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草醚防除免耕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双草醚SC 0.05%(V/V)展着剂防除免耕直播稻田杂草,对除千金子以外的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90%以上.施药后对直播水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7~10 d后可恢复正常生长,对水稻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稻移栽方式的改变,华南地区抛秧稻田的杂草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此,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于华南地区抛秧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在水稻抛秧7 d左右进行药土法施药,推荐使用剂量101.25~112.50 g a.i./hm2,对水稻抛秧田稗草、鸭舌草、碎米莎草等常见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具有显著的除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12种除草剂,在黑龙江水直播稻田开展苗前、苗后封闭施药除草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直播稻田前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显示,在苗前封闭施药处理中,25%噁草酮微乳剂+25%丙炔噁草酮可湿性粉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杂草总体防效最高,施药21、42 d后总草株防效为71.35%、63.33%;苗后封闭施药处理中,2%双唑草腈颗粒剂+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杂草总体防效最高,施药21、42 d后总草株防效为82.42%、88.03%。  相似文献   

4.
水稻干籽播种,播后2~4 d施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或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10%苄嘧磺隆WP 300 g/hm2,稻田进行湿润管理,对水稻出苗及生长安全。使用丙草胺后淹水,水稻出苗率下降,齐苗期、第一叶抽出期推迟,叶片、叶鞘缩短,稻苗矮小,其药害程度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用药量的增加而加重。干籽直播稻田使用丙草胺必须严格把握两点:一是掌握在播种上水后2~4 d用药;二是三沟配套,排灌通畅,施药后至齐苗前田间无积水,确保幼根先于幼芽长出。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如何提高稻田除草剂使用效率, 实现除草剂减量使用, 本试验以30%苄嘧·丙草胺乳油为供试药剂, 以‘甬优1540’为供试水稻, 保持除草剂总量一致的前提下, 利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 通过设置插秧前?插秧时?插秧后单次施用100%推荐剂量, 插秧前和插秧后各施用50%推荐剂量, 插秧前及苗期各施用50%推荐剂量, 以及不施用除草剂的6种处理, 研究不同施药次数及施药时间对稻田禾本科?阔叶类?莎草科三类杂草及其总草防除效果的影响?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与其他处理相比, 采用30%苄嘧·丙草胺乳油于移秧后3 d施药50%推荐剂量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的处理, 可使水稻移栽后24 d时的稗草?千金子和耳叶水苋发生量明显少于其他施药方式, 说明该施药方式对稻田杂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 大田试验表明, 采用上述同样的施药方式, 可使水稻在移栽后36 d时的分蘖在各处理中达到最大量, 为16.90万/667m2, 且杂草总发生量最少, 为17.00株/m2, 杂草株防效最高, 为84.17%?本研究表明, 30%苄嘧·丙草胺乳油在移秧后3 d施用50%推荐剂量, 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 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2%双唑草腈颗粒剂(GR)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机插秧水稻移栽后12 d,2%双唑草腈GR 600 g/667 m~2及其以上剂量撒施处理对机插秧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数和鲜质量防效优于机插秧稻田常规2次封闭施药处理(移栽前3 d 50%苯噻·苄WP 7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12 d 50%丙·苄WP 80 g/667 m~2毒土撒施),且对水稻安全。水稻移栽后12 d 2%双唑草腈GR 600 g/667 m~2撒施处理1次用药可有效控制机插秧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具有节本减药的综合效益,且对水稻安全,在机插秧稻田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中稻主要病虫草害无人机飞防效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稻全程飞防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智能植保无人机与人工使用电动喷雾器施药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效果相近。智能植保无人机对中稻田杂草总体鲜重防治效果为79%,略高于电动喷雾器防治效果(76.6%);对二代二化螟保苗效果为84.6%,纹枯病防治效果为84.6%,三、四代稻飞虱防治效果为91.3%、84%;电动喷雾器防治效果分别为:84.6%、77.9%、90.1%、75.9%。在与电动喷雾器施药防治效果相近或略高的情况下,智能植保无人机可有效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生产上是可推广的一种新的植保施药器械。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噁嗪草酮悬浮剂(SC)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或10%双草醚悬浮剂(SC)桶混使用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混用,1%噁嗪草酮SC 350 m L/667 m~2与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混用,在水稻移栽后7 d毒土撒施及移栽后13 d茎叶喷雾施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优于对照移栽前2 d 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8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7 d 50%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 75 g/667 m~2毒土撒施处理、移栽后20 d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D 100 m 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移栽后7 d施药处理对杂草的防效高于移栽后13 d施药处理。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或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桶混在水稻移栽后7 d或13 d处理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9.
直播稻田杂草谱广、密度高,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亩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80mL(灵斯科)加10%氰氟草酯乳油100m L,施药后15d总体株防效99.4%,药后40d总体株防效99.7%、鲜重防效99.7%。亩用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0mL(力刃)加65%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乳油60mL,药后15d总体株防效96.1%,药后40d总体株防效95.8%、鲜重防效95.7%。两种组合用药除草谱广、除草迅速、效益高。推荐直播稻田化学除草,优选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水稻机直播"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雾化喷雾装置,在直播机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喷雾均匀,雾滴精细,施药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封闭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的出芽和生长。结果表明,采用3种型号(ST110-01、ST110-015和ST110-02)喷头在播种时同步喷施120 g/L草酮乳油、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复配剂,使用剂量分别为360、30 g a.i./hm~2,用水量分别为120、150、195 L/hm~2,对机直播田水稻安全性良好。药后20 d,与未施药对照相比,各处理出苗率均在84.9%及以上。施药48 d后调查发现,其对稗草、阔叶草以及莎草的密度和鲜质量防效达到极优水平(≥95%)。表明采用"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对机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好,且除草剂持效期在48 d以上。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参数组合初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无人机稻田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极飞P20常用的施药参数组合(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液量)进行了筛选。发现在水稻拔节期,设置无人机飞行高度1.8 m、速度3 m/s、喷液量0.8 L/667m~2,施用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2 g+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g+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 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高,分别达95.6%和94.1%;且该处理与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等剂量同种药剂,但喷液量30 L的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大幅节约了用水量。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旱直播水稻田使用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在云南省双江县主要杂草为稗草、莎草、牛筋草和莲子草的稻田开展了施药除草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的防除效果、相应处理区的水稻产量及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35%丁草胺·扑草净乳油和35%丙炔噁草酮·丁草胺水乳剂对总草的防除效果较好,分别为99.3%、91.5%和90.5%;不同施药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不除草处理;使用丙炔噁草酮·丁草胺或氟酮磺草胺除草的总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高传民 《植物保护》1992,18(5):48-48
水稻是我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在1万亩以上。由于杂草危害,常导致严重减产。 1989年前,我场先后引进杀草丹、禾大壮、二甲四氯、苯达松、百草敌、丁草胺等多种稻田除草剂。采取系统防治的方法,即苗期施用杀草丹或禾大壮防除秧田稗草,移栽后返青前施用丁草胺防除本田稗草和部分阔叶草,水稻分蘖后施用苯达松或百草敌加二甲四氯防除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这种防治方法,施药次数多(一般施药2-3次),防治适期不易掌握,容易错过最佳施药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14.
为给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商业化生产后除草剂的安全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了该转基因直播稻田草铵膦的最佳施用时期和施用剂量。研究了在直播稻田3~4叶期、5~6叶期以及分蘖期施用0.225、0.45和0.9 g/hm 2草铵膦(有效成分, 下同)后, 草铵膦对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转基因水稻生长的影响。在测试的3个施药时期, 施用0.225 g/hm 2草铵膦对杂草防除效果都很差, 水稻减产严重; 在水稻3~4叶期和分蘖期施用0.45和0.9 g/hm 2草铵膦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也较差, 水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与无草对照相比水稻产量显著下降。但在水稻5~6叶期施用0.45 和0.9 g/hm 2草铵膦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 且对水稻安全。因此建议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直播田在水稻5~6叶期施用0.45~0.9 g/hm 2草铵膦来控制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5.
1994~1997年试验、示范证明 :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多年生扁秆藨草和日本藨草 ,可达到早期防除的目的 ,并能有效地控制根茎和块茎的形成 ,防效显著,施药方法简单 ,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6.
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松世  劳恒 《广西植保》2010,23(4):28-30
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是水稻直播田的恶性杂草。对直播稻田千金子的防除,可选用10%氰氟草酯EC或6.9%精唑禾草灵EW。对直播稻田稗草的防除,可依次选用50%二氯喹啉酸WP、36%苄.二氯WP、10%氰氟草酯EC、6.9%精唑禾草灵EW或20%双草醚WP等药剂进行防除。药后30d对稗草、千金子鲜重总体防效70.70%~88.61%。  相似文献   

17.
1994~ 1 997年试验、示范证明 :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多年生扁秆草和日本草 ,可达到早期防除的目的 ,并能有效地控制根茎和块茎的形成 ,防效显著 ,施药方法简单 ,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0.2%苄嘧磺隆·丙草胺颗粒剂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稻田水、谷壳、稻秆和水稻植株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样品用V(二氯甲烷):V(甲醇)=9:1的混合液提取,糙米样品用V(二氯甲烷):V(甲醇)=7:3的混合液提取后再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在0.05~1 mg/kg(或mg/L)时,苄嘧磺隆和丙草胺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5%~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3%;苄嘧磺隆和丙草胺的检出限(LOD)均为0.02 mg/L,最小检出量均为4.0×10-10 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01 mg/L,在稻田土壤中的LOQ均为0.005 mg/kg,在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中的LOQ均为0.01 mg/kg。在水稻移栽后5~7 d,采用直接撒施法在高剂量(270 kg/hm2,其中苄嘧磺隆有效成分为67.5 g/hm2,丙草胺有效成分为472.5 g/hm2)下施药1次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苄嘧磺隆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06~5.83 d、9.76~11.55 d和4.52~4.82 d,丙草胺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94~6.45 d、7.70~9.90 d和4.11~4.89 d。分别按低剂量(180 kg/hm2,其中苄嘧磺隆有效成分为45 g/hm2,丙草胺有效成分为315 g/hm2)和高剂量(270 kg/hm2)施药1次,在正常收获期收获的糙米中均未检出苄嘧磺隆和丙草胺残留。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嘧草醚及其相关除草剂混用对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于2018年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嘧草醚WP对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有效剂量45~120 g/hm~2处理药后45 d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水稻和后茬作物油菜、白菜、紫云英、小麦和马铃薯生长安全,但对阔叶类鸭舌草和莎草类异型莎草的防效较差;10%嘧草醚WP分别与10%苄嘧磺隆WP和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而与扑草净混用对杂草的防效略低,且对水稻会产生药害,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于以稗草为优势种群的水稻田,可选用10%嘧草醚WP 45~60 g/hm~2进行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发生并重的水稻田,可选择10%嘧草醚WP 30~45 g/hm~2与10%苄嘧磺隆WP或25 g/L五氟磺草胺OD 20~30 g/hm~2混用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对冬小麦-水稻连作制度下的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建立水稻播后有草/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并探讨水直播稻田杂草苗后一次化除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损失率随水稻播后有草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无草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3%作为水稻产量损失的最大忍受限度,则四川省水直播稻田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为播后16~55 d。水稻播后15 d喷施3%氯氟吡啶酯乳油22.5 g a.i./hm~2+300 g/L丙草胺乳油450 g a.i./hm~2,播后20 d喷施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00 g a.i./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3.75 g a.i./hm~2+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50 g a.i./hm~2,或11%■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3.75 g a.i./hm~2对水直播稻田总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