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年以来,襄阳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大市。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紧紧抓住"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这个牛鼻子?襄阳市农科院扎实开展的以"研百项、联百企、进千村、帮万户、育干人"为主体的"五个一"行动,正是襄阳市农科院打造智慧农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研百项":咬定科研不放松围绕产业抓攻关襄阳是全国闻名的产粮过百亿斤大市。但为何襄阳能连续多年保持百亿粮食大市的桂冠?科技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做为专业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的专业机构,市农业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5月11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邵华斌与该院办公室、成果转化处、计财处、中药材研究所的相关同志一起,奔赴鄂西山区,到湖北恩施调研湖北省农科院在武陵山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的进展情况。在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所长郭汉玖的陪同下,邵华斌先后深入恩施市鹏海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巨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产业基地生产、市场经营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精准扶贫进展等情况和技术需求。据介绍,位于龙凤镇佐家坝村的鹏海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的专家和技术支持,在该村展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万户"帮扶活动,实施对口帮扶项目——银杏密植速生苗叶基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湖北省农科院启动了湖北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在"十三五"期间,全省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10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与全省100家以上农业企业深度合作,进驻1000个村进行科技培训和服务,深入1万户农家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培养1000名农业科技精英。"五个一"犹如吹响的冲锋号角,咸宁市农科院一马当先,积极行动,强力推进。三年来,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该院积极谋划,主动与省农科院、省扶贫办及市农业局、水产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多方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湖北省襄阳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为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发展,在调查襄阳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统计资料及实地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襄阳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4月20日,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启动会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湖北省农科院领导刘晓洪、焦春海、刘杰、余锦平、游艾青、胡定金,武汉市农科院等11个市州农科院主要负责同志,湖北国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以及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省农科院机关各部门、各研究所(中心)、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工作专班成员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11月7日,笔者从湖北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历时五年探索出一套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法",实施科技精准扶贫项目316项,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709项,对接新型经营主体407家,扶持带动品牌建设136个,服务贫困户6 480户、贫困人口16 621人,辐射带动21 953人脱贫。2015年以来,湖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纲要(2015—2019年)》,先后派出131  相似文献   

7.
近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了东莞农业科技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进一步明确东莞农业科研发展方向,如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平台,引领和支撑东莞农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过渡,我们首先推出了以山东农科院为总牵头实施的,山东农业创新工作。"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娥在9月12日下午的山东省政府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创新工作"指的就是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据悉,试点工程将发挥省级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作用,为山东省农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期间,作为地市级农业科学院如何发挥科研与科技杠杆作用,撬动"三农"与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孝感市农业科学院做出这样的答卷——做强科研平台,创新科研抓手,依据孝感"三农"特色,将科研成果通过载体与产业对接,带动产业链上的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顶层设计实施农业科技"12355"工程2016年3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湖北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实施方  相似文献   

10.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汇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体系,以襄阳市为例,分析襄阳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襄阳市智慧农业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从完善政府政策等制度保障、加强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襄阳市智慧农业系统化的改进措施,为襄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助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农作物生长等条件的差异较大,生产结构呈多元化,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要与每个区域农村的生产实际都相适应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研究农业科技区域精准传播策略的目的是探索如何能使农业科技传播内容、途径与当地农村生产实际相适应。本研究应用区域传播学理论,从农业科技区域传播的规律出发,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区域传播"的成功案例为启示,提出以区域环境为坐标划分传播区域,根据传播区域的差异特征来制定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以及促进区域传播与区域环境良性互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7日上午,湖北省农科院召开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推进会。院党委书记刘晓洪讲话,院长焦春海主持会议。院领导刘杰、邵华斌、余锦平、夏贤格,院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中央在汉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农科院院长、各创新分中心和团队负责人、各综合试验站负责人以及相关科研业务负责人、科管人员共32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刘晓洪全面总结了2016年全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F002-F002
<正>张明新(ZHANG Min-xin),研究员。1962年10月出生于辽宁昌图,汉族。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吉林省农科院绵羊研究学科专家,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养羊研究室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牧业协会羊业分会理事。 张明新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一直从事绵羊育种研究工作。1987年至1992年,参加了"中国美利奴羊毛密品系选育"、"细毛羊良种化开发"、"建立中国美利奴羊品种结构新体系"等课题工作;主持了"中部农区中国美利奴羊全舍饲综合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市场吴昆,王立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15704)农业科技图书馆是农业科技智力资源存贮、传递与开发中心,是农业科技信息产业部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如何围绕市场经济开展信息传递与开发,给科技图书馆提出了新任务。笔者认为农...  相似文献   

15.
刘翠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13-3913
正8月4日至5日,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焦春海一行赴恩施州农科院、利川市专家大院、中药材所实地调研洪涝灾害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情况,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三农"最新技术需求,指导科技抗灾救灾。焦春海一行听取了恩施州农科院、中药材所、利川市专家大院科技抗灾救灾基本情况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开展情况,冒雨实地查看了因洪灾损失严重的利川市南坪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恩施州农科院天池山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丽水农业科技》2010,(3):F0002-F0002
位于莲都区白口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丽水市农业生态科技园区规划》中的五园之一,由丽水市农科院负责实施,建设被列入2010年市政府重大项目前期。自去年10月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丽水市农科院把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丽水市生态农业科技园”、“丽水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和“市农科院科研基地”三位一体来建设,现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逐渐得到普及。在现代化的扶贫中,运用农业科技扶贫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地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重要强调一个"精"字,是针对化的扶贫,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是精准扶贫的保障,是精准扶贫的活力。文章就对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扶贫举措带来启示作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管理》2019,(6):64-67
农业科研单位拥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特别是科技扶贫工作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帮扶负责人+帮扶专家组+困难村"、"院地开放合作"等科技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得出加快政策创新、加强科研创新、加强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的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科技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业科学》2008,(2):F0002-F0002
田建民(TIAN Jian-min),男,1963年生,河南省漯河市人,硕士。1985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现任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农业项目咨询评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农学会、河南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华中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及对广东省启示,结合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近10年来以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的实践,提出新形势下广东省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