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盘山县近30年各乡镇和盘山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从气温的气候学规律、统计学角度、天气学原理和本地气候特点,统计分析出盘山县各乡镇的最高、最低气温订正预报方法。经检验,预报效果总体较好,对盘山县各乡镇气温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邹城地区暴雨和大风气象灾害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邹城地区暴雨和大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了邹城地区暴雨和大风气象系统的形成因素,对邹城地区暴雨和大风气象灾害进行评估,以期为减少气象灾害对该地区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研究建立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湖南省近年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数据,遵循可量化易获取原则,研究提出了各指标具体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对2015年6月30日至7月5日湖南省1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试评估,得出该次暴雨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服务效益为0.88,说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济阳县2016年7月19—20日暴雨天气过程为例,结合降水和灾情实况对全程气象服务进行分析总结。本次暴雨过程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气象服务及时有效,为地方领导决策和部门联动提供了保障,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次气象服务可为致灾暴雨天气气象服务探寻更完善的服务模式,减轻暴雨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重点考虑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指标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法建立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省2011—2015年6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省暴雨灾害决策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基本呈上升趋势,公众服务效益波动性较大;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8.6%~57.0%,单次暴雨过程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值最高达13.66亿元。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25—26日东辽县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气象部门开展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暴雨天情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沙县历年及近年降雨等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南方地区田间早季暴雨天情形成的气象因素,剖析了暴雨天情导致农作物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而提出了针对暴雨天情,南方地区田间农作物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工作效能,提高暴雨、大风预警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江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Electron桌面应用开发技术与JavaScript编程语言,开发暴雨大风预警提示与检验平台,实现了暴雨和大风天气的实况监测、预警提示与检验功能,为今后基层气象精细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抚州市汛期暴雨天气多发,极易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开展暴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检验防灾减灾服务水平的依据。受多种因素影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梳理了构建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的各项因子指标,从防灾减灾综合效益分离出气象服务效益,为客观定量评估气象服务产生的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水稻遭受暴雨灾害造成的减产率与气象因子、下垫面条件的关系,建立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利用GIS技术将减产率确定到各种复杂地形下,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点,设计精细化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一级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结果】确定了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区域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不同的典型降雨过程和0716号强台风"罗莎"影响过程资料对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复杂地形下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减产率分布,能提供可信度高的单季稻暴雨灾害灾损评估。当模型计算的水稻减产率≤30%时,理赔指数为0,赔付率为0;水稻减产率大于30%时,理赔指数等于水稻减产率,赔付率为水稻减产率。【结论】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能根据降水量、风力计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各自然村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的减产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产量和气象指数优点设计的气象理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目前中国传统农业保险中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13.
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加剧,气象条件变化也变得愈加复杂。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多发国家,强化气象服务能力有助于降低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就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气象条件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1984~2014年5-9月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资料,建立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灾前预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建立了"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风险灾前预评估系统"。"系统"分为六个独立功能模块,可查询全省、分地、县市暴雨洪涝灾害出现的次数、造成的灾害影响等;可根据天气预报如预报了某站有大到暴雨,可查询该预报测站所在地区历史灾情资料,依据已经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情况,做出灾前预评估;系统的建立为日常业务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查询暴雨洪涝气象灾害资料方便快捷的工具,评估结果可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有一定参考价值,经业务应用,该"系统"实用性较强,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大气象灾害中的暴雨是造成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暴雨应急响应管理,提高应对暴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暴雨应急响应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预警不准确、应急资源短缺、应急人员培训不足等。因此,分析了提高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松桃县2014年7月14—16日特大暴雨气象服务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此次特大暴雨做到了准确、及时、快速、周密的气象服务和各部门联动,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浦北县主要气象灾害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浦北县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暴雨洪涝、干旱、霜冻、雷电等4种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洪涝多集中发生在6—8月,春、秋季容易发生干旱,霜冻主要出现在1月和12月,5—9月是雷暴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30年宁县气候影响评价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宁县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30年宁县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其次为冰雹灾害,揭示了几种主要气象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针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2018年出现的2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和总结了暴雨决策气象服务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展开对如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思考,以其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借鉴。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有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在《中国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7年我国暴雨过程频繁、重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针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2018年出现的2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和总结了暴雨决策气象服务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展开对如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思考,以其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借鉴。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有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在《中国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7年我国暴雨过程频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