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在驻马店市黄瓜生产中是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温棚蔬菜生产,更是为霜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严重时黄瓜产量损失高达60%左右。2015年进行60%氟吗啉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田间使用60%氟吗啉WDG 40 g/667 m2,可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最佳使用适期为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2.
<正>霜霉病是威胁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市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减产20%~40%,严重年份基本绝收。目前防治霜霉病的药剂很多,但由于导致黄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易产生抗药性,使许多防效较好的药剂很快降低防效。  相似文献   

3.
正瓜类霜霉病的致病菌是古巴假霜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假霜霉属,是一种转性寄生菌。该菌侵染对葫芦科的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葫芦及蛇瓜等12种瓜类造成病害,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黄瓜、甜瓜。最早发现瓜类作物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巴报道的。目前瓜类霜霉病已成为世界各国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甜瓜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霜霉病也随之产生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导致较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瓜类蔬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最早发现于北美的古巴(1886年)。我国最早报道于1912年,在湖南省的南瓜上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有记载的霜霉病的寄主有黄瓜、甜瓜、南瓜、西葫芦、瓠瓜、笋瓜、西瓜、冬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11种栽培植物及1种野生植物总状盒子草(Actinostemma lobatum vat.racemo—sum,台湾)。但是,其中主要是在黄瓜、甜瓜等少数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因此,本文的内容主要根据黄瓜及甜瓜霜霉病进行描述及介绍。  相似文献   

5.
高会东 《蔬菜》1997,(5):21-21
大棚温室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057150河北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高会东大棚温室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etCurt.)Rostr.〕侵染所引起的。在保护地连年发生,为害严重。实...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是由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已有70多个国家的黄瓜生产受其危害。本文从抗性遗传、分子标记及图谱构建、抗霜霉病基因相关的分离等方面综述了黄瓜抗霜霉病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就分子水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蔬菜上有1000多种病害[1],但有些病害只是昙花一现,只发生了一段时间,随着发生条件的变化,已逐渐地消失了。而有些病害则是从19世纪发生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不注意防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最典型的是黄瓜霜霉病。据文献记载,黄瓜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巴发现的,20年后传到日本,此后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出现。我国是1899年在吉林发现的,而在北京是1918年被报道[2],说起来在北京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霜霉病是世界上危害瓜类作物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霜霉病菌小种分化问题虽然在国际上还存在争议,但在国内尚未发现小种分化现象。文章归纳了不同的霜霉病抗性鉴定方法;报道了不同黄瓜材料对霜霉病的抗性与其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变化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对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主要的2个结果:多基因抗性和单隐性基因抗性;概述了黄瓜霜霉病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和挖掘、利用黄瓜近缘野生种抗霜霉病基因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黄瓜霜霉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pora cubensis)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的孢子囊及潜伏在种子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越夏。以孢子囊随风雨传播,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借助气流和雨水传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通 《吉林蔬菜》2011,(3):56-57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由于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i(Berk.EtCurt)Rost]侵染引起的一种气传病害,充分对其认知,对于今后生产中的防治与抗病性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俗称“马跑干”,为真菌性病害,由假霜霉菌侵染所致。因其发病快,蔓延快,可使叶片早期枯死,影响植株生长,所以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谈起病原菌的抗药性,人们可能了解不多,而对黄瓜霜霉病的抗药性更是知之甚少。其实,早在1980年,世界上就有黄瓜霜霉病对甲霜胺产生抗药性的报道。1990年调查,黄瓜霜霉病甲霜灵高抗菌株在北京、保定等地已很普遍。而欧洲许多国家的霜霉病对甲霜灵的抗性均达高抗水平。据笔者去年在咸阳市陈阳寨调查,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也很高。许多菜农反映,以前使用的药剂,如代森锌、瑞毒霉等对霜霉病防效已经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霜霉病是黄瓜上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来势猛、传染快、发病重,可使黄瓜减产20%~50%,严重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为寻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35%烯酰吗啉&#183;霜脲氰SC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树贤  杨莲芝 《蔬菜》1989,(4):27-28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自1986年以来。富裕县大棚黄瓜霜霉病逐年加剧。1988年我们推广大棚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使3万平方米时大棚黄瓜霜霉病为害减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世界各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该病常引起黄瓜叶片枯黄坏死,导致黄瓜产量及品质严重下降。尤为重要的是,该病害具有暴发性和流行性,适宜条件下传播蔓延速度快,短时间即可造成严重为害,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近几年笔者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保护地蔬菜中栽培的主要品种,在温室和大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病害种类多,发病严重,给黄瓜生产带来障碍,本文研究讨论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和病原鉴别,认识黄瓜霜霉病病害;了解了黄瓜霜霉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提出了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95,(1):35-35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黄瓜霜霉病流行电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最高流行速率高达0.7以上,这比已报道真菌病害中最高流行速率还高1/6。因此,在防治策略上优先考虑控制流行速率,并明确黄瓜霜霉病的发...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膜下灌溉、生长期温湿度控制和高温闷棚等温湿度调控的方法来防治黄瓜霜霉病,不仅适用地区广、投入成本少,还可以做到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防病。该方法适用于因高湿而流行的多种病害。黄瓜霜霉病可谓黄瓜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病害。自1868年被发现以来,至今已近160年的历史。在北京早在1918年就有人报道过,也就是说我们和这个病害"周旋"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至  相似文献   

18.
霜霉病是黄瓜上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来势猛、传染快、发病重,可使黄瓜减产20%~50%,严重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为寻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35%烯酰吗啉·霜脲氰SC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棚温室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温室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病菌侵染所引起的。在保护地连年发生,为害严重。实际生产中大量反复使用各种化学农药防治,虽然收到一定防治效果,但由于农药残留量高,污染蔬菜,不仅对食用者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商业价值下降。同时,病菌抗药性提高给进一步防治病害带来困难。因此,提供新的切实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对做好保  相似文献   

20.
葫芦科霜霉病在全世界野生和栽培的葫芦科植物上普遍发生。仅香瓜属就有70多个国家作过报道。在人类栽培的12种葫芦科植物中有9种遭到了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 et curt)的侵害。其中受害严重的有黄瓜、香瓜、南瓜和西瓜。在我国,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和丝瓜,是多数地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