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醋酸钙不动杆菌的病死牛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9-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氨苄、阿奇霉素耐药,对其余8种测试药物敏感。经β-内酰胺类(TEM、DHA、OXA-23、OXA-5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猪Ⅱ型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某市猪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出了5株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及毒力、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试验及耐药性对分离菌进行试验。鉴定此5株全为链球菌,其中3株为猪链球菌2型。对3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猪链球菌2型对小鼠均有毒力,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头孢拉定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G、四环素、新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香榧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对香榧病株进行常规组织分离,分离纯化得到12个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这12个菌株归为10类,分别用ZJ-1至ZJ-10表示;将ZJ-1至ZJ-10进行致病性检测,根据柯赫氏法则,证实ZJ-10是香榧根腐病的病原菌;结合菌株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可将ZJ-10菌株鉴定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即香榧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腐皮镰孢菌。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3种细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例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爆发性死亡疾病,本研究旨在寻找其致病因子,明确分离菌的生物学地位、致病性和耐药特征。从患病中华鳖体内获得菌株C1、C2 和C3,经人工回归感染健康鳖,测定分离菌的致病作用;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测序,结合系统发育学分析,做菌种的归类判定;用琼脂扩散(K-B)法测定菌株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分离纯培养的3 株菌分别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能引起中华鳖急性感染性疾病,3 种菌共同致病死亡率最高,可达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17 种药物耐药;摩氏摩根氏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等17 种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恩诺沙星等13 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等6 种药物耐药。本研究所检出的弗氏柠檬酸杆菌、摩氏摩根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该例中华鳖爆发性死亡疾病的病原菌,3 菌混合致病力强于单一菌液。弗氏柠檬酸杆菌和摩氏摩根氏菌呈现高度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趋势异于前两者,表现为弱耐药株。  相似文献   

5.
对2016年6月江西省鄱阳县高家岭一个养殖场养殖草鱼发生的暴发性疾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确定其病因,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疾病提供参考。利用细菌分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肝胆综合症草鱼体内分离、纯化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gyr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用攻毒试验找出草鱼的半致死浓度,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从患肝胆综合症草鱼体内分离、纯化到一株致病菌,经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命名为PYG1。攻毒试验表明该菌能感染草鱼,且半致死浓度为1.5×10 4 CFU/g鱼体质量。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只对氨基糖苷类、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类以及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共9种药物表现出敏感或中度敏感,对所测的其他药物耐药,为强耐药菌株。维氏气单胞菌PYG1是引起此次草鱼发病的致病菌,可选用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仔猪感染粪肠球菌的病原鉴定及病原特性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对引起河南省三门峡某猪场肥育仔猪发病死亡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用常规手段分离纯化可疑病原菌,观察其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进一步检测分离菌株的明胶酶和溶血素等毒力因子表型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①经细菌分离纯化,得到2个呈链状排列的G+球菌分离株,分别命名为HE1和HE2株。②经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2株分离菌均为粪肠球菌(E. faecalis)。③毒力因子表型试验表明,HE1和HE2均具有溶解明胶的能力,且能裂解兔红细胞,其中HE1呈现β型溶血,HE2呈现α型溶血。④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死作用,其中HE1毒力更强。家兔对上述分离株具有一定耐受性,仅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不死亡。⑤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富平和氨苄西林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感染可以导致仔猪发病死亡,但不同的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动物的致死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京郊快菜软腐病的病原,对取自北京不同区县的发病快菜植株进行组织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得到的29株菌株中,17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其余12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同时也识别到9株非典型Pcc菌株,表现为不能分解柠檬酸盐或不具备在37℃和7%Na Cl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可微弱利用D-阿拉伯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和D-麦芽糖。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仅2株Pcb菌株和1株Pcc菌株表现为中等致病力,其余菌株均表现为高等致病力。明确了引发北京地区快菜软腐病致病菌的种类为Pcb和Pcc,且致病力普遍较强,可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判断导致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发病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从发病濒死的罗氏沼虾中,分离了一株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对分离菌株的溶血性、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生理生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阿拉伯糖、葡萄糖产酸、蛋白胨水、精氨酸水解酶、明胶、苯丙氨酸为阳性,并对该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该分离菌株与豚鼠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其亲缘关系较近,综合该分离菌株理化性质和序列分析结果,可判断该分离菌株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登录号MN736843)。以注射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了该分离菌株对罗氏沼虾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曲松、氯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1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新生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8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实验结果为罗氏沼虾豚鼠气单胞菌的病原鉴定及药物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hhdB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激活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这将为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毒力特征基因的鉴定以及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判断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发病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从濒死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分离了一株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对分离菌株形态学、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赖氨酸脱羧酶、枸缘酸盐、吲哚、甘露醇、蔗糖、麦芽糖、V-P、纤维二糖为阳性,并对该分离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该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对该分离菌株理化性质和16S rRNA序列综合分析,可判断该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登录号MN733186)。以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了该分离菌株对罗氏沼虾幼虾具有较强致病性,对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曲松、氯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利福平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新生霉素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7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实验结果为罗氏沼虾维氏气单胞菌的病原鉴定及药物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徐州市售草鱼细菌带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其鳃中分离到4 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暂时编号为ZYF-1、ZYF-2、ZYF-3 和ZYF-4,查阅数值编码鉴定ZYF-1 菌株为志贺(Shigella sp.),ZYF-2、ZYF-3 菌株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ZYF-4 菌株为泉居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 株分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5.8%、72.4%、65.5%和82.8%,均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和甲氧苄啶等11 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显示市售草鱼存在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带染现象,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为食源性细菌鉴定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引起广东部分地区猪场仔猪发生急性死亡的致病菌及其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从广东英德、惠州龙门、翁源、汕头等地区猪场急性死亡病仔猪中分离到6株呈α溶血的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为猪源绿色气球菌,分别命名为HD、WY、ZQ、LM、YD和ST。动物感染试验表明:6株分离菌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药敏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均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对新生霉素、利福平、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与12株国内外参考菌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3%以上,其中与澳大利亚分离自犬的15MS株同源性最高,为98.1%,与广西分离自猪的GXBL-1株同源性最低,为83.6%;6株分离株与广东分离株和澳大利亚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暗示进化不存在明显的地域相关性。本研究确定了广东部分地区引起规模化猪场仔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为该菌引起的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5株在山东采集分离的小麦根腐病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刺伤接种法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鉴定结果表明,25个菌株均为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真菌。接种试验表明,25个麦根  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松毛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得到28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观察和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这些产酶菌株属于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和约克氏菌属。同时筛选出一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DK4,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该菌株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其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5℃,最适pH值7.0,连续发酵70 h左右时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值19.24 U/mL。  相似文献   

15.
用稀释分离法从健康辣椒植株的茎、叶、果肉中共分离得到植物内生菌88株,其中细菌有65株,真菌有21株,放线菌2株。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内生菌003和X两株对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绿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3种病原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得出抑制率为34.80%~48.0%。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003和菌株X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03和菌株X都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16.
龙眼采后腐烂相关细菌与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细菌和真菌,并结合菌落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对所分离的细菌和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得到11株细菌和7株真菌。菌落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主要鉴定为奥斯陆莫拉菌、短小芽胞杆菌、柠檬明串珠菌、肠膜状明串珠菌和东方醋酸菌。所分离的真菌主要鉴定为淡色生赤壳菌、葡萄座腔菌科真菌、间座壳菌、疖葡萄座腔菌和木贼镰孢菌。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到的细菌和真菌目前在龙眼采后病害中未见相关报道,对于其致病性检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回接验证,以明确导致采后龙眼果实腐烂的主导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目的]为获得一株有效的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生防细菌,[方法]本研究采用生防细菌包衣处理玉米种子的方法,将前期田间初筛得到的4株生防促生细菌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效评估,获得一株防效最好的菌株。进一步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验证该菌株对玉米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并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4株生防细菌中,菌株Sneb2249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效最好,盆栽防效为55.04%,田间防效为39.36%。室内促生和田间测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neb2249能够显著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其株高、地上部干重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提高24.89%、49.15%和 7.9%。经鉴定菌株Sneb2249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结论]恶臭假单胞菌Sneb2249是一株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既可抗弯孢叶斑病菌,又对玉米具有促生增产作用。利用有益微生物处理种子防控病害将是一种新型的植保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一株葡萄酒发酵后期的主导菌,试验对贝达葡萄酒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经菌落形态鉴定,并进行酵母分离株26SrRNA的PCR扩增,进一步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贝达葡萄酒的酵母菌菌落总数为3.4×10~7CFU/mL,分离的酵母菌菌株Y3,Y5,Y13均为酿酒酵母。因此,贝达葡萄酒发酵后期的优势菌即为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19.
辣椒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稀释分离法从健康辣椒植株的茎、叶、果肉中共分离得到植物内生菌88株,其中细菌有65株,真菌有21株,放线菌2株.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内生菌003和X两株对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绿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3种病原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得出抑制率为34.80%~48.0%.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003和菌株X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03和菌株X都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20.
对典型症状为皮肤溃烂、体表出血、肝脏肿大的养殖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研究。从患病半刺厚唇鱼肝组织分离纯化细菌,并肌肉注射回归感染健康半刺厚唇鱼。PCR扩增获得分离菌株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全长序列,并开展分离菌株生理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实验。分离菌株编号为AS0829L1,人工回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菌液浓度5×1010、5×109、5×108CFU/mL可分别导致健康半刺厚唇鱼100%、100%和28.6%的死亡率,BLAST显示其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高达99.93%和99.34%。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特征、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证明分离菌株AS0829L1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 bv.sobria)。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派酮、庆大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20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