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属瓶螺科,软体动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食用螺,还可用作动物蛋白饲料。福寿螺具有生长力强,繁殖快的特点,养殖价值较高,我们于1988年引进并进行了试养。福寿螺原产于热带,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而天津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两季气温较低,在自然条件下福寿螺不能存活。为使福寿螺能在天津不  相似文献   

2.
龙凤螺     
<正> 龙凤螺又称福寿螺、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故又名南美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龙凤螺肉质鲜嫩,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经营养学家测定龙凤螺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9.3%,脂肪含量为0.3%。因而成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又名南美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软体动物门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这种螺具有生长繁殖快、食性杂、抗逆性强、易于养殖且成本低、肉味鲜美等优点,是一种大型优质,经济效益好的淡水养殖螺类,该螺在广东、广西等地野生养殖量大.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已有福寿螺防治手段存在的问题,广西桂林地区进行了福寿螺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在福寿螺防治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其灭除,而是结合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对福寿螺进行加工利用,形成了福寿螺产业链。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一种水生经济动物引入我国南方。后因过度盲目引种养殖、腥味太浓、口味欠佳、市场销售状况差等原因而遭到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荆.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 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 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茶皂素胁迫对不同发育阶段福寿螺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茶皂素对福寿螺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在福寿螺的螺苗期、仔螺期和中螺期分别用茶皂素两种汰选浓度(LC25、LC50)进行处理,考查其存活率、体重增长率、体重抑制率.[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的福寿螺在两种茶皂素汰选浓度处理后存活率较对照下降了6.2%~22.5%,最大体重抑制为11.69%~49.55%,对福寿螺体重抑制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处理后10~40 d,其中存活率下降幅度、体重抑制率均以螺苗期处理的最大.[结论]茶皂素对福寿螺螺苗、仔螺、中螺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受茶皂素的汰选压力及福寿螺发育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技术,结合福寿螺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广东地区水稻的种植分布情况,预测福寿螺在广东地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其危害风险.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存在5种福寿螺潜在生境,分别是:螺和卵都能存活且卵能孵化螺能发育;螺卵存活、螺能发育但卵不孵化;螺存活但不发育、卵不孵化;螺冬眠且不产卵;螺、卵均不能存活.5种生境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并且分布范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福寿螺适宜生境夏季分布广、冬季分布窄,夏季向北扩展,冬季向南收缩.冬季粤北山区小部分地区福寿螺不能存活,5—10月全省均适宜螺及其卵的生长发育.就潜在分布区而言,全省16.68%地区处于高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也占54.25%.以稻田的危害风险为例,结合水稻分布区的状况评价了福寿螺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等级,其中重度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21.75%,主要集中于湛江、茂名、阳江等地的稻区;中度风险区集中在广东中部的水稻区,占63.16%;轻度风险区只占14.47%.  相似文献   

8.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剂。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幼螺和田螺(Procambarus clarkii)幼螺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幼苗的养殖效果,将宽体金线蛭幼苗饲养在以50目聚乙烯制作的网箱内,每个网箱均放入500尾刚孵化出来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分为福寿螺组和田螺组2个组,每组5个网箱。福寿螺组以福寿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田螺组为对照组,以田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试验共进行39 d。结果表明,福寿螺组和田螺组中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成活率和日增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福寿螺幼螺较田螺幼螺更适合作为宽体金线蛭幼苗的饵料。  相似文献   

10.
3种杀螺剂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3种杀螺剂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5%梅塔颗粒剂和6%密达颗粒剂,其中每667 m^2用50%杀螺胺乙醇胺盐120 g的防效在药后4-7 d达93.36%-94.13%。50%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福寿螺的杀卵效果明显,处理后15 d杀卵效果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6种植物提取物对福寿螺杀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就16种常见杀虫杀螺植物醇提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25~4mg/mL浓度范围内,博落冋醇提物溶液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最好,其后依次为夹竹桃、魔芋、乌药和美洲商陆.5种植物醇提物溶液对福寿螺幼螺具有相对较强的毒杀作用,对福寿螺成螺也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在最高浓度4 mg/mL...  相似文献   

12.
1.福寿螺——一种从"宝贝"变成麻烦的入侵物种 福寿螺又名金苹果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因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且食性杂、个大、繁殖速度快而被人们引为食用或用作养鱼和养鸭的蛋白来源.上世纪60~80年代,日本、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相继引入人工养殖,但由于口味不受消费者欢迎,福寿螺迅速丧失商业价值,被大量遗弃,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3.
福寿螺学名为亚马逊萍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0年由阿根廷华侨带进台湾养殖。1981年由台湾引入广东、福建等地,拟发展为食用螺,养殖初期是餐桌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螺卵浸水试验、药剂杀卵试验和幼螺耐旱耐饥试验,研究了福寿螺卵对水、农药及幼螺对干旱和饥饿的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福寿螺卵对水和农药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新产螺卵当日浸水7 d后仍有0.17%的卵粒能成功孵化。供试9种农药对福寿螺卵均无明显的杀灭效果,卵孵化率均在73%以上。结果还表明,福寿螺幼螺对干旱和饥饿也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新出幼螺干旱或饥饿1 d~8 d的存活率均在50%以上,干旱饥饿14 d后仍有1%的幼螺能够存活。  相似文献   

15.
夹竹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浸杀试验法,评价了夹竹桃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0日龄福寿螺的毒杀作用.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夹竹桃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对福寿螺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干叶水提液的杀螺作用更大.用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处理12 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10.98 和1.20 g/L.夹竹桃叶五种有机溶剂(正己烷、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均有很高的杀螺活性,其中正己烷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高,甲醇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低.以各溶剂提取物200 mg/L处理12 h,死螺率均高于80%.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提取物处理24 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32.98,83.62,71.71,75.78和117.07 mg/L.综合考虑各溶剂提取物的杀螺活性、提取效率、有机溶剂价格、毒性等因素,我们认为,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取夹竹桃叶中杀螺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6.
50%四聚可湿性粉剂是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新型杀螺剂。2005年进行了50%四聚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四聚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田福寿螺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杀螺效果和保苗效果与目前推广的6%密达颗粒剂效果相当,能迅速压低稻田福寿螺密度,在田间使用推荐使用量为每667 m2施用50~100 g。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剂浸提的方法获得血水草根茎的醇提物和水提物,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就血水草根茎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50~4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血水草醇提物对福寿螺卵的孵化抑制率、幼螺和成螺的相对毒杀率分别为30.22%~100.00%、12.36%~86.52%和5.56%~36.67%;水提物对福寿螺卵的孵化抑制率、幼螺和成螺的相对毒杀率分别为15.11%~42.45%、7.87%~34.83%和3.33%~28.89%。综合结果表明血水草醇提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强于水提物,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螺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3种杀螺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密达、梅塔、杀螺胺乙醇胺盐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6%密达GR 500 g、5%梅塔GR 600 g和50%杀螺胺乙醇铵盐WP 60 g对稻田福寿螺的杀螺效果、保苗效果均较理想,药后7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药后14 d防效达94%以上,药后14 d秧苗损失率分别为1.29%、0.83%和0.92%,3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稻田福寿螺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不同药剂对福寿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5%五氯酚钠SP、45%三苯基乙酸锡WP对福寿螺的杀螺率可达100%,杀螺速度快,效果好。5%四聚乙醛GR、6%四聚乙醛GR药效释放慢,药后7d杀螺率均在96%以上,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危害。5%四聚乙醛GR、6%四聚乙醛GR对水生动物安全,可用于水生动物养殖区域水稻、茭白田福寿螺防治。  相似文献   

20.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广东,1984年前后被引入到我市养殖食用。但由于本地环境适合其生长,容易养殖,很快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