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为判定高产脂马尾松原有亲本的遗传特性和遗传优势,能做出有效的鉴定和比较。必须对后代进行育种试验,并在松树的产脂力,松脂品质以及生长速率作出确切评论。目前,由于高产脂马尾松的苗木和幼林尚未达到采脂年龄,暂从各家系的苗期和幼林的生长,所表现出来的遗传变异规律,跟对照树作一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 1a生实生苗为材料 ,探讨毛竹实生林生长发育进程。经 5a观测结果表明 ,毛竹实生幼林 1~ 5a生竹高、胸径生长发育进程前期增长比率较快 ,随后逐渐降低。毛竹实生幼林 1~ 3a生时 ,丛生性状明显 ,此后进入散生阶段。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田纳西州、路易斯安那州引进599个无性系,通过3年苗期试验,对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13个无性系进行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一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根一干苗和三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苗高生长在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参试无性系的地径、苗高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2.638%和5.570%,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35和0.86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62%和5.150%。说明各性状遗传潜力较大,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获得较大遗传增益选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探讨了黄槿实生苗苗期生长节律,并从采种、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黄槿实生苗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毛竹实生苗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于毛竹自然分布边缘地区造林。淅川县位于亚热带北缘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适宜于毛竹生长。文章介绍了河南淅川县毛竹实生苗的培育及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情况,总结了造林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褂木地理种源试验苗期及幼林生长测定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试验为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第一期工程(NAP)之科研推广计划中的阔叶树试验内容。报告对木兰科鹅掌揪属的2个种和1个人工杂交种即鹅掌揪(马褂木)、 北美鹅掌揪、杂交马褂木共17个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20个种源进行了造林试验。对1年生苗高生长及造林后1、2年生的树高及年度高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对各种源苗期、1年生、2年生幼林高生长进行了对比及方差分析。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各种源间的高生长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7.
康宁 《安徽林业》2007,(2):26-26
1998年,祁门县先后从广西、云南调进毛竹种子,并育苗试验成功。1999年,利用毛竹实生苗在祁山镇芳村林场造林0.2hm~2,对实生毛竹林的高、径生长以及分蘖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秃杉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开展地理种源试验是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与遗传特性,保护和发掘优良种质基因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概述种源试验历史进程及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种源生态适应性、苗期及幼林生长、种源变异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以及栽培区划等4个方面对秃杉种源试验进展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对湖北省秃杉种源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西南桦种源在广东省中部引种的苗期及幼林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种西南桦的地径、苗高以及幼树高生长在种源间、家系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内遗传变异大于种源间,家系遗传力高于种源。依据苗期地径选择出表现良好的5个种源,在其中选择出3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为14.59%;根据苗高在5个优良种源中选择20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21.27%。幼林阶段高生长与苗期略有变化,根据幼树高生长指标在5个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出2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10.03%。  相似文献   

10.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17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测定表明,优树子代间在苗期和幼林期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造林3年时,庆元10、遂昌1、三明74—55、桐庐104个子代高生长显著高于当地优良林分子代(对照),可获得8.69%的平均遗传增益.并反映出湘、闽中心产区优树子代一般优于本省子代,本省优树子代经度愈西,纬度愈南,生长愈佳的地理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湘西南山地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南永州市6种主要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湿地松林、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针阔混交林的氮、钾元素含量高,而磷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毛竹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阔叶林钾、磷元素含量较高,氮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湿地松和马尾松纯林的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2.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Rubiaceae) is an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that is native to China.The wild populations of E.henryi have declined rapidly because of its poor natural regeneration,but the actual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re not yet understood.In field tracking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in the Wuyishan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 China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that affects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seed bank characteristics,seed germination,and seedling growth dynamics were studied in the typical habitats of E.henryi,Phyllostachys 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Results showed that in both P.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more than 70% of the E.henryi seeds were distributed in moss and litter layers,and few were found in the soil beneath them.However,seed germination in the soil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moss and litter layers.Seed density,overall seed quality,and germination rate in the broad-leaved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pubescens forest.Seed germination was highest in the microsites around the edge of the crown projection area of E.henryi mother trees.The order of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on different ground surfaces was soil mosslitter.In both habitats,the average seed density was 24.9 seeds m~(-2),and the total germination rate was less than 3.5%.However,seedlings developed from only 1% of the germinated seeds,indicating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in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E.henryi.  相似文献   

13.
海子坪天然毛竹林的现状及保护价值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海子坪是中国以保护天然毛竹林为主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未经人为干扰破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唯一天然毛竹林。通过对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海子坪天然毛竹林具有有利于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利于毛竹种群的遗传改良;有利于天然毛竹林植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为人工竹林的生态恢复指明方向和有利于填补竹类研究相关领域空白的五大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城县古楼乡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三峡重庆库区典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及农地(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探讨了森林表层与亚表层土壤的抗冲时间特性和坡度效应。结果表明:土壤抗冲性随冲刷时间延长而增强,表层土壤抗冲性为前5 min抗冲指数变化最为剧烈,亚表层土壤抗冲性为前3 min抗冲指数变化最为剧烈,典型林地土壤抗冲指数随时间变化特征为幂函数关系;林地土壤抗冲指数与坡度关系为xK e0.0755 0.0755,农地土壤抗冲性受坡度影响最为强烈,竹林土壤抗冲性受坡度影响最小;农地较林地土壤抗冲性明显降低,林地中,针阔混交林土壤抗冲性最强,森林有较好的抵抗土壤冲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竹纸浆林秆形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毛竹纸浆林秆形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毛竹节间长度、周长、壁厚与节间分别用抛物线、直线进行拟合,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节长和周长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复合肥、钾肥、磷肥及饼肥作基肥 ,进行毛竹实生苗造林 2年生时对其 6项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统计 ,分析结果表明 :4种不同基肥处理对毛竹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各项生长指标均大于不施肥。不同种类的基肥对毛竹生长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毛竹试验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产毛竹林改造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竹蔸施肥对竹蔸腐烂及出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福建尤溪县坂面乡,以等氮量(含氮量172.5 kg)的尿素、碳酸氢氨、复合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蔸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加快竹蔸腐烂,恢复出笋有效空间,极显著提高毛竹林出笋量。  相似文献   

20.
毛竹叶及其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及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就总体而言,毛竹叶和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毛竹叶及竹鞭非极性与极性生化物质的差异而言,毛竹叶及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