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国家级"辽西地区松毛虫持续控灾工程项目"在朝阳地区实施,将"持续"定位于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这3个特征点上,以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系统为着眼点,提出按照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原则,局部控制与区域治理的策略;通过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组装了5种综合防治措施模式。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工程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2个县(林场)106.41万hm^2松林中松毛虫灾害实施的工程治理,以封山育林、林分改造、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灭幼脲-Ⅲ、米螨等生物和仿生技术防治措施为主导,逐步改变松毛虫发生条件,实现持续控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灾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病虫害持续控灾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长期治理目标。通过对森林病虫害持续控灾的理论条件、影响因子、科技支撑等的分析,阐明持续控灾应采用营林措施和生物制剂、引进天敌、慎用化学农药,开展抗性育种,提倡工程治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赤松毛虫(D endro lim us spectab ilis Bu tler)是阜新地区松林中的主要害虫,常年危害大面积松林。自1998年以来,我们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对该虫实施工程治理。从改善松林生态条件入手,采用综合技术措施,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实现持续控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临沧地区松毛虫病毒防治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1992-2001年发生面积为100419.5hm^2,自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11513.3hm^2,防治率达69.82%,其中在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防治率达72.85%;8月份较差,防治率为67.2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 ,1992~ 2 0 0 1年发生面积为 10 0 4 19 5hm2 。自 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 115 13 3hm2 ,防治率达 6 9 82 %。其中在 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率达72 85 % ;8月份较差 ,防治率为 6 7 2 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 ,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 ,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松毛虫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大的害虫,给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1998年以来,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国家林业局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开展了松毛虫持续控灾工程试点项目。在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现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日前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和计资司组织的验收。现将该项目的主要做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2004年应用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进行了林间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撒300 g.hm-2、450 g.hm-22种剂量森得保粉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飞机喷施1.5 g.hm-2森得保飞防专用药7d后,防治效果可达91%以上。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持续控灾作用明显,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9.
为迅速遏制并扭转松毛虫连年发生及灾害严重的局面,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战略,2000~2002年我区在南宁等5个市、林场和宁明等21个县(区),实施了《国家级松毛虫工程治理项目》。项目通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虫情监测为依据,营林技术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和仿生技术防治措施为主导,人工及物理等技术防治措施为辅助防治手段的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湖北省大悟县林区的应用情况,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控灾、防治和测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