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高效的杂种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和栽培品种‘美登’(‘Blomi-don’)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子为试材,筛选出杂交种子最佳无菌处理条件,获得蓝莓杂种无菌苗。再以杂种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 ZT)、蔗糖及继代周期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探讨了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IBA质量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种子经75%酒精和3%次氯酸钠分别处理20 s和7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0;添加0.6 mg· L-1 ZT和20 g· L-1蔗糖的WPM培养基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100%,且芽丛密集、长势好;芽诱导期间,30 d的继代周期最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增殖倍数高达34.7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添加0.4 mg· L-1 IBA的1/2WPM培养基,生根率高达88%,且生根周期仅为40 d,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高效的杂种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和栽培品种‘美登’(‘Blomidon’)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子为试材,筛选出杂交种子最佳无菌处理条件,获得蓝莓杂种无菌苗。再以杂种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ZT)、蔗糖及继代周期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探讨了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IBA质量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种子经75%酒精和3%次氯酸钠分别处理20 s和7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0;添加0.6 mg·L~(-1)ZT和20 g·L~(-1)蔗糖的WPM培养基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100%,且芽丛密集、长势好;芽诱导期间,30 d的继代周期最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增殖倍数高达34.7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添加0.4 mg·L~(-1)IBA的1/2WPM培养基,生根率高达88%,且生根周期仅为40 d,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澳洲坚果品种‘H2’幼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分别采用WPM、MS、1/2MS培养基,分析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对腋芽启动、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茎段腋芽启动的培养基为WPM+6-BA 2.0 mg/L+IBA 1.0 mg/L+AC 200 mg/L,诱导系数为3.51,腋芽萌发后生长健壮;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KT 0.5 mg/L,增殖系数达3.49;组培苗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IBA 0.5 mg/L+ABA 0.5 mg/L+AC 200 mg/L,生根率为42.2%。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和优化‘燕山红栗’组培快繁体系,以种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后,取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筛选快繁体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基础培养基为WPM,最适茎段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1.0mg/L ZT+0.15mg/L NAA,诱导率达到9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 ZT+0.15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3.32;将试管苗基部于2mg/L IBA中浸泡4min后接入WPM基础培养基得到最大生根率,为55.33%。  相似文献   

5.
生根困难一直是影响山月桂应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山月桂‘奥运圣火’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珍珠岩对其腋芽萌发、组培苗的增殖、伸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茎段腋芽萌发的培养基为WPM+1.0 mg/L 2-ip,萌发率可达72.5%;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1.0 mg/L 2-ip+0.05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5.42,平均苗高达3.42 cm;最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WPM+1.0 mg/L IBA+0.1 mg/L NAA+珍珠岩,生根率80.03%。将已经生根的组培苗炼苗后移栽到泥炭土和珍珠岩(1∶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和优化‘燕山红栗’组培快繁体系,以种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后,取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筛选快繁体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基础培养基为WPM,最适茎段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1.0mg/L ZT+0.15mg/L NAA,诱导率达到9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 ZT+0.15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3.32;将试管苗基部于2mg/L IBA中浸泡4min后接入WPM基础培养基得到最大生根率,为55.33%。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晚樱‘杨贵妃’和日本晚樱‘醉红’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基对晚樱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最适合2个品种的启动培养,‘杨贵妃’的腋芽萌发率为73%,‘醉红’的腋芽萌发率为80%。WPM+KT 1.0 mg/L +IBA 0.1 mg/L 适于2个品种的增殖培养。芽先在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1/2 WPM+IBA 1.0 mg/L +NAA 0.5 mg/L 中培养4 d 后,再将其转接到无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1/2生长调节剂 WPM中培养24 d,生根率达93.3%(‘醉红’)和90.0%(‘杨贵妃’)。生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V(泥炭土)=1∶1∶1的基质中培养,炼苗30 d 后,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胚挽救技术是目前克服果树杂种胚早期败育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黄河’‘金太阳’两个杏品种幼胚培养成苗的基本方法,以两种杏不同发育期的幼胚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胚龄、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幼胚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胚发育指数(PF)、培养基均显著影响幼胚萌发与成苗.不同品种均随PF值的增大幼胚萌发率上升;‘黄河’杏在PF值为0.92时,萌发率最高,达61.90%;‘金太阳’杏在PF值为0.95时,萌发率最高,达71.00%.不同品种幼胚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不同,‘黄河’杏胚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0.1mg/L+GA 2.0mg/L,萌发率达55.67%;‘金太阳’杏胚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0.5mg/L+IAA 0.1mg/L,萌发率达88.67%;‘黄河’杏继代培养在MS+6-BA 0.2 mg/L+IAA 0.5mg/L培养基上长势好,成苗率达75.00%;‘金太阳’杏继代培养在MS+6-BA 0.25 mg/L+IAA 0.1mg/L培养基上长势好,成苗率达44.44%;二种杏胚继代培养形成的嫩梢在1/3MS培养基上的生根率比MS及1/2 MS培养基上的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9.
春兰杂交种子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兰杂交种子非共生萌发即无菌播种诱导根状茎试验表明:培养基为MS+BA 0.1 mg/L+NAA0.1 mg/L+LH 5g/L+AC 1g/L时,其萌发率达到66.67%,添加水解乳蛋白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并促进根状茎生长,果龄8~9个月的蒴果播种萌发率较为理想;根状茎增殖分化培养基为WPM+6-BA 1.0 mg/...  相似文献   

10.
以16个芍药品种为父本与芍药‘粉玉奴’为母本进行定向杂交,研究其杂交亲和性,并以隔年和当年种子为材料对种子休眠的解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不同,父本为‘红羽球’‘粉面桃花’‘西施粉’‘蓝田飘香’4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表现最佳,种子结实率为4粒/朵以上;父本为‘老来红’的杂交组合亲和性最差,种子结实率为1.91粒/朵,其余杂交组合均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杂交组合的种子生根率也不同,父本为‘西施粉’的杂交组合种子生根率最高,达到54.00%;父本为‘乌龙探海’的杂交组合种子生根率最低,仅为17.39%。通过破除种子下胚轴和上胚轴休眠的试验发现,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 GA_3处理的当年种子更有利于解除下胚轴休眠,生根率最高,为65.33%;低温30 d+300 mg/L GA_3浸泡4 h处理的种子更有利于打破上胚轴休眠,发芽率最高,为76.67%。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非共生萌发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以♀大花蕙兰‘冰瀑’×♂春兰‘新春梅’杂交所结果荚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基本培养基、GA3、琼脂、AC 4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子无菌萌发试验,基本培养基、6-BA、NAA 3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原球茎增殖试验,基本培养基、NAA、AC 3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原球茎分化试验,基本培养基、NAA、AC 3因素3水平的壮苗生根培养试验,筛选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1)适宜杂交种子无菌萌发的培养基为MS+GA30.50 mg/L+琼脂4.5 g/L+蔗糖20 g/L+AC0.50 g/L+蛋白胨1 g/L,平均萌发启动时间为50 d,平均萌发率为88.7%。2)适宜杂交种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Hyponex 7-6-19 1.5 g+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琼脂4.0 g/L+蛋白胨1.0 g/L,增殖系数达12.5。3)适宜杂交种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为Hyponex 7-6-19 1.5 g+6-BA1.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条件。[方法]以黑果枸杞的种子为材料,在种子无菌萌发后,取带腋芽的嫩茎段作外植体,以不同基本培养基与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浓度配比,研究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与IBA、IAA组合处理均能提高组培苗的增值倍数,其中0.5 mg/L 6-BA+0.5 mg/L IAA增殖效果明显,增殖倍数达到9.33;5种不同基本培养基中,MS对黑果枸杞组培苗的增殖效果最好,芽多,生长状况良好;生根培养中,添加生长素可抑制黑果枸杞组培苗生根,不添加任何生长素的WPM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达到97.5%。[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黑果枸杞快繁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杏新品种‘金凯特’(Prunus armeniaca Lam.)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以其当年生半木质化绿枝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及蔗糖浓度对腋芽启动、试管苗继代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腋芽启动培养时,MS培养基较QL培养基更有利于腋芽的萌发生长,在添加1.0 mg/L BA和0.2 mg/L IBA的MS培养基上,腋芽萌发率达85.8%。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以WPM最佳,其次为MS,QL最差。生根培养基以MS最有效,1/2MS和1/2QL均不能诱导根的产生;蔗糖浓度20 g/L比30 g/L显著提高了生根率;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2 mg/L IBA+20 g/L蔗糖,生根率为93.2%,平均每株生根数为2.5。  相似文献   

14.
通过离体无菌播种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分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3MS为基本培养基的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效果较好,萌发率高,颗粒大,长势好;壮苗阶段则以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生长效果较好,苗壮,鲜重较重,叶子分化较快;以添加100 g/L马铃薯汁的培养基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苗分化阶段,添加150 g/L马铃薯汁的培养基生长效果最好,不同杂交组合平均每瓶鲜重可达26.6 g。在壮苗阶段,以添加香蕉汁100 g/L+马铃薯汁150 g/L培养基的效果最好,表现为苗壮、根系多、鲜重增加多。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高山杜鹃茎段离体组织培养体系及其工厂化繁育体系,对10份不同基因型高山杜鹃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高山杜鹃茎段外植体在WPM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芽、增殖和生根。在诱导萌发阶段,添加0.5~1.0 mg/L的ZT萌发效果较好,其中有7份材料在0.5 mg/L ZT时获得最佳萌发诱导。在增殖阶段,最佳增殖激素配比为ZT 0.5~0.7 mg/L+NAA 1.0 mg/L,其中6份材料在ZT 0.5 mg/L+NAA 1.0 mg/L激素配比下增殖达6~9倍。生根阶段,培养基最佳激素配比则为NAA 0.25mg/L+IBA 0.25 mg/L。并且试管外生根效果好于试管内生根,平均成活率为80.95%,而试管内平均成活率仅为57.94%。在最佳激素配比下供试所有高山杜鹃采用试管外生根成活率均在98%以上,并且试管外生根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愈伤组织发生途径建立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的离体培养体系,为金花茶的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在金花茶种子萌发阶段以沙子替代培养基进行无菌萌发,以其成熟植株的茎尖、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在WPM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及生根培养.[结果]金花茶成熟种子去壳、去皮、取出胚乳后在添加无菌液的湿润沙子中培养,平均萌发率为95.40%,平均萌发时间为19.10 d;WPM+2.00 mg/L 6-BA+0.50 mg/L 2,4-D是金花茶子叶、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WPM+2.00 mg/L 6-BA+0.10 mg/L NA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适宜培养基,分化系数为4.56;1/2WPM+0.50~1.00 mg/L IBA是金花茶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生根率为45.40%~54.00%,生根时间为19.80~20.90 d.[结论]金花茶离体培养可通过胚轴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石豆兰杂交种无菌播种快速繁殖体系,以‘Bulbophyllum pingtungense’为父本、‘Bulbophyllum fascinator var.corazonae’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取其F1代成熟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无菌播种技术对石豆兰杂交种子萌发、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于石豆兰杂交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土豆汁100 g·L-1+活性炭1 g·L-1;芽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1+NAA0.5 mg·L-1+活性炭1 g·L-1,平均出芽数可达9.2个;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1+IBA1.0 mg·L-1+活性炭1 g·L-1+土豆汁100 g·L-1,生根率可达100%,平均根数为3.88条,平均株高达4.18 cm。综上,初步建立的石豆兰杂交种快速繁殖体系,可为石豆兰杂交种的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红心材马尾松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子和无菌水培养基上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71.6%,苗长得最好。WPM+6 BA 2 mg/L+NAA 0.3 mg/L+KT 0.2 mg/L培养基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最高,达到7.3,芽高度较高、粗壮。以1/2WPM+ABT1#0.8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不定芽生根率最高,达到69.7%。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NAA+0.1 mg/L IBA。‘美人’梅和‘燕杏’的增殖培养基分别是WPM+1.0 mg/L 6-BA+0.1 mg/L NAA和MS+0.5 mg/L 6-BA+0.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分别是1/2WPM+0.5 mg/L NAA和1/2MS+0.5 mg/L IB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白花龙(Styrax faberi Perk.)的离体快繁最佳条件,为白花龙的推广种植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切除或带胚乳的白花龙种子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GA3进行无菌萌发;以种子无菌萌发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白花龙丛生芽增殖培养的最佳6-BA、NAA和TDZ组合;以丛生芽增殖获得的幼苗为外植体、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IBA,采用直接或间接生根法,筛选白花龙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基本培养基、IBA浓度和生根方法.[结果]带胚乳的白花龙种子在添加不同浓度GA3条件下萌发15 d后子叶开始褐化,最终全部死亡;切除胚乳的白花龙种子在无激素条件下也可萌发,但以在MS+2.0 mg/L GA3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7.5%.在继代增殖阶段,白花龙丛生芽在MS+0.5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大,为5.7.在生根阶段,带两个节的白花龙茎段在200.0 mg/L IBA溶液中浸泡15 min后转接至1/2MS空白培养基的生根率最高,达93.3%,平均生根数为7.1条.[结论]切除胚乳的白花龙种子在MS+2.0 mg/L GA3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其萌发的茎段在MS+0.5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大;采用间接生根法,可获得生根效率较高、适应规模化生产的白花龙组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