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凉水自然保护区蓄积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F-1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遥感影像在不同窗口大小下的纹理特征信息,与遥感影像自身的光谱信息相结合;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地面蓄积量采样点数据,建立凉水自然保护区蓄积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只基于卫星光谱的反演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59,基于卫星光谱与纹理特征的蓄积量反演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65;当窗口大小为3×3时,森林蓄积量反演效果最好。研究表明,基于卫星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信息,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森林蓄积量反演在森林资源调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覃真坤 《吉林农业》2012,(2):173-17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目的是查清某一地区内的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的变化,从而进行细致的森利资源分析,为指定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以及林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依据,因此探索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蓄积量遥控估测方法,是在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样地资料,建立森林蓄积量估测方程来估测森林蓄积量,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面调查工作量,已成为森林资源调查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森林的各种有益的功能,利用其规律,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前的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根据和龙县各水文站、水位站、两量站、气象站的20多年的观测资料,和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按汇水区进行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分析。初步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县级天保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GIS系统的研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川西理塘县为例,以县级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其他实测资料,提出了建立县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GIS系统的方法,技术体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利用国产GF-1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定量估测的可行性,本文选择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某林业局为试验场地,采用GF-1号卫星影像16m分辨率的WFV多光谱数据,结合试验区域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建立以样地为单位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方程,进行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为有效设置可能影响蓄积量估测的遥感信息,本文重点分析了遥感比值波段的设置和优选对蓄积量估测模型建立和估测精度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不同种类的比值波段将影响最优变量筛选结果,高分遥感信息对提高森林蓄积量估测精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9年公益林监测资料,以往的机械样地调查资料,2005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2009年二类补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大通县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从森林的生态功能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大通县低效林分改造、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其不仅给工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物质,而且对调节大气环境温度、调节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调查包括一类调查(即连续性调查),二类调查和三类调查(森林采伐作业调查),其调查目的是:提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管理,指导和规划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亚萍 《乡村科技》2019,(11):61-63
自我国提出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战略发展的主要手段。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对调节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质量与森林质量密不可分,要想提高森林质量,就要提高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永龙 《农学学报》2017,7(5):15-18
应用延庆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在系统分析延庆区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变化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在可持续发展林业理论指导下,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对森林培育、资源利用和森林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延庆区森林类型多样,探索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对推动延庆区现代园林绿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人们非常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森林资源,它是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森林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森林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程度,就需要对森林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查。随着高等技术资源的增多,森林资源调查的设备也越来越齐全,遥感技术就经常被运用到森林资源的调查中。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古丈县组织专业队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大兴安岭卫星热点预报森林火灾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左右,监测次数综合达到1 928次,占总数的2/3,是监测林火的主力卫星。2)卫星预报初判林火发生位置平均误差为5 787.9 m;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9和Terra预报热点的误差较小,但监测数量偏少;NOAA-15和NOAA-17的监测数量虽然较多,但其误差非常大,NOAA-15有7 064.7 m,NOAA-17达到万米以上。3)在卫星监测到的219次森林火灾和历史资料记录的165次火灾中,有147次森林火灾能够对应,卫星的多报、少报问题主要集中于呼玛县,在连续监测同一场森林火灾时,容易出现多报、少报的现象。建议在无法提高卫星性能的情况下,改进卫星图像的处理技术,完善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准,提高判读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地面核查反馈的方案,以增加核查效率,降低核查经济成本,同时基于不同卫星的性能差异,建议在进行林火监测时应以预报精确的风云系列极轨卫星为主,以性能稳定的NOAA系列卫星为辅。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十分重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对森林资源的调查,所以,实行规范的森林调查方法和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措施是我国林业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蔡学成  杨永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61-10962
森林资源分布具有辽阔性、复杂性、通达性差等特点,而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动态、便捷、可周期重复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研究森林资源状况的理想手段。目前,在森林遥感应用中,多源遥感数据的提供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遥感信息的综合性、复杂性,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基于不同区域、不同季相和不同背景特征的森林遥感分类技术远未成熟。利用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校正、图像的增强和图像的分类等),获取样地的灰度值,结合少量地面实测样地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建立森林郁闭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检验以确保估测的精度,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引言 当前在林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木材短缺仍在继续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林业的生产力,必须采取更集约化的经营。而森林资源的现状,就必须更为精确地加以测定。因此,有关方面都在积极地探索效率更高的森林调查技术。利用遥感资料结合抽样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利用遥感信息进行多阶不等概抽样。因为这种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义3S技术的城市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GPS进行森林基本控制测量,遥感资料进行森林资源样地的规划和设计,全站仪进行调查样地的测绘.全站仪自动测算树木的三维坐标、胸径、任意处直径、树高,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森林的面积,材积和蓄积.利用数字成图软件CASS绘制树木分布图和森林资源分布图,通过专家系统和相关的GIS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城市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用于中小尺度森林分类的模式,利用SPOT5遥感数据、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和前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G IS资料,以图像的光谱和纹理信息为主、历史调查数据的知识为辅构建专家知识分类系统对SPOT5图像进行森林分类,并探讨了历史调查数据在该模式中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对于所选取的8个类别,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92.97%,各类别的分类精度均达到87%以上,分类效果良好;历史调查数据在分类过程中的总体贡献率为11.55%,对提高SPOT5图像分类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尤其对竹林、八角和玉桂、灌木林分类的辅助作用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遥感数据(RS)为年度监测的主要信息源,结合上一年度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成果及最新森林资源管理档案等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室内判读区划并借助GPS开展外业调查核实,形成本期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检测数据。同时,将本期数据与前期森林资源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情况以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规划调整、造林更新、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等是导致镇雄县森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k-NN方法和GF遥感影像的森林蓄积量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利用黑龙江省某林业局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GF-1号卫星影像、数字高程(DEM)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法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研究,分析k-NN方法及GF-1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对比k-NN方法的估测精度,对相同试验数据也进行了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估计建模。采用GF-1号16 m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在林业局级尺度上分别应用这3种方法进行森林蓄积量建模估测,生成了监测区域森林蓄积量分布图并统计得到监测区域总的蓄积量值。将3种方法估测结果与二类调查实测结果进行比较,k-NN方法估测精度达到97.3%,略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估计建模估测精度。因k-NN方法不受Gauss-Markov假设限制,且能有效克服建模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研究成果可用于县/林业局级尺度的森林蓄积量估测,且国产GF-1卫星影像能有效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