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就东方对虾配合饵料的营养特点及加工方法试述如下。一、对虾的营养需要特点我国北方养殖的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同属肉食性对虾。东方对虾配饵中蛋白质最适含量问题,说法不一。天津农学院水产系认为在32%~33%为最佳,而青岛海洋大学李爱杰教授认为仔虾以44%为宜,成虾则应大于45%。一般的看法是,虾体幼小时,池中基础生物饵料多,虾体长大后生物饵料的  相似文献   

2.
李爱杰 《饲料工业》1991,12(8):15-16
<正> 由于鱼粉蛋白质含量高(在60%以上),并含有丰富的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因此,历来在对虾配饵中是以鱼粉作为主要动物蛋白源,并以鱼粉调节对虾配饵中的蛋白质达到对虾对蛋白质适宜需要量(在40%以上)。且由于我国养虾事业的发展迅速,鱼粉需要量急骤增加,以致鱼粉供应紧缺,价格年年上涨,已成为影响配饵成本增高,养虾利润降低的主要因素,既不利于饲料厂销售廉价质高的配饵,也不利于养虾业者获得节省饲料成本的利益。国内外都在研究以廉价的蛋白源代替鱼粉,近年来,美国、日本对用黄豆粉代替鱼粉作了较多的研究,我国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黄海所等单位在配饵中添加饲料酵母或以饲料酵母代替部分鱼粉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以饲料酵母全部代替鱼粉的研究尚未报导,这是因为目前生产的饲料酵母,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50%,不如鱼粉蛋白含量高,因而难以全部代替鱼粉。  相似文献   

3.
姚健  徐明起 《饲料工业》1993,14(2):34-36
本文叙述了两组对虾配合饵料经蒸汽热处理后养虾试验的效果。一组配饵成份全为熟干原料,经蒸汽热处理后,其比增重率、比增长率、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26%(P>0.05)、26.52%(P<0.05)、6.45%;另一组为国内一厂家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其比增重率、比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98%(P>0.05)、13.98%(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组对虾配饵经蒸汽热处理后促进了对虾生长的原因在于提高了某些原料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4.
姚健  杨学宋 《饲料工业》1992,13(5):49-50
<正> 一般动物消化摄入的食物,靠它本身的消化机构和消化道中的活性物质。在相当程度上也靠摄入食物本身所含的活性物质,对虾亦是如此。据弟子丸修报道,来源于活饵料的酶(外源性酶类)提高了日本对虾总的消化酶活性,促进了对虾对饵料的消化吸收。国内侯文璞等也证明,在7天中有1天投喂鲜蛤,6天投喂配饵,中国对虾的增长率可以达到全喂鲜蛤组的86%,而是全喂配饵组的149.5%。由此可以认为,是  相似文献   

5.
<正> 棉籽饼在畜禽和四大家鱼养殖中作主要蛋白源饲料,应用广泛,饲料效果好,报道甚多。但棉仁粉应用于出口创汇产品——中国对虾养殖中未见报道。山东、辽宁等省较成功地用大豆、花生饼类作主要蛋白源配饵应用于生产。江南沿海缺少大豆饼类资源,用棉仁粉代替大豆饼生产配饵养殖对虾,这对开发新的饵料源,解决江南对虾配解工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棉仁粉的精蛋白含量在35%以上,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较平衡。1986年,作者在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海水增殖站,曾用棉仁饼、菜籽讲等本地原料配饵进行养殖对虾小试,积累了初步经验。1987年扩大棉仁粉配饵加工,并在18亩养殖塘中进行了这次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苏传福  罗莉 《广东饲料》2006,15(5):30-32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斑节对虾营养生理开展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斑节对虾的营养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参考。1蛋白质和氨基酸1.1最适蛋白质需求量关于斑节对虾的蛋白质最适需求,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要获得好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约为30% ̄50%(45% ̄50%Le  相似文献   

7.
朱伯清 《饲料工业》1991,12(8):25-29
<正>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始研究对虾配合颗粒饵料,在对虾配饵的主要营养成分标准、原料的技术条件、添加剂和加工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投饵系数还较高,一般在4.0~4.5,有的甚至达5~6,饵料成本占对虾养殖总成本的60%~70%。因此,为了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饵料系数和降低斤虾饵料成本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水质、池底质环境和精良的养殖管理技术是优质饵料取得低系数的保证;优质饵料是取得低饵料系数的基础。国外的优质饵料在小面积(2~3亩)养虾中,饵料系数在2.0以下,在大面积(50~100亩)养虾中,饵料系数在2.5以下。饵料的质量同多种因素有关,如原材料的质量和品种、配方(包括添加剂)以及加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的对虾营养需求不同,本文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概括对虾的营养需求,供参考。1 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对虾营养的主要成分,表1列出不同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总体看来,不同品种的饵料蛋白质含量为30%~57%。最近研究表明,对虾蛋白质需求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海水养殖的斑节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为40%,而在盐度为16的半咸淡水养殖的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为44%。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盐度中对虾对饵料蛋白质利用率不同。表1 各种对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对虾品种需求量褐对虾40~51加洲对虾35印度对虾43日本对虾45~57墨吉对虾34~…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1、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关于蛋白质在饲料中的最适用量,不同的研究单位结论不同,一般为32~65%。青岛海洋大学用体长5~6厘米的虾,配饵蛋白质含量分别以37.11%、45.45%、49.74%、55.22%的不同梯度喂虾,从虾的增重率来看,以45.45%含量为最好,过与不及,增重率皆降低。用虾苗做实验,以44.21%含量为最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用原子示踪法证实了  相似文献   

10.
钟开发 《饲料工业》1991,12(11):9-10
<正> 一、对虾饵料的营养对虾饵料的营养特点是蛋白高,糖类低,类脂质不可缺,蜕皮剂、促长剂、保健剂不容忽视。活性酶摄取也较讲究。对虾是甲壳类海洋生物。虾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鱼料、禽畜料高得多。蛋白源以鱼粉、乌贼粉等海产品为主。同时可选择成本低的豆粕(饼)类植物蛋白质饲料。投量控制在总蛋白源的40%以下。关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问题,国内外学者通过试验证实,添加必需氨基酸没有效果,所以不必添加必需氨基酸。重要的是靠选择与虾体氨基酸相接近的蛋白源。要注意活性酶的供给,使对虾容易吸收消化。乌贼、蛤蜊、贻贝的蛋白质与虾体相似,对虾也喜欢  相似文献   

11.
《饲料研究》1989,(2):22-26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饵料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给国内本巴紧张的饲料供应系统增加巨大压力。资源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将更加紧张。同时,对虾饵料的发展方向,必然由配合饵料来解决。今年全国养虾面积为1834700亩,总产147000吨,已经大大突破原来的国家规划水平(“七五”计划到1990年全国产虾12万吨)。按照近两年的发展速度预测,到1990年全国对虾总产量将超过30万吨。如果按每产1吨对虾消耗配合饵料3吨计算(包括饼粕类单体喂用)全国就需要饵料近百万吨,将消耗掉现有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弘Duan 《饲料研究》1992,(4):15-15,14
制造虾类配饵,目前仍认为应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 1、饵料需是高蛋白的.据康元德等人研究认为:以贝类软体动物等为饵料试验对虾,生长效果显著,这些饵料以干重计所含蛋白质在50%以上,因此得出结论虾饵应是高蛋白质的. 2、饵料入水要有稳定性即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耐水不溃散.鱼的摄食方式是吞食,虾的摄食方式是携饵且走且食,故要求配饵入水后数小时内不溃散,方能适应虾的这种摄食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饵料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蛋白质饲料更加紧张。如果按每产1吨对虾消耗配合饵料3吨计算(包括饼粕类单体喂用),全国就需要饵料近百万吨,将消耗掉现有蛋白质饲料资源(约1300万吨)的8%左右。目前全国每年大约可产棉仁粕、菜籽粕和亚麻粕500多万吨。由于这类杂粕均含有不同毒物,影响畜禽的利用,大部分用来肥田。但是,鱼虾类则对其毒性不敏感,可作为饲料蛋白源。另外全图城镇工业每年要排放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有机废渣、废  相似文献   

14.
<正> 油脂是供应能量的最好来源,每克油脂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它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一样,是对虾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徐明起等研究认为,对虾配合饵料中最适油脂含量为8%。但国内配合饵料油脂含量偏低,大多不添加,即使添加,对于油脂是否已氧化一般也不进行测定。对虾配合饵料中的油脂主要是植物油和鱼油,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因高温、紫外线、酶或其它助氧化因素影响,很容易发生酸败。酸败的脂肪中不饱和  相似文献   

15.
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养殖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度过育苗关,这是解决大规模养虾的第一限制因素。各地养虾场纷纷建立,养虾事业的潜力很大,但当前普遍存在的“虾饵饥荒”及缺乏配饵养虾技术,似已成为养虾的第二限制因素。东方对虾配饵的研制与应用为期甚短,有关技术尚在萌芽与探索阶段。我们经多年对虾营养与生长的研究,认为配饵的质量对养虾是重要的,但养虾效果的好坏并不应完全归于配饵质量的影响,因它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水的质量;虾的数  相似文献   

16.
<正> 对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质、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以蛋白质最为重要。此文主要论述用多种原料制成的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其它营养素亦力求在饲料中配平。有关对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原料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据弟子丸修(1978)报道,当以体重和饵料效率为依据时,日本对虾(P.jponilus)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52%~57%最好,墨吉对虾(P.mergainsis)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需要34%~42%。谢宝华等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对虾(P.orientalis)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27%~39%。李爱杰提出,中国对虾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40%以上。台湾的斑节对虾(P.monodon)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  相似文献   

17.
不同规格日本沼虾饲料蛋白最适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饲料原料配制成不同蛋白水平的生产性饲料,研究不同规格的日本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9%~40.3%;中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71%~40.3%;成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6.2%~39.15%。为确定该虾的配合饲料营养标准和实用饲料配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酵母菌在对虾饵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酵母菌在生产实践中是应用较早的一类微生物。由于酵母菌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较高,因此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水产养殖业中,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利用微生物制造蛋白质,认为这是解决蛋白源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从这一目的出发,利用酵母菌将配合饵...  相似文献   

19.
1 对虾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受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 )、对虾发育阶段、生理状况以及环境条件 (水温、盐度、溶氧度等 )的影响。一般来讲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越高 ,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越适宜 ,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越低。王吉桥等(2 0 0 2 )总结学者的研究认为 ,在同种对虾中 ,幼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可能低于青年虾或成虾 ,这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Lei等 (1 989)报道 ,饲养在海水中的青年斑节对虾对饵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仅为 40 % ,而饲养在咸淡水中 (盐度1 6ppt…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必需氨基酸含量标准的确立及平衡问题的数值方法和计算进行了探讨,希望所发表的见解在生产实践中能得到检验和应用。 1.确立中国对虾饲料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标准值的探讨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对虾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即使对同一种并处于同一生长发育阶段的对虾而言,各研究者得出的蛋白质最适含量的数值也往往有较大的差别。这无疑是与研究者所用的蛋白源不尽相同有关。人们已经知道,鱼是类要求的10种必须氨基酸分别是“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