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奶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脾虚慢草等脾胃不和的范畴,西医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病在当地多见于产后体弱的奶牛,用以下方法治疗15例,治愈14例,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导胃法治疗牛真胃阻塞观察报告林军,王洪林(辽宁省凤城市通远堡镇兽医站118105)(丹东市农业学校 118003)牛真胃阻塞,又称真胃积食.本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多不佳。笔者在临床上收治5例病牛。利用导胃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本病的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实践中60例牛前胃弛缓的病例中,从中兽医辨证施治、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3个试验组治疗牛前胃弛缓,进行治疗效果试验观察,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试验组效果最好、中医治疗次之。通过效果试验观察,为广大兽医工作者特别是中兽医治疗牛前胃迟缓提供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胃康是我所中兽医研究室在原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经多年反复研究试验改进而成的兽用中草药新型散剂。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前胃蠕动,改善前胃内环境,使胃内有益微生物活力增强,以软化干结内容物,调整胃肠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对耕牛前胃疾病,特别是瘤胃积食、前胃弛缓,三胃阻塞(百叶干)瘤胃鼓气等有特殊疗效,1976~1996年以来用前胃康共治疗前胃疾病耕牛285例,治愈268例,治愈率达94.0%,现将治疗情况报告于下。1临床诊治常见病因:饲养管理不善和使役不当通常是诱发耕牛前胃疾病的主要原因。长期饲喂坚韧的粗纤维秸秆饲料,带泥土的…  相似文献   

5.
牛的真胃积食是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并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病牛的死亡。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共治疗过13例真胃积食患牛,治愈11例,治病率为85%。  相似文献   

6.
手术冲洗法治疗牛真胃阻塞侯金玲,吕修玉(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271500)自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术冲洗法治疗牛真胃阻塞16例,其中治愈14例,病死2例,治愈率为87.5%。以后随访,在治愈的14例病牛中无一例复发或出现后遗症。一、发病情况一年四...  相似文献   

7.
中西结合治疗牛原发性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神经和肌肉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前胃炎或胃肠炎。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多发生于长期舍饲牛。笔者在临床中治疗47例,治愈45例,治愈率95.7%,现将治疗经过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牛真胃变位属于常发病,发病率较高,笔者在奶牛疾病的诊疗中,曾确诊6例真胃变位病例,并对病牛进行手术治疗,治愈4例,手术后死亡2例。  相似文献   

9.
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内科病之一,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致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加重,甚至造成死亡。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牛前胃弛缓53例,治愈51例,治愈率达96.2%,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前胃内容物不能向后排送而发生积带,消化功能紊乱,内容物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前胃功能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前胃舒散以行气理气、消食导滞为主,配合西药促进反刍为辅治疗该病310例,显效285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96.8%。  相似文献   

12.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奶牛易发,笔者在临床上曾对2例奶牛真胃变位的病例进行诊治,并用以下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牛前胃病主要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该病常见多发,对养牛业危害极大,如治疗不妥,常导致死亡。我们用“当归苁蓉汤”治疗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型前胃弛缓,取得了满意效果。先后收治病牛215例,治愈198例,治愈率92%。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之谓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4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驰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笔者在金华市婺城区筱溪村接诊一例奶牛真胃移胃并发穿孔的病例,经手术并对症治疗,精心管理等综合措施后治愈。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瘤胃积食是牛贪食了大量且较干同的食物及草料积聚于胃中而无力运化的疾病。笔者采用下述综合治疗方法治疗159例,治愈率98%,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牛的真胃炎、真胃扩张等病,是诊断治疗都较复杂和困难的疾病。临床症状以排黑干粪球或排粪停止为主要特征。原发性真胃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所致;继发性真胃病是牛的一些疾病,如瘤胃积食、受寒感胃等初期治疗不当,引起真胃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障碍所致。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患牛15例,治愈1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在恢复迷走神经机能的基础上,消除炎症,强心补液,兴奋胃、肠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为治则。(1)西药治疗:按常规进行消炎、补液等。(2)中药治疗:用黄芪健中汤,即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乳牛业的发展,乳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共收治乳牛真胃变位病例22例(左方变位12例,右方变位10例)。12例左方变位病例保守疗法治愈5例;7例左方变位及10例右方变位病例采用手术治疗,15例痊愈,2例死亡。现将诊疗经过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主用“曲麦散”加减辅以西药、针灸和偏方,治疗耕牛前胃疾病186例,其中前胃弛缓53例,治愈49例;瘤胃积食79例、治愈78例;瘤胃臌气41例,治愈39例;瓣胃阻塞13例,治愈7例。治愈率93%,较单独使用中药、西药或偏方疗程短,耗资低,效果好。1 治疗方法以消食化积,理气宽肠为治则,辅以制酵、兴奋中枢神经和抗菌消炎疗法综合治疗。1.1 偏方旱烟精(吸旱烟的烟杆内之烟油)少许,涂入眼角,并揉之下泪。1.2 曲麦散加减六神曲80g,麦芽45g,山楂120g,厚朴30g,枳实…  相似文献   

20.
牛百叶干又名第三胃阻塞,是胃液亏损过甚叶干涸的一种疾病,是牛的常见病之一。发病后常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而造成病畜死亡。以前应用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中医集合治疗13例,治愈11例,治愈率84%,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