%?综上所述, 在柑橘生产实践中, 为有效控制柑橘全爪螨为害, 应于害螨初发期叶面喷施1次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 75 mg/kg或30%乙唑螨腈SC 100 mg/kg?  相似文献   

17.
2018年—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噻虫胺4种剂型(30%悬浮剂、18%包埋颗粒剂、13.5%壳聚糖微球和0.5%颗粒剂)及2种施用方式(喷雾和沟施)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0%噻虫胺悬浮剂60 mg/kg处理对幼年树及成年树上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好且持效期约30 d,而药后46~96 d的防治效果大幅下降,难以控制其为害。在幼年树根部周围拌毒土沟施时,噻虫胺18%包埋颗粒剂和13.5%壳聚糖微球0.1~0.2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达96 d;0.5%噻虫胺颗粒剂0.1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效果好且持效期达46 d,而药后66~96 d的防治效果下降明显,难以控制其为害;在0.1 g/株剂量下,0.5%噻虫胺颗粒剂药后7~30 d的效果最好、18%包埋颗粒剂次之、13.5%壳聚糖微球稍差,而18%包埋颗粒剂药后46~96 d的效果最佳、13.5%壳聚糖微球次之、0.5%颗粒剂稍差。在成年树根部周围沟施时,噻虫胺18%包埋颗粒剂、13.5%壳聚糖微球0.6~0.8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好且持效期长达89 d,而0.5%噻虫胺颗粒剂0.2 g/株处理的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达89 d;在0.2 g/株剂量下,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橘木虱的防效差异与幼年树基本一致。此外,当剂型、剂量及施用方式均相同时,噻虫胺对柑橘木虱的控制作用略低于噻虫嗪。综上所述,在柑橘生产实践中,若田间柑橘木虱发生量大,应喷施1次30%噻虫胺悬浮剂60 mg/kg;为有效控制幼年树柑橘木虱为害,应于初发期拌毒土沟施1次,使用药剂为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用量为0.2 g/株;针对成年树柑橘木虱,则需将其用量增至0.6 g/株。  相似文献   

18.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