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本试验选用五种药剂对荆门市稻水象甲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五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20%丁硫克百威EC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89%和91.76%。  相似文献   

2.
3种药剂对稻水象甲大田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展了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阿维菌素2%乳油和三唑磷20%乳油等3种常见药剂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的大田防治作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依次为94.58%、98.67%和100%。综合考虑,推荐阿维菌素2%乳油或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为湖南防治稻水象甲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李威  粟俊  范刚强 《江西植保》2013,(2):174-177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都有一定防效。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5.74%、85.19%;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8.25%。综合防治效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效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20%氯虫·噻虫嗪SC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2020年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噻虫嗪SC对稻水象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起效快,对水稻安全。药后10d,20%氯虫·噻虫嗪SC180、240、300 g/hm~2的校正防效均达到100%。从成本以及防效综合考虑,建议采用20%氯虫·噻虫嗪SC用药量为180-240 g/hm~2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药剂;2011年6~7月间在修文县久长镇进行药剂筛选试验;丁硫克百威5%颗粒剂3 000g/667m2处理对稻水象甲幼虫较好的防效,药后5、10、20d的防效分别为54.20%、71.57%、78.53%。其次为氯虫.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25g/667m2处理,药后5、10、20d的防效分别为45.44%、62.47%、66.02%,建议生产使用丁硫克百威5%颗粒剂2 500~3 000g/667m2、氯虫.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25g/667m2。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危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沙、望城部分乡镇的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调查表明:稻水象甲在我省的分布密度平均为(1-37)头/百丛。几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锐劲特、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9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水稻害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最具威胁性的外来人侵生物之一,是水稻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通过开展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田间药效试验,探明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吉峰 《植物医生》2011,24(3):39-41
选用6种新型药剂对稻水象甲疫情的田块进行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稻水象甲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48%毒死蜱乳油在处理后平均虫口数、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明显好于其他药剂,对稻水象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0.7%毒死蜱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氟啶脲乳油和50%稻丰散乳油也能有效控制稻水象甲,可以作为防治稻水象甲较为有效的农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6种药剂混配后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阿克泰、锐劲特、吡虫啉与三唑磷混配,以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2种药剂对稻水象甲幼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5%噻虫胺颗粒剂和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对稻水象甲幼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2种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较好,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就6种杀虫剂对朝鲜球坚蚧出蛰若虫和雌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高,尤其对雌成虫能达到89.86%的防治效果;4种内吸性药剂防治效果均表现较好,而且涂枝防效明显高于喷雾的防效。此外,各药剂对出蛰若虫的防治效果均高于雌成虫,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抓好出蛰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生长与产量的三大病虫害之一,本试验以35%氯虫苯甲酰胺为研究药剂,以期测定不同浓度的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实验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10.5 g/hm2、21.0 g/hm2、31.5 g/hm2 3个浓度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防治效果。31.5 g/hm2、21.0 g/hm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3 d防效分别为70.25%、74.38%,药后8 d防效分别为90.36%、91.98%。药后13 d防效为95.71%、97.83%,药后18 d防效为83.75%、89.95%。药后30 d的药效依然高于标准药剂,达到46.25%、49.75%。通过试验可以得出35%氯虫苯甲酰胺WG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并能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直接取食水稻叶肉,阻滞秧苗生长发育和分蘖,繁殖的新一代幼虫啃食水稻根系,造成严重减产,防治好越冬代成虫,压低基数,是稻水象甲防治的关键环节。本市近年来使用10%醚菊酯悬浮剂作为主防药剂,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存在成本较高,长期使用,难免产生抗药性等问题,本试验选用呋虫胺.醚菊酯、四氯虫酰胺、噻虫嗪、甲基异柳磷与10%醚菊酯进行对比试验,比较防效差异,寻找轮换替代农药,指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选用16%井·酮·三环唑WP、20%三唑酮EC和20%井冈霉素DP对中稻稻曲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 d和齐穗期施用16%井·酮·三环唑wp,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200 g/667 m2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与20%三唑酮EC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相当;16%井·酮·三环唑WP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显著优于20%井冈霉素DP制剂用量50 g/667m2的防效,当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和100 g/667m2时,与20%井冈霉素DP之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生产上用于防治中稻稻曲病的选用药剂。研究结果为山区中稻稻曲病的药剂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用6种药剂对黄州区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99%,4%多杀·阿维菌素水乳剂和5%虫螨腈超低容量液剂防治效果次之,防效为98.94%和98.5%。  相似文献   

16.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毒微乳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50g/667m2防效分别达80%和83.33%,70g/667m2防效分别达86.93%和87.43%,90g/667㎡防效分别达88.1%和91.53%,是取代高毒农药甲胺磷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对孝感市糯稻稻瘟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开展了7种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三环唑WP 60 g/667m2和40%稻瘟灵EC 80 mL/667m2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9.6%和76.7%,且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和7种药剂对油菜茎象甲防治效果及对油菜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春漫灌浇水一次在田间应用和小区试验中对茎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09%和19.91%,为害株率比对照CK分别降低30.37%和32.11%,浇水施肥处理试验组油菜株高比CK提高76.84%,含油量提高2.9百分点,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37.7%;25%甲维·氯虫苯EC 150 g/hm~2处理对茎象甲成虫防治效果最高,达85.45%,为害株率比CK降低75.8%,其次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防治效果达到80.21%,两种药剂处理可使油菜农艺性状株高、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比对照显著提高,一次分枝长度则显著降低,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16%和36.76%,含油量分别提高2.63和2.93百分点;其他药剂处理对油菜茎象甲成虫防治效果在49.69%~69.23%之间,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毒死蜱·噻虫嗪30%水乳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80mL/667m2药后7、14d的总校正防效分别达90.4%和86.1%,与对照药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3g/667m2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40%乳油100mL/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防效理想、持效期较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使用4种杀菌剂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莴苣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杀菌剂对莴苣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每种杀菌剂的防效随用药量增大而提高。试验药剂1%申嗪霉素SC 18 g/ha、80%代森锰锌WP 3 000 g/ha防效与对照药剂80%烯酰吗啉WP 300 g/ha防效相当;试验药剂30%吡唑醚菌酯EW 99 g/ha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80%烯酰吗啉WP的防效,但无显著差异;试验药剂20%霜脲氰SC 3个处理的防效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80%烯酰吗啉WP的防效。根据试验结果,试验药剂20%霜脲氰SC在试验中防效偏低,不作为田间防治莴苣霜霉病的推荐药剂,另外3种试验药剂1%申嗪霉素SC、80%代森锰锌WP、30%吡唑醚菌酯EW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田间防治莴苣霜霉病的药剂轮换使用。推荐使用有效成分用量为1%申嗪霉素SC 15~18 g/ha、80%代森锰锌WP 2 400~3 000 g/ha、30%吡唑醚菌酯EW 99 g/ha。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雾,7~10 d后进行下一次施药,连续防治2~3次。用药液量750 L/ha,均匀喷雾于莴苣叶片正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