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土施肥技术与高产、优质、高效参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区人参种植经历了从无肥到有肥、从有机肥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发展阶段。随着其它栽培措施的不断改进,人参单产有很大提高,人参施肥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有些参户企图通过增加施肥量来提高产量,结果事与愿违。如大量施用磷酸二铵,既做底肥又做追肥每平方米用量高达200g以上,造成土壤磷素过剩,养分间比例严重失调,人参病害加重,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目前,人参生产主要凭经验施肥,有很大盲目性,施肥品种较单一,只重视氮、磷肥(即磷酸二铵),忽视钾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投入,施肥量偏大,施肥方法不当。因此,经验性的人参施肥方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参业的要求。而迫切需要建立科学施肥技术体系,以协调人参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与床土供肥的矛盾,最大限度发挥床土的生产潜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测土施肥技术在我省参业生产上的研究应用做如下解析。  相似文献   

2.
施肥是参业生产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之一,施肥对人参的增产效应已被科研与生产单位所确认.但有关施用叶面肥的研究不甚多.尤其叶面施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更少,我们根据临江市科委提供的人参叶面肥原液,以及自选的几种叶面肥,来探讨不同叶面肥对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选择总结适宜西洋参生产的叶面肥种类及施肥方法,为科学的栽培西洋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参是长白山区特产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由于参业的发展,近年来采用不同方法加工的人参制品不断增加,其中活性参和烫参就是近几年生产的人参新制品。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参制品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参皂甙方而。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人们  相似文献   

4.
施肥是参业生产中的高产栽培技术之一。施肥对人参的增产效应,已被科研与生产单位所确认,有关西洋参施肥的研究报道甚少。本试验探讨不同有机肥对西洋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培育出高产质佳的商品参,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参研究》2006,18(3):45-45
为了交流推广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促进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产业的长足发展。2006年7月31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交流会”在参乡抚松召开。参会人员遍及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人参(西洋参)种植大户及参场技术人员140多人,科研院所、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商的技术人员30多人。本次交流会由吉林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与世界同步、安全优质。旨在:启动与世界植保技术同步的标准化病虫害解决方案,强化长白山人参产品的地域种植特色,赢取产量、品质、效益的共同提高,重振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  相似文献   

6.
施肥是培育优质西洋参(Panax quinque foliumL)苗并获得高产质佳商品参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之一。签于施肥技术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此,研究苗期施肥技术和效应,以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培育优质参苗,扩繁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长白山区自古一直采用皆伐林地栽培人参,而且只能栽培一茬人参,土地利用率很低、至今老参地大多荒废,参后还林也是近几年才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老参地再栽参问题已是人参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人参栽培技术,参地不使用肥料,怕烂参,但近十几年由于透光棚等一系  相似文献   

8.
高峰  仲路华 《人参研究》2000,12(2):39-40
按照宜国医药学理论,采用宁夏优质枸杞与长白山区特产人参制成抗毒衰老、对多种老年病具有较好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杞蜜延寿参,本文报告它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参栽培措施的不断改进、特别是采用了“大光、大肥”等栽培措施,人参产量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参病害加重、品质下降.目前,在人参施肥上偏施氮肥、磷肥,而钾肥施用相对较少,氮、磷、钾比例极不协调.营养元素供给不足或过量都会造成人参体内代谢紊乱,生长发育不协调,产生生理病害,最终导致人参产量和品质下降.国内资料报道,氮素营养过量能增加植物植株的感病力,而随着钾素营养水平的提高可减少植株的感病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了解本地区土壤钾素营养状况及钾肥肥效,收集了长白山区主要人参土壤进行土壤钾素分析及田间定试验,主要结果如下:一、长白山区主要土壤钾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采参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采参群体日渐萎缩,习俗趋向简化,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一脉相传,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采参习俗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 抚松县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人参文化源远流长.采参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集中在抚松县.2008年,抚松县成功将采参习俗申...  相似文献   

11.
茶园施肥是获得茶叶高产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但目前在一些乌龙茶区流传一条错误的观点——高产难优质,优质不高产,极大地阻碍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我所从1963年开始作茶园施肥试验,以研究施肥对采制乌龙茶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非林地种植人参是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非林地种植人参包括选地、土壤改良培肥、种子和种栽处理、播种移栽、搭棚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每项技术环节之间衔接严谨、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要按照核心技术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心细致规范操作,非林地种参可以实现优质高产,并获得可  相似文献   

13.
王铁生 《人参研究》2006,18(2):36-36
作者多年从事人参、西洋参栽培研究及国内外人参产区实际考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特写成《人参创高产歌诀》,供参业同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或参考。采光科学是前题,参棚照度因时异;施肥改土是基础,隔年备土培肥力;培育壮苗是根本,适时点播益处多;合理密植是标准,因地制宜单产高;科学调水是条件,墒情相宜保丰收;防病灭虫是关键,综合防治要记牢;精耕细作是保证,各项作业把质关;先进技术皆应用,科学种参创高产。人参创高产歌诀@王铁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土壤、参苗、管理是人参栽培三大要素.参苗的好坏决定着本田栽培期人参产量和质量,所以各栽参国家都非常重视培育优质参苗.朝鲜是世界上人参生产和加工水平较先进的国家之一,出口的“高丽参”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朝鲜培育参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土苗圃,即自然土壤经耕翻、做床、播种,这是一种较粗放的育苗方式,目前很少采用;另一种是配制苗圃,即利用原野土及药土按一定比例人工混配而成的床土进行播种育苗,这种育苗方式可人为控制土壤条件,结合科学的施肥与灌溉、可培育出优质参苗,但也存在着用工多、生产费用高等缺点.我国目前人参育苗耕作制同本田栽培一样,为生荒耕作制,即选用适于栽培人参的林地,进行毁林开荒,种植几年人参后即行废耕,再另垦林地,育苗播种方式主要是撒播.也有少量条播或点播,前者由于播种密度大,导致参苗小,质量差,1、2路苗少,4路以下苗占一半以上;后者育出的参苗虽优级苗多,但由于病虫害等原因,掉苗严重,单位面积参苗少,资源浪费严重,育苗成本高.在可开垦植参的林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改进传统的育苗技术,探讨新的育苗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21年3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着力打造包括人参产业集群在内的十大产业集群.集安是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人参主产区之一、全国边条参唯一产区,成功创建国家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传承着1700多年人参应用历史和500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吉林省乃至全...  相似文献   

16.
老参地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老参地问题作为人参栽培领域的“瓶颈”限制性因素至今尚未彻底解决。这不仅制约着人参的生产方式,使一些现代化栽培手段不能应用到生产实践,而且使参地来源大部分局限在“伐林栽参”的原始作法上,极大地破坏了参区的生态平衡。文献报道,老参地连作障碍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原微生物增多。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③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④参根分泌物增多。而解决的方法包括施肥改土、土壤消毒、绿肥轮作及绿肥盖膜发醇等手段,使原来的33年轮作缩短为6年。此外,有些地方采取西洋参与人参短期轮作的栽培方法也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吉林省人参研究文献的年度统计入手,预测吉林省人参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人参各学科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吉林省人参研究的发展重点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促进人参科研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文采 《人参研究》2001,13(3):46-48
人参是长白山区的一大特产,人参经济是长白山人的支柱产业,但在长白山人参王国的公民们对人参文化却不甚了了,不必问卷调查你随便问一个人,他会说:“吃人参上火,鼻子出血”,他就不想一想,如果吃人参上火,那不是毒药吗?如果问他人参的用法,他只会说:“泡酒喝,治腿疼,炖鸡吃,不感冒”,余者一无所知。有人说“上海人喜欢吃人参”,这是事实,如果人参只会上火,上海人是不会花钱买人参吃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参是"百草之王",在中医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野生人参资源逐渐枯竭,林下栽参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可以保证人参药用价值,本文对生态环境对林下参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包括海拔高度、土壤环境、光照、温度及水分等生态因子对林下参生长的影响,并对林下参栽培技术及现状以及人参差异蛋白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林下参生态种植进行展望。提出了林下参栽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策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林下参环境进行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对林下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茶树的营养状况对实现茶叶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氮磷钾肥料的配合施用对茶叶的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十分重要;张亚莲等研究认为湖南省最适合的氮、磷、钾配比,第四纪红壤和板页岩红壤为2:1:1,石灰岩红壤与花岗岩红壤为1:1:1。目前适用于山东省崂山区土壤与气候条件的茶树配方施肥相关研究极少。崂山茶区作为山东省绿茶重点产区之一,开展茶树施肥效果与茶叶高产优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调查崂山茶园施肥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崂山茶区的配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