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和利用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农林害虫的概况;并阐述昆虫病原线虫分类、生活史及类型,以及与共生细菌的互利共生、杀死寄主昆虫机制,阐述了共生细菌的分类、菌型、病原作用、抗菌作用及其与线虫的共生专化性;介绍了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与离体培养的方法和最新进展,讨论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利用的一些因素诸如温湿度、辐射、寄主免疫反应,天敌的影响等;最后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述评,认为昆虫病原线虫在未来害虫治理和植物保护的持续发展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异小杆线虫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对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了较多的研究,Bedding,R. A.(1981)应用异小杆线虫防治葡萄象(虫甲)害虫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较好地解决了线虫低成本的人工大量繁殖问题,使昆虫病原线虫成为害虫生物防治剂的可能性更加明朗。在我国,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对引进的昆虫病原线虫Neoaplectana spp.进行了保种、人工繁殖及应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国内的异小杆线虫尚未见有正式的研究报道。为开  相似文献   

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田间应用效果的有关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施用技术对昆虫病原线虫田间应用效果的影响,选择适合防治寄主昆虫的病原线虫种类或品系是获得最佳田间防治效果的前提,而在昆虫病原线虫施用之前,应充分了解寄主昆虫的生长发育状态、土壤质地、结构、温度、湿度及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线虫天敌的情况,从而为昆虫病原线虫创造适宜寄生的环境条件。在昆虫病原线虫施用技术上,应掌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次数和时期,并根据线虫的特点改进施用方法,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分别采自陕西杨凌、汉中、渭南、太白4地区的315份土样进行了昆虫病原线虫筛选及其共生菌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及1株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经初步鉴定为致病杆菌属(X enorhabdus)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种(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us)内的一个变种;对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与辣椒疫霉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地区韭菜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以防治韭菜的主要害虫韭蛆,同时以施用化学农药辛硫磷作为对照,处理后第35d和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昆虫病原线虫多度显著高于化学对照组,其中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经昆虫病原线虫处理后的韭菜鲜重比化学农药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10.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控制韭蛆危害。第35d取样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之间土壤线虫群落各指标相近。试验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防治韭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土壤修复剂SA协同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室内抑制效果,以及二者结合施用对黄瓜生长的促进效果,本文以千秋1号为供试黄瓜品种,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并施入土壤修复剂SA和昆虫病原线虫,从实验第7、14、21天时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与H.beicherriana三龄幼虫J3的存活率,实验30 d时黄瓜幼苗的叶面积、株高、鲜重以及根结数几个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第7、14、21天后,土壤修复剂SA和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根结线虫(J2)存活数却明显低于根结线虫清水对照组(M组),且第21天时SA处理组的死亡根结线虫数量约是M组的2倍,加入昆虫病原线虫的处理组中死亡根结线虫数量约是M组的3倍,然而昆虫病原线虫在SA处理组中的存活率却明显高于其他组。此外,土壤修复剂SA协同昆虫病原线虫加入到添加根结线虫的黄瓜土壤中,可以增加黄瓜幼苗叶面积、鲜重、株高,并能减少单位长度内根结数量,说明土壤修复剂SA协同昆虫病原线虫的施用,提高了植株抵抗根结线虫能力,减少了根结线虫对根系危害,该结果为有效修复被根结线虫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青娥  夏更寿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19-1920,2002
综述了小菜蛾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目前应用于小菜蛾防治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和线虫。细菌性杀虫剂是目前最有潜力取代化学杀虫剂的微生物杀虫剂,应用最多的是苏云金杆菌制剂。真菌是最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其中以白僵菌研究的最多。病毒杀虫剂主要以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效果较好。昆虫病原线虫是新型的杀虫剂,以小卷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对比了两种杀虫剂对河北邯郸市临漳地区韭菜韭蛆(Bradysia odoriphage)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15 d后均能有效防治韭蛆,明显降低韭菜被害株率,保苗效果相同;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30 d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被害株率低于毒死蜱,二者差异显著,昆虫病原线虫在长时间内保苗效果优于毒死蜱。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优于毒死蜱,可以作为防治韭蛆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防治在农业系统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EPN)作为一种新型的生防因子,成为一类防治害虫的生物资源,应用广泛。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的发展迅速,从分子生物学到应用生态学,使昆虫病原线虫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 Suluralis Chen)是目前韭菜的主要害虫。2012~2014年河北省辛集市植保检验站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效理想、控制时间长。大田示范效果不理想,是因为昆虫病原线虫OTIU对农药十分敏感,在化学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时会被杀死。昆虫病原线虫仍是韭菜无公害生产理想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昆虫病原线虫(EPN)作为一类有潜力的生物防治物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实验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外源添加 EPN(Steinernema carpocapsae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探究了 EPN 对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地上部烟蚜(Myzus persicae)及烟蚜-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关系等多重营养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人工去除烟蚜条件下,施加昆虫病原线虫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P<0.05);在有烟蚜的条件下,S. carpocapsae 添加处理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或者卵粒指数(P<0.05);(2)无论 EPN 添加与否,烟蚜种群生长曲线均很好地符合 Logistic 增长模型,达到平台期的时间为 5~6 d;对照组、S. carpocapsae 虫尸剂添加和 H. bacteriophora 虫尸剂添加这 3 种条件下,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分别为 89.6、99.8 头·株-1 和 76.6 头·株-1,而与之对应的烟草地上部干重分别为 0.996、3.258 g·株-1 和 1.643 g·株-1,这一结果表明 EPN 添加降低了单位质量烟草叶片上烟蚜的环境容纳量;(3)蚜茧蜂投放早期(2、4、6 d),投放 EPN 处理组间的僵蚜数目差异显著(P<0.05),S. Carpocapsae 虫尸剂处理组显著低于 H. bacteriophora 虫尸剂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EPN 添加可影响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的繁殖,也可通过“bottom-up”途径影响烟草叶面烟蚜的种群增长以及蚜茧蜂的寄生行为,且这些影响效果与 EPN 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6—2005年四川省中籼中熟杂交水稻区试试验86个组合的116组数据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成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但由于有效穗数通过穗粒数的间接副作用较大,所以有效穗数太大对提高产量反而不利。笔者认为,四川中籼中熟杂交水稻高产应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同时兼顾提高千粒重,协调好性状之间的关系。其单产9.0t/hm2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有效穗数265~270万/hm2,每穗总粒数180~200粒,结实率大于84%,千粒重27~29g。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1999年省中籼区试及本所鉴定试验资料的相关及通径分析得出 ,有效穗数、最高苗数及每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 ,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均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产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每穗总粒数及单穗谷重均可提高产量 ,但同时还应该注重穗、粒重的协调。单产 10 .0 t/ hm2的产量结构应该是 :在栽插 6 0~ 6 6万苗 / hm2的条件下 ,控制最高苗数达 370万~ 390万 / hm2 ,使有效穗达 2 5 0万~ 2 80万 / hm2 ,每穗总粒数 170~ 2 0 0粒 ,结实率 80 %以上 ,千粒重 2 7~ 2 9g。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5个不育系(全丰A、谷丰A、天丰A、广抗13A、蓉18A和Ⅱ- 32A)和自育的6个恢复系(YR1577、YR2292、YR3003、YR4245和YR7633)进行不完全双列(NCII模式)杂交,配置的30个杂交组合.对F1代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高于一般配合力,说明大多数农艺性状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亲本方面,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的性状表明恢复系对后代的影响大于不育系.综合考虑配合力和遗传力效应,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以Ⅱ- 32A/YR2292和广抗13A/YR7633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从猪卵巢上获取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42~44 h后去除颗粒细胞,选取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培养.试验采用不同的场强、脉冲时程和脉冲次数进行对照试验,并比较了细胞松弛素B(CB)辅助激活对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场强为0.8 kV.cm-1,选取4个脉冲时程(80、100、120、140μs)参数分别进行1次、2次脉冲激活时,100μs、1次脉冲囊胚率最高,为(42.22±5.38)%,但同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2)脉冲时程为100μs,选取4个场强(0.8、1.0、1.2、1.4 kV.cm-1)参数分别进行1次、2次脉冲激活时,1.4 kV.cm-1、1次脉冲囊胚率最高,为(44.04±0.68)%,但同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3)场强为0.8 kV.cm-1和1.4 kV.cm-1,选取4个脉冲时程(80、100、120、140μs)进行1次脉冲激活时,1.4 kV.cm-1+80μs组囊胚率(54.60±2.86)%均高于其他组,且极显著高于1.4 kV.cm-1+140μs、0.8 kV.cm-1+80μs和0.8 kV.cm-1+140μs组(P<0.01).4)用1.4 kV.cm-1、80μs、1次脉冲激活卵母细胞后,使用CB辅助激活4 h的囊胚率为(54.07±3.12)%,极显著(P<0.01)高于不使用CB组.以上结果说明,电激活中脉冲次数对猪孤雌胚胎发育无显著影响,且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1.4 kV.cm-1的场强、80μs的脉冲时程,并使用CB辅助激活4 h,能够得到较高囊胚率的猪孤雌激活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黑龙江省大葱的最佳育苗期是3月20日,最佳定植期是5月20日-31日;定植期比育苗期对大葱产量影响大;不同定植期对大葱的质量(葱白长度)亦有显著影响,以5月20日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发生动态,为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系统调查,利用五点取样记录昆明市宜良县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成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采用四分位法划分其发生时期;利用生态位相关指数分析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关系。【结果】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优势天敌均为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不同设施作物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的消长规律略有差异,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较设施番茄田发生时间早、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设施番茄田间的种群数量为1.03头/cm2,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P< 0.05,下同)。烟粉虱在设施黄瓜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设施番茄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草间小黑蛛和烟盲蝽在2种作物田间的同一发生时期,种群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2种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差异较大。丽蚜小蜂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发生较集中,在主要发生时期和发生晚期,设施番茄田间种群数量分别为0.34和0.24头/cm2,均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与烟粉虱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的天敌均为烟盲蝽,分别为0.9664和0.9637。【结论】设施番茄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应辅以化学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以压低烟粉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中甜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机和常规两种生产系统中,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春秋两季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较高的春季,甜瓜伸蔓期至果实发育中期,两种系统对甜瓜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果实成熟期,有机生产系统中甜瓜的生物量较高,但经济产量与常规系统差异不显著。秋季生产试验降低了施肥量,在发育前期,有机生产的甜瓜生物量显著小于常规生产,果实成熟期差异不显著,但经济产量降低了9.8%。在同一生产系统内,施肥量对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均无影响。不同生产季节对甜瓜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春季甜瓜的生育前期生长缓慢,后期迅速,秋季相反;春季植株的总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大于秋季。甜瓜干物质分配在伸蔓期以叶片为主,中后期以果实为主,不同生产系统和施肥水平不影响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成花机理,以更好地指导生产。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花芽形态分化及雌雄蕊发育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安哥诺和黑宝石花芽形态分化自8月中旬开始至12月下旬结束。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整个分化过程历时130d。雌雄蕊发育的情况:3月10日,花药中具有幼嫩的花粉母细胞,而子房内尚未产生胚珠原基;3月21日,花药中形成游离的花粉母细胞,子房内出现胚珠原基;4月1日,花药中形成单核花粉粒,胚珠进一步发育;4月12日,花药中形成二核花粉粒,而且胚珠成熟,进入开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